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今年買房的人變少?其實他們都是“數學家”,會算賬

經常關注樓市的朋友應該都發現了,今年全國各地的樓市都不是太景氣,房產成交量相比往年降低很多,就連以往房地產行業的銷售旺季“金九銀十”,在今年都沒有起到作用。目前,無論是房產投資人還是普通的剛需購房者,似乎對買房這件事都不是太上心了。今年五一勞動節過後,我國大部分城市的房產成交量就開始下滑,下滑情況一直持續到現在。房子賣不出去,最著急的就是各大房企了,例如碧桂園、恆大等房企,在今年都推出了一系列的優惠購房措施。而一些中小型的房企,很多都因為房子賣不動,資金週轉不靈倒閉了。很明顯,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今年的樓市都失去了以往的火爆狀態,大有進入“寒冬期”的趨勢。

為什麼今年買房的人變少?其實他們都是“數學家”,會算賬

而樓市的冷淡還遠不止於此,成交量低還是一回事,更嚴重的是目前大多數城市的房價都已經停止了上漲,甚至還出現了小幅度的下降。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國家對於“房住不炒”政策的落實。“房住不炒”政策落實以後,很多炒房客都退出了炒房這個行業,並且將手裡囤積的房子放了出來,以期儘快出手掉。

為什麼今年買房的人變少?其實他們都是“數學家”,會算賬

房地產市場失去了炒房客這個群體以後,尤其是中小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很多都“一蹶不振”了。除此之外,很多剛需購房者在買房這件事情上也越來越理智了。因為房子是一種高價值的商品,買房和去菜市場買菜有很大的區別,況且很多國人買房的習慣就是“買漲不買跌”,房價下跌之後,很多剛需族反而不敢輕易購房了。

為什麼今年買房的人變少?其實他們都是“數學家”,會算賬

除此之外,目前仍有很多房產投資人不願意“放手”,他們認為這只是一次短期調控,過段時間樓市應該還會回暖。按照現有的發展趨勢來看,投資人對於房產的需求可能並不會完全消失,或許只有等房產稅出臺後,這些不願意“放手”的人才會徹底死心。不過對於剛需人群來說,樓市變冷是他們最樂意看到的一件事,因為樓市變冷意味著房價會降低,房價降低到一定程度,剛需族就可以無壓力的買房了。所以,簡單來看,剛需購房者之所以在今年不買房,就是想等房價進一步下跌。

為什麼今年買房的人變少?其實他們都是“數學家”,會算賬

但更重要的是,大部分聰明的剛需族不選擇在今年買房,是因為算清楚了一筆賬。目前,全國大部分城市首套商品房的貸款利率都漲到了5%—6%,按照普通購房者貸款30年的期限來算,一般情況下房貸都會超過本金。舉個例子,假如你買房子需要貸款100萬元,按照5.88%的商業貸款利率計算,30年的總利息為113萬元,超出了本金13萬元。這就意味著,你貸款買房的利息足可以再買一套房子了。所以,很多人會感覺這樣買房不划算,尤其對於剛需購房者來說,要不要買房就更值得考慮了。其實還是那句話,國人的買房理念就是“買漲不買跌”,房子沒有了增值的動力後,人們買房的心理也就大大降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