晋中灵石王家大院为何火不起来?

九十年代当地流传一句话:王家归来不看院。可见灵石静升王家大院曾经的江湖地位,作为明清年代民居建筑的精品被誉为“民间故宫”,去过的人都无不对这座大宅子满是赞叹之声。那么为什么如此有看头又内涵丰富的旅游精品却一直受冷落呢?难道仅仅是因为“跟乔家大院比起来差点名声、差一部电视剧的捧亿”吗?这个答案是:肯定不是!

是差在一个5A的金字招牌吗,也不完全是。那到底造成了“火不起来了”的原因在哪里呢?

晋中灵石王家大院为何火不起来?

我们先从晋中旅游的大环境说起,灵石地处晋中最南端曾经的盛产“煤老板”的地方,灵石无愧于这个地名是个“挖矿的天堂”曾经富庶一时,当年因为煤层浅又盛产主焦煤成为“小煤窑”最多的地方,当然时过境迁随着煤焦经济一落千丈这里的财富神话也成为历史。但是后遗症也不少,一方面是产业转型调整过程中突然失去了优势与发展动力,另一方面环境破坏后欠帐太多、生态修复需要时间。总结出来就是一点,包括灵石在内晋中旅游普遍存在生态短板与基础建设后置的先天不足!

晋中灵石王家大院为何火不起来?

发展不足与经营落后,是第二大顽疾。我们再拿乔家大院摘牌这一事故来分析,其中原因对晋商大院都有普适性,前车之鉴也是后世之师。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通报,乔家大院存在的问题包括: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更新换代较慢;过度商业化问题严重,影响景区品质提升;停车场面积不达标,没有生态停车场,部分停车场为泥土地面;景区内购物场所众多,有效管理不足;景区出入口景观效果差,景区内多处广告影响景区品质及景观效果等。从舆论热点看,如人们所诟病,最为集中的是票价问题。乔家大院仍然严重依赖门票经济,这反映的不仅仅是经济模式陈旧的问题。过于依赖高票价,对于人流量充沛的大院,似乎是轻快地挣钱,但是景区管理和服务提升的意识必然受到挤压和局限。

晋中灵石王家大院为何火不起来?

记者采访中发现,虽然山西大院资源丰富、地方政府发展旅游的积极性高、大院开发成本较低,但是各大院布展雷同、对外宣传特色定位不明显、对文旅发展的新观念新做法反应迟钝。这些大院本来同为一省之境的晋商住宅,又大多建造于同一时代,各家从创业到辉煌再到衰落,具有高度类似性,因此各大院经商史和解说词,如若不加精雕细琢,就如出一辙。且由于地缘因素,人们的生活习俗相差不大,展陈中的明清家具、老瓷器等文物也都大同小异。在途牛、携程等综合类旅游APP上看到,互动区有提问者发问:“山西几个大院有什么区别吗?哪个最值得看?”下面回复:“基本没有区别。”虽是个人言论,但也从侧面印证了部分游客眼中的山西大院印象:缺少创意,跟风现象严重,千景一面。“20年前山西大院相关的文创产品就是‘犀牛望月镜’等大院文物复制品,到现在还是这类产品。开发大院文创产品不只是在创收,更是在进一步推广大院文化,让这些历史走进人们的生活。”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副院长韩一武指出。

这是否对于王家大院来说,也恰恰是真正需要改进之处!

晋中灵石王家大院为何火不起来?

最后是一点希望与鼓励。

初级阶段看山水,中级阶段看文物,高级阶段看文化。旅游的真正魅力还在于文化。真正承载旅游业发展的还是文化创新。大院的管理者,应该吸收晋商群体在历史上因因循保守而停滞不前,最后丧失历史机遇的前车之鉴,不要让大院高高的围墙成为阻碍文化创新的道道藩篱,而要解放思想、刷新观念、延揽人才、找准定位,在大开大合的格局中,撑开产业链条,充实文化内涵,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