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作文題大概率出題

寬容和仁愛

一位母親問5歲的女兒:“如果媽媽和你一起出去玩,我們渴了,沒帶水,又沒帶錢,只帶了兩個蘋果,你會怎樣做呢?”女兒歪著頭想了想:“我會把兩個蘋果都咬一口。”可想而知,此時那位母親多麼失望。她本想對孩子訓斥一番,然後再教孩子怎樣做,可就在話將出口那一刻,她忽然改變了主意。母親摸著孩子的小臉,溫柔地問:“能告訴媽媽,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嗎?”女兒眨眨眼睛,一臉的童真:“因為我想把最甜的一個給媽媽。”霎時,母親的眼裡閃動著淚花。

2019年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作文題大概率出題

母親的寬容和信任,使她感受到了女兒的愛。孩子能流露出純真而善良的情感,前提是母親給了她把話說完的機會。即便孩子做錯了事,家長也要耐心地聽他說出原因,然後再教孩子怎樣做。我想,面對教師和學生,作為校長,我們是不是也要有一顆寬容和仁愛之心?是不是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呢?

馬卡連柯說:“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不能成為好教師。”所以,發火只能說明你心胸狹窄、目光短淺。學生歡迎的是寬宏大量、仁慈厚愛的老師。同樣,教師喜歡的也是寬厚仁慈的校長。于丹在講《論語》時舉了一個例子:子貢請教孔子說,您能告訴我一個字,使我可以終身實踐,並且永久受益嗎?孔子以商量的口氣對他說,如果有這麼個字,那大概就是“恕”吧。

2019年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作文題大概率出題

孔子的學生曾子說,我老師這一輩子學問的精華,就是“恕”這個字了。簡單地說,就是不僅要做好自己的事情,還要想到別人;拓展一點說,不要強人所難,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假如他人給你造成了傷害,你也應該儘量寬容。

我們都知道,儒家理論的核心,除了“恕”字,還有一個“仁”字。孔子的學生樊遲曾經畢恭畢敬地去問老師什麼叫“仁”?孔子只告訴他兩個字:“愛人”。愛別人就叫“仁”。什麼叫“仁者不憂”呢?就是說,如果你的胸懷無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樊遲又問什麼叫“智”?老師說:“知人”。能瞭解別人就是智慧。

那麼,怎樣才能控制好自己情緒,做一個有仁愛之心的校長呢?

老師面對的是情感豐富的老師和朝氣蓬勃的學生,他們思維活躍、善於思考,有自己的見解;他們有不可侵犯的自尊心。如果在他們犯錯誤時,我們理直氣壯地予以斥責,可能會有一點震懾作用,然而也會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和對立情緒,工作和學習的熱情受到極大挫傷,甚至人格和心理遭到扭曲。這與我們的初衷是多麼相悖啊!老師發火只能說明自己武斷專制、不近人情,而師生們歡迎的是民主平等、通情達理、和藹可親、以理服人、情操高尚的老師。

2019年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作文題大概率出題

在憤怒時往往會作出愚蠢的判斷和荒唐的決定。老師要做好學校管理工作,就必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在人格上把師生置於同自己完全平等的地位;處理問題時應冷靜、理智,以滿腔熱情和一顆仁慈愛心,給予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設身處地幫他們排憂解難,真心實意地幫助他們進步。這是一種平等的情感教育方法。

寬容是一種非凡的氣度、寬廣的胸懷,是對人對事的包容和接納;寬容是一種仁愛的光芒,無上的福分,是對別人的釋懷,也是對自己的善待。希望在我們的社會中能夠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寬容,多一份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