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範文評析:教育讓農村不再荒蕪

申論範文

教育讓農村不再荒蕪

  評析:一句式標題,標題即為文章核心觀點,簡明扼要。
  一方面農村教育是中國特色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很多農民家庭卻因教返貧,因教致貧;一方面農村教育直接關係著全民素質的提高,另一方面農村教師卻嚴重不足;一方面發展農村教育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農村留守兒童數量龐大,又極容易出現心理問題……教育是鄉村振興的基石,鄉村不再荒蕪,離不開農村教育。
  評析:開篇三個“一方面...,另一方面...”形式上構成排比,陣勢凸顯,內容上利用反差對比,強調了農村教育的重要性和當今農村農民、教師、兒童教育存在的嚴重問題,進而引出文章論點,教育能振興鄉村,回應文章標題。

申論範文評析:教育讓農村不再荒蕪

  降低教育成本,讓農民負擔不再重。當前,讀書無用論在農村抬頭,“讀書就像押寶賭博”成為很多農民的觀念。為什麼“知識改變命運”已經深入國人內心的今天,仍出現這種現狀?是因為農民的教育負擔太重、太沉。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供養一名大學生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再加上大學生就業難,會導致農民因為教育揹負沉重的債務。考上大學“上不起”更是“傷不起”。因此,需要進一步降低農村教育成本,對因教而貧困的家庭給予更多扶貧照顧。
  評析:分論點1,指出應降低教育成本。先引出農民讀書無用論觀點的現狀,接著提出疑問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然後針對疑問給出分析,指出原因在於農民供養大學生上學負擔太重,最後針對原因給出對策,應進一步降低教育成本,回扣分論點。問題現狀+疑問+原因+對策,通過設置疑問引發思考,增添了文章的閱讀趣味,由問題原因推及對策,提升了對策之可行性。
  提升教師質量,讓孩子升學不再難。人們常用“蠟炬成灰淚始幹”讚美教師的奉獻與責任。然而,因為農村環境艱苦,薪資福利難以保障等原因,農村留不住高質量的老師。甚至,有的學校要開規定課程,但卻沒有專業老師上課。困難不止如此,最新的課程改革,鄉村教師因為地理偏僻等原因,很難得到進修機會。如此,農村孩子寄希望通過教育考入大學,通過教育改變命運,只能越來越令人失望。提升鄉村教師數量和質量,也就成為當前農村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評析:分論點2,指出應提升教師質量。先引用詩句讚美教師的價值,接著指出農村難以挽留高質量教師、缺乏專業老師、教師難以進修等實際問題,進而分析指出該問題會導致農村孩子難以享受良好教師資源,不能通過教育改變命運的危害,最後總結提出對策,應提升鄉村教師數量和質量,回扣分論點。價值+問題+危害+對策,邏輯清晰。

申論範文評析:教育讓農村不再荒蕪

  合理配置資源,讓農村教育不再愁。唯有實現教育公平,才可能實現社會公平。為什麼?因為只有教育,才能阻隔貧困代次傳遞。農村人口數量龐大,農村教育水平的高低也直接關係著我國未來社會人才儲備。因此,需要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不僅僅將政策向農村、邊緣、貧苦、民族地區傾斜,更要藉助互聯網等信息傳輸技術,讓大城市高端高質量教育,與農村子女、農民工子女共享。
評析:分論點3,指出應合理配置資源。先指出教育公平才能社會公平,通過自問自答的方式,論述了教育能阻隔貧困代次傳遞和農村教育水平的重要價值。最後提出對策,指出合理配置資源的具體做法,回扣文章論點。本段論述不佳,從文章的意圖來看,本段重點想論述的是教育公平和教育水平很重要,而合理配置資源是實現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水平的重要舉措,但在實際論述中卻有些脫節,“合理配置資源”是如何來影響“教育公平和教育水平的”,文章並沒有相關論述,直接由前者推及後者,邏輯上缺乏關聯。
  讓農村不成為荒蕪的農村,需要降低教育成本,讓農民支持教育;讓農村不成為留守的農村,需要合理配置教育資源,讓農民工子女共享高質量教育;讓農村不成為記憶中的故園,需要通過各項措施,提升農村教育質量,讓農村煥生機。提升農村教育水平,勢在必行!(共852字)


 評析:三個“讓...,需要,讓...”形式上構型排比,文章結構上與首段形成對應,內容上再次強調對策,鞏固文章論點。最後以“提升農村教育水平,勢在必行”結尾,強力號召,乾脆有力!

  【文章小結】

  本文以農村教育為話題展開論述,本文的亮點有:

  1、開篇段和結尾段都運用了排比結構,形勢與內容兼備,收尾呈現呼應之勢,設置巧妙;

  2、文章結構採用經典的五段論,三個分論點“降低教育成本”、“提升教師質量”、“合理配置資源”都是切實可行的策略,論點觀點正確,前兩個分論點的論述邏輯也是不錯的,條理比較清晰。

  本文的不足之處一方面在於分論點3的論述,分析與對策脫節,另一方面在於缺乏相關的事例論證,若在分析中結合事例論證則效果更佳。

  【申論積累】

  教育是鄉村振興的基石,鄉村不再荒蕪,離不開農村教育。

  為什麼“知識改變命運”已經深入國人內心的今天,仍出現這種現狀?是因為農民的教育負擔太重、太沉。

  提升鄉村教師數量和質量,也就成為當前農村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農村人口數量龐大,農村教育水平的高低也直接關係著我國未來社會人才儲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