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統課,體驗了一節感覺就像在遊樂場玩?家長必讀

☞今天有位媽媽提出一個疑惑:

“感統課,我體驗了一節感覺就是在玩?”

☞還有一些家長會有這樣的疑惑:

“感統教室裡的一些玩具,不是和遊樂場一樣嗎?都是些跳床,海洋球,那又何必要花錢來上所謂的感統課呢,直接在遊樂場裡玩一玩不就可以了,還更省錢?”

感統課,體驗了一節感覺就像在遊樂場玩?家長必讀

但真的是這樣的嗎?

其實會問這些問題的家長,普遍不太理解“感統訓練”的意義,感統訓練並不是單純意義上的玩或是跑跳,也並不是去遊樂園就可以代替的了的。

今天助手就來給大家說說,

遊樂場和感統訓練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01

遊樂場是指讓孩子或成人自由玩耍的地方。設施有滑梯、蹺蹺板、海洋球池、跳床,攀巖等,孩子在自由玩耍的同時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玩耍的項目,並在玩耍過程中獲得愉悅的心情。如遊樂場裡面人多,也有可能會在玩耍的過程中促進人際交往。

感統訓練是針對幼兒不同的情況,所有課程都需要專業測評後根據孩子身體能力發展水平、心理狀態、能量高低等來設定個性化的訓練方案,因材施教。讓幼兒通過專業的感統教具,在專業老師的引領下提高孩子各方面的基本能力。在訓練過程中,所使用的感統教具都是老師專門給孩子設置的,而不是孩子自由選擇的。

而且對於教具的操作方法以及時間的把控,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讓孩子在進行各方面感統刺激的過程中,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專注力、大運動、精細動作、學習力、抗挫折能力、學習能力等。

感統課,體驗了一節感覺就像在遊樂場玩?家長必讀

02

遊樂場內的設施部分和感統教具看似相同,但在幼兒使用上,幼兒可以在遊樂場內自由選擇,隨意性強。比如:如果前庭失調的孩子在跳床中感受到前庭刺激,而不願意再去玩跳床,會自主選擇其他玩具,其他可以不用刺激到他身體某一個感官的玩具。

感統訓練中,更有針對性。感統訓練課用遊戲的方式導入,運用專業的教具,針對孩子的失調現象進行大腦功能訓練,過程中要求孩子專注地完成協調性的動作,全面完善視、聽、嗅、味、觸、前庭、本體等感覺神經系統,促進大腦功能成熟,提升大腦對身體的管控能力。

例如,平衡能力的訓練,讓孩子通過平衡木、平衡臺、蹦床、旋轉圓筒、獨角椅等項目,來訓練大腦前庭平衡功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通過跳繩、小滑板、大滑梯、陽光隧道、彩虹筒等項目,訓練孩子的本體感,提高孩子的大運動能力及動作反應速度。

通過羊角球、袋鼠跳、大籠球、跳袋等項目,訓練孩子的觸覺,穩定孩子的情緒,增強勇氣和自信心。

通過拍球、趴地推球、拋接球、網纜插棍、88軌道等項目,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性,解決粗心大意的問題。

在訓練過程中,老師會隨時觀察孩子在此項訓練中的反應,及時調整,以更有效的改善孩子感統失調情況。

感統課,體驗了一節感覺就像在遊樂場玩?家長必讀

03

遊樂場中幼兒不固定,通常是一人單獨玩耍,如果某次幼兒多的話,幼兒可以跟隨年齡大的幼兒玩耍。

感統訓練中幼兒年齡相仿,在訓練過程中也會進行分組團隊協作、團隊競爭,以鍛鍊幼兒團隊合作、團隊榮譽感、團隊競爭意識等能力,在分組的過程中,年齡較小的幼兒也可以學習較大幼兒的各項優點,年齡較大幼兒也可以幫助較小幼兒完成部分協作。對於感統訓練中的環節對幼兒來說都是很好的、日常所缺少的團隊活動。

感統課,體驗了一節感覺就像在遊樂場玩?家長必讀

同時,感覺統合訓練不只是一種生理上的功能訓練,而是協調心理、大腦軀體三者之間相互關係的訓練。兒童在訓練中,促進感知覺系統的發育,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在遊戲中,感覺到自己對軀體的控制,增強感覺信息的輸入,尤其是前庭刺激的輸入,促進感知覺的協調,進而達到增強自信、勇於挑戰、具有毅力,提升兒童的注意力、行為能力、組織能力等綜合的學習能力。

如果父母們在瞭解了感統,讓孩子上完感統課之後,再到遊樂場,就可以大致瞭解遊樂場中哪些玩具怎麼玩,可以鍛鍊孩子哪方面的能力。讓孩子在遊樂場不僅僅是簡單的玩耍,而是有針對性的,遊樂場也可以作為孩子在上感統課之後的一些家庭訓練場所。

感統課,體驗了一節感覺就像在遊樂場玩?家長必讀

家長們,在瞭解了遊樂場和感統訓練的區別後,是否更清楚孩子更適合什麼了呢?

感統訓練的目的就是讓孩子通過定製式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孩子的各項能力,且不僅僅是對平衡感、前庭系統、觸覺系統、本體覺系統進行單純的感覺刺激,還對兒童的語言發展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左右腦功能進行強化。兒童在訓練過程中獲得熟練的感覺,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改善焦慮,會感覺到開心愉快,還能培養意志力和勇氣。

在瞭解到孩子的需求後,請為孩子選擇專業的感統訓練來幫助孩子提升孩子的綜合能力,促進左右腦的平衡發展。

特別提醒

有的家長認為只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才會有必要進行感統訓練,其實不然。據大量科學調查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統失調,只是表現程度不同而已。

對於感統失調的孩子,12歲以前通過專業訓練將很容易得到糾正,一旦超過這個年齡,將很難改變,成為孩子一生的遺憾。經過訓練的孩子身體平衡和協調能力、注意力、情緒、自控能力、學習能力、人際關係、自信心、飲食和睡眠等方面均有令人滿意的提高和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