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為啥值得阿里再投233億?菜鳥到底值多少錢?】

菜鳥如何花這筆鉅款?阿里會注入什麼資源?菜鳥到底值多少錢?

【菜鳥為啥值得阿里再投233億?菜鳥到底值多少錢?】

菜鳥國家智能(菜鳥未來園區)

最近阿里233億增持菜鳥股份,眾所周知,菜鳥是阿里生態圈的物流平臺。推行了電子面單、退貨的菜鳥裹裹、搞了很多黑科技,但這不是菜鳥的全部。菜鳥如何花這筆鉅款?阿里會注入什麼資源?菜鳥到底值多少錢?我們從幾個核心業務分別來分析未來的菜鳥長啥樣~


業務一:跨境電商物流

阿里的跨境電商即速賣通,是阿里的一帶一路計劃,也是未來GMV增長的重要來源之一,因此跨境也是菜鳥近年持續投入的重點。

【菜鳥為啥值得阿里再投233億?菜鳥到底值多少錢?】

跨境電商物流分為三種:郵政小包、專線和海外倉。專線很可能長出下一個大型快遞公司的領域,海外倉則可能出現像京東物流一樣的公司。但阿里很明顯不會允許出現一個不受控制的這樣一個公司,同樣Amazon和Ebay也是一樣。萬國郵政是國際貿易的一種聯盟,美國對聯盟的破壞,必將導致未來郵政小包將不斷萎縮。

取代郵政小包,專線將成為未來主流。

專線包含國內收件、空運倉位、航空貨站和境外配送四個環節,對應國內快遞就是攬件網點、幹線運輸、分撥中心和末端派送。中間唯一能切入並掌控的環節是航空貨站(分撥中心),因此阿里要在全球六個城市打造,其中在香港和迪拜的投資都超過百億。

海外倉方面對標Amazon就好,Amazon在海外擁有137萬平米的倉儲。菜鳥計劃2019年拓展94個海外倉,包括菜鳥認證倉70個,菜鳥官方倉6個,商家倉18個,覆蓋全球18個國家,其中菜鳥的自建能力會覆蓋80%以上的倉庫。

劃重點:阿里要控制跨境電商,重金投入買地修分撥和倉儲是必須的,這塊將消耗掉大量資金。

業務二:國內全網性快遞

2019年之前,國內快遞業務阿里一直是交於通達系快遞來經營,菜鳥更多定位是輔助,通過科技和數據來提升整體效率、降低成本。但從這些年結果看,有小成績,沒有大成功。反觀幾個矛盾越來越突出:各家快遞公司在末端的重複投入配送人員,一直無法整合降低成本,而且很可能會被未來無人配送車、快遞櫃給替代。京東、順豐都藉助末端的配送能力,進入外賣生鮮配送市場,而通達系配送缺乏整合,導致阿里得依靠餓了麼另起爐灶,也是配送資源的極大浪費。京東、順豐都開始佈局全國冷鏈零擔線路。而通達系對冷鏈中轉和幹線的投入不足,導致阿里系的生鮮品類的線上銷售額一直無法做大。這些物流上矛盾影響了阿里在電商業務的競爭力,上述三點分別對應淘寶等傳統電商市場、外賣等本地生活電商市場、生鮮等新零售市場。

簡單說:阿里希望通達系擰成一股繩子,對新業務新市場進行大量投入,但這與通達系面臨的情況相矛盾。通達系一方面相互激烈競爭,淘汰小快遞公司,另一方面借殼上市後有3年利潤對賭,無法大幅虧損進行投入。

要將國內快遞業務打造形成一股合力,阿里必然要做幾個事情:
2019年8月收購申通,實現對快遞公司直接控制是個必然。令人好奇的是阿里要收購幾家才夠?通達系老大還很有幹勁,怎麼滿足其套現需求又能加強控制力?如果再收購,郵政總局會不會以反壟斷干涉?如果騰訊系也買了一家,那反壟斷還成立嗎?

自建菜鳥驛站成為未來最後一公里的分撥中心。快遞、外賣都不用送到門了,放到驛站,集中負責送上門。這樣可以大幅提高派送效率,如外賣從餐廳-驛站-客戶,一個外賣員可以實現多份餐的同時配送。(菜鳥驛站的重要性不多解釋,大家自己瞭解。)

隱藏的野心:菜鳥驛站將是菜鳥最重要的國內業務,是菜鳥給阿里進攻美團、騰訊系電商的戰略支點。


業務三:倉配業務

算下2019前三季度的居民人均消費支出 x 14億人口就不難看出,傳統電商(衣著、生活用品、其他用品)的滲透度到極限。電商GMV的增量更多來來自食品菸酒、文化娛樂、交通等本地商品和服務消費,所以生鮮零售、新零售都是近年巨頭的拓展重點。這背後物流將產生劇烈變化,商品不再需要跨省的快遞運送,而依賴於本地100km的倉儲和配送。


【菜鳥為啥值得阿里再投233億?菜鳥到底值多少錢?】

在倉配能力上,阿里起步就落後於京東,因此一直通過戰略級合作伙伴來競爭,甚至反超。如天貓電器外包給蘇寧,物流則由蘇寧和日日順,天貓生鮮與易果,天貓超市與心怡,新零售與盒馬,天貓汽配與康眾。從結果看,這種競爭策略可以說十分成功,通過將商流和物流一體化外包,保證競爭時效率最高。

在起步快的新零售、汽配等領域已經明顯領先競爭對手。雖然阿里可以通過收購合作伙伴獲得這部分資源,但對於菜鳥而言有些尷尬。前期無法參與,後期收購後不知道怎麼整合。


倉配業務另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往產業鏈上游延伸,如京東和順豐都開始發力合同物流業務,未來打造線上線下一盤貨、全網分倉存貨、全國流通和銷售的能力。基於這種能力,品牌商可以通過天貓、京東、微信小程序和線下門店進行分銷,從而影響天貓對商家的控制力。看2011到2017,天貓雙11的服裝品類的頭部賣家已經從韓都、裂帛等淘品牌轉移到優衣庫等線下品牌。

【菜鳥為啥值得阿里再投233億?菜鳥到底值多少錢?】

未來猜想

阿里如果延續在倉配的競爭策略,將寶貴的資源積累到了戰略級合夥夥伴手裡,最終使得自身失去走向上游供應鏈的機會。如果阿里想清楚倉配和2B的策略,未來大概率會將重要的合作伙伴都儘快收購和整合。這又將是一連串的大手筆。

菜鳥未來來會是啥樣子?至少會有以下幾部分:

全國性的頭部快遞公司1~x家;

全國最大末端配送網絡,包括驛站、快遞櫃和外賣團隊;

全國性的倉儲運營和配送網絡,滿足各種商品的S2B2C的需求;

全球性的數個航空貨運樞紐;

全球性的航空貨代,擁有主要線路的倉位;

自主研發的一體化軟件和硬件科技。

如此的巨無霸值多少錢?

需要花多少錢?

阿里何時將收購的申通注入到菜鳥?

什麼樣的人能操的動這個數千億的盤子?

總總疑問只有等待阿里自己揭開了......

去那存聯合創始人兼CEO,上海倉谷供應鏈總裁,資深物流人,1998年從事快遞行業,20年快遞、物流、配送、三方倉儲行業經驗。2018年十大影響力電商大V。

讀完文章覺得有收穫的朋友,你可以大膽點個贊,轉發分享,或許可以提升你的逼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