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多畝生態公益林,變成了村支書的“私產”……

生態公益林補償,是一項惠民政策。但是在郴州桂陽縣雷坪鎮花園村,有844畝屬於集體所有的生態公益林,2009年-2014年的補償金,卻被時任村支書史某一人全領走了……

桂陽縣雷坪鎮花園村,是林業大村,村民以林業為生。史某擔任村支書10多年,一直恪守本分,踏踏實實為村民服務。為了能讓村民享受到更多的惠民政策,自2002年起,史某多次往返縣城,向縣林業局申請生態公益林立項,為村民增加了一筆不小的收入。

也因為如此,史某在當地村民眼中是一位“了不起”的村支書。

2008年,桂陽縣擬對2005年以來新增的生態公益林納入補償範圍,縣林業局和各個林業站核實摸底面積後再具體分配指標。

桂陽縣紀委縣監委調查人員周連勇:花園村2005年摸底的生態公益林面積有1552畝,如果能全部納入補償基金髮放範圍,那可是好事一樁。於是,史某便想盡辦法去爭取縣林業局和林管站人員的支持,他擬好申請報告後多次找到當時聯繫雷坪鎮林業工作的工作人員,請他們到現場測量核實面積。

經縣林業局和林業站的工作人員現場測量核對,花園村沿河的公益林面積與2005年的摸底面積符合。

不久後,縣林業局將生態公益林補償基金髮放範圍分配表分發至各屬地,花園村的1552畝全部納入補償基金髮放範圍。

縣林業局樟市鎮中心站將生態公益林基金勾畫圖紙,連同公益林面積分戶登記卡交給史某,並告知史某:根據圖紙確認生態公益林補償面積的歸屬後,填寫好分戶登記卡上交。

桂陽縣紀委縣監委調查人員張詩軍:這個公益林面積分戶登記卡是發錢的關鍵,又是由村幹部確認面積的歸屬。想到有空子可鑽,史某等人便動起了歪腦筋。

800多畝生態公益林,變成了村支書的“私產”……

桂陽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在花園村三組查看山林現場

2008年5月的一天,時任村主任的鄧某找到史某。他們商議後認為,核實面積的時候只有鄧某去了,沒有人知道真實的面積數,有幾片山林是集體公益林,沒有人管,分戶登記表只有他們兩人知曉,乾脆把屬於集體的公益林登記到自己的名下,可以拿到補償金。

史某考慮到自己是村支書,怕填寫到自己名下會被別人懷疑,影響自己的“好名聲”,於是“靈機一動”——將原本屬於花園村三組的844畝生態公益林,登記在了自己兒子的名下;將原本屬於香爐山自然村的362畝生態公益林,填寫至鄧某名下。

填寫好分戶登記表後,史某將公章一蓋,便交到桂陽縣林業局樟市鎮中心站了,林業站工作人員完善登記卡後,交到了縣林業局生態公益林辦公室。

資料上交後,史某心裡還是有些不安,生怕別人會發現他們的秘密。

桂陽縣紀委縣監委調查人員史利文:村主任鄧某於2008年12月因車禍去世,史某更加覺得這件事情是天衣無縫的,沒有人會知道這個秘密了。

2010年,縣財政局將花園村的生態公益林補償基金下撥至雷坪鎮財政所,史某領取了第一筆生態公益林補償基金,心裡的大石頭終於落下了。

800多畝生態公益林,變成了村支書的“私產”……

桂陽縣紀委縣監委工作人員在調查核實情況

接下來的幾年裡,花園村的生態公益林補償基金都是由村委幹部領取後發放給各組的,史某的兒子又長期在外務工,存摺一直是由史某保管,所以幾年間,沒有人發現他領取生態公益林補償基金是屬於集體所有的。

桂陽縣紀委縣監委調查人員彭珊:這幾年的錢他倒是領得心安理得,史某將領取的生態公益林補償基金都用於了自己的生活開支。

直到2015年,有人對生態公益林面積的劃分提出了異議,史某有些慌亂,但他作為村支書,不得不接受村民的建議。隨後,花園村村支兩委組織召開了村幹部和組幹部會議,對全村所有的生態公益林面積進行了重新劃分。史某當時以為,這次重新劃分只是不能繼續領錢,以前的事沒有人會發現。

桂陽縣紀委縣監委調查人員史利文:可是這個世界哪有不透風的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2018年10月,桂陽縣紀委接到群眾反映村支書史某貪汙退耕還林款及生態林等的問題線索。辦案人員通過調取資料、調查談話等手段,將證據材料擺在史某的面前時,史某知道再也瞞不住了,便承認是自己一時糊塗,想給自己增加一些收入,鑽了政策的空子,冒領了花園村屬於3組集體所有的生態公益林補償基金4萬多元。

2019年10月,史某被給予留黨察看一年的處分。

清風評

作為一名村支書,應該是生態公益林的守護者和村民利益的維護人,史某卻把“守林”變“佔林”,把自己的利益置於群眾利益之上。打著為群眾謀利益的名號,幹著與民爭利的勾當。

史某之錯就在於,他以為人民群眾好忽悠!

但是古話說得好:人心不可欺!

記者:華婷、通訊員廖竹、周連勇

800多畝生態公益林,變成了村支書的“私產”……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湖南電臺“馬欄山新聞”頭條號↓↓↓

800多畝生態公益林,變成了村支書的“私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