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傢俱識別指南(椅具篇)

明式傢俱,指的是明至清前期的一批材質優良、工藝精湛、造型美觀的傢俱。尤其是從明代嘉靖、萬曆至清代康熙、乾隆年間的製品,堪稱傳統傢俱中藝術價值極高的一類。


明式傢俱識別指南(椅具篇)

17世紀 紫檀南官帽椅

(圖自王世襄《明式傢俱萃珍》)

在明式傢俱中,我們最熟悉、最常用的一類當屬椅子了。明式傢俱中的椅子主要分為哪幾種呢?一起來看看吧。

01

燈掛椅

燈掛椅是一種只有靠背、沒有扶手的椅子。椅子的靠背是由一根“搭腦”、兩側兩根立材和居中的靠背板組成的。

明式傢俱識別指南(椅具篇)

在搭腦出頭的靠背椅中,一種面寬較窄,靠背較高,且靠背由木板製成的椅子就是“燈掛椅”了。“燈掛”指的是過去用來掛油燈燈盞的竹製座託。

明式傢俱識別指南(椅具篇)

明代黃花梨燈掛椅

(圖自王世襄《明式傢俱萃珍》)

02

一統碑椅

與燈掛椅相比,一統碑椅的椅背彎度小,搭腦也不出頭,看起來很像一塊石碑,因此被稱為“一統碑”椅。

明式傢俱識別指南(椅具篇)

一統碑椅

(圖自王世襄《明式傢俱研究》)

03

木梳背椅

一統碑椅中的一類,是以均勻分佈的一條一條直木條而非一塊木板做靠背,靠背看起來像梳子的齒一樣。這種椅子被稱為“木梳背椅”。

明式傢俱識別指南(椅具篇)

木梳背椅

(圖自王世襄《明式傢俱研究》)

04

玫瑰椅

玫瑰椅是一種造型小巧玲瓏的椅子。它的靠背和扶手都比較矮,兩者的高度相差不大,而且與椅盤垂直,椅背上還可以做出各種花紋,看起來十分漂亮。

明式傢俱識別指南(椅具篇)

明代黃花梨透雕螭紋玫瑰椅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藏

但這樣漂亮的玫瑰椅,坐上去可不一定很舒服。它的靠背不高,人坐上去的時候,搭腦的部位會正好卡在後背上,很影響舒適度。

05

官帽椅

官帽椅是一種既有靠背、又有扶手的椅子。從側面來看,它的外觀有點像古代官吏所戴的官帽。帽子前面低,就像椅子的扶手部分,後面高,就像椅子的靠背部分,因此得名。

明式傢俱識別指南(椅具篇)

官帽(圖自網絡)

根據細節的不同,官帽椅還可以進一步分為“四出頭官帽椅”和“南官帽椅”兩種。四出頭官帽椅,顧名思義,搭腦兩端和扶手都是出頭的。

明式傢俱識別指南(椅具篇)

明代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上海博物館藏

(圖自上海博物館官網)

而南官帽椅的搭腦兩端和扶手都是不出頭的,看起來中規中矩。

明式傢俱識別指南(椅具篇)

明代櫸木矮南官帽椅

(圖自王世襄《明式傢俱珍賞》)

06

圈椅

圈椅這種傢俱至遲在宋代已經出現。它的靠背輪廓是圓的,宋代人稱為“栲栳樣”,栲栳就是用柳條或竹編成的大圓筐。

明式傢俱識別指南(椅具篇)

明代紫檀藤心矮圈椅,清宮舊藏

圈椅的靠背和扶手之間沒有特別明顯的分界,是一順而下的,所以坐在上面,整條胳膊都可以得到支撐。

07

交椅

交椅的結構是前後兩條腿交叉,以交接點為軸,上面兩條橫樑穿繩,供人坐下。交椅可以摺疊起來。如果把靠背去掉,就是北方人俗稱的“馬紮兒”。

明式傢俱識別指南(椅具篇)

黃花梨直後背交椅,清宮舊藏

(圖自朱家溍《明清傢俱》)

明式傢俱中的交椅可分為直後背和圓後背兩種。直後背交椅又被明代人稱為“摺疊椅”,常見於繪畫之中。

明式傢俱識別指南(椅具篇)

唐寅《桐陰清夢圖》(局部)

繪畫一把直背交椅

而圓後背交椅,在明代是顯示特殊身份的坐具,多設在中堂顯著地位。俗語還有“第一把交椅”的說法,都說明它的尊貴地位。

明式傢俱識別指南(椅具篇)

明代黃花梨木圓後背交椅,上海博物館藏

(圖自上海博物館官網)

又到了隨堂小測驗時間啦!以下三張圖片中的椅子,分別是哪種椅子呢?

明式傢俱識別指南(椅具篇)

明式傢俱識別指南(椅具篇)

明式傢俱識別指南(椅具篇)

(三張圖片均來自網絡)

王世襄《明式傢俱研究》

胡德生《古典傢俱鑑賞與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