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在紅軍時期的老領導,到了淮海戰役,粟裕襄助建立殲敵奇功

粟裕在紅軍時期的老領導,到了淮海戰役,粟裕襄助建立殲敵奇功

(電影《大決戰2淮海戰役》)

魯樓戰役的最後階段,宋時輪縱隊再次頂住了敵人的攻勢,不過其力量也已達到極限,戰鬥過程中,連營長一級指揮官都十二人次負傷,可見縱隊傷亡之大。

1948年12月15日中午,粟裕將宋縱隊換以休整,以管文蔚縱隊接替魯樓防務。

至12月中旬,邱清泉終於攻下魯樓,但各級預備隊都已用完,無力再發動新的進攻。

更重要的是,黃維兵團被殲後,參與雙堆集圍殲戰的華野7個縱隊得以迴歸,粟裕用它們組成外圍封鎖線,對官莊實行了雙重包圍。

完成包圍後,粟裕即將野司推進至包圍圈附近的相王城。與襄山一樣,相王城也是個有歷史典故的所在。據傳,商湯時期的諸侯相王曾在此建立城池,就此算來,相王城已有四千多年曆史。

粟裕在紅軍時期的老領導,到了淮海戰役,粟裕襄助建立殲敵奇功

(電影《大決戰2淮海戰役》)

相王訓過野馬,還是馬車的發明人。時光過去四千年,現在坐著馬車來相王城的,是一位運籌帷幄,決戰千里的名將。

粟裕登上城邊的相山,望著陳官莊一帶濃煙滾滾的戰場,聽著隆隆炮聲,感到勝利已越來越近。

他在陳官莊給杜聿明設置的雙重包圍圈,縱深陣地有六七層,最淺的地方也有五層,杜集團確實是插翅難逃了。

淮海戰役發起以來,直到這個時候為止,粟裕的心情才真正稱得上是輕鬆愉快。

此時華野已連續行軍作戰達四十多天,非常疲勞,毛澤東兩次打電報給粟裕,指示對杜聿明“只作防禦,不作攻擊”,部隊全部轉入戰場休整,淮海戰役進入第三階段。

粟裕在紅軍時期的老領導,到了淮海戰役,粟裕襄助建立殲敵奇功

(電影《大決戰2淮海戰役》)

顯然,在這個階段,全殲杜集團已不成問題,大家的興趣點也提前移向新的話題——淮海戰役後的渡江作戰。

1948年12月17日,總前委在位於蔡凹的華野指揮部舉行會議。這是總前委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全體會議,此前,劉、陳、鄧與粟、譚之間只靠電話電報進行聯絡和協商。

五人裡面,劉伯承是粟裕在紅軍時期的老領導。當時劉伯承擔任中央紅軍學校的校長兼政委,粟裕是學員隊隊長。不過那也是十七年前的事了,十七年來,劉、粟再也沒有見過對方,此次重聚,兩人皆感慨萬千。

粟裕緊握著劉伯承的手:“時間過得真快,我們已經有17年沒有見面了。”

劉伯承大笑:“那時你才二十多歲,現在都鬍子拉茬了。”

粟裕在紅軍時期的老領導,到了淮海戰役,粟裕襄助建立殲敵奇功

(電影《大決戰2淮海戰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