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開車要不要先“熱車”?答案在這!

冬天開車要不要先“熱車”?答案在這!

每年冬天都會有人糾結,

到底需不需要原地熱車。

老司機說要,“磚家”說不要,

還有網友說原地熱車“毀車”,

那麼,冬天氣溫低,

到底需不需要熱車?

冬天開車要不要先“熱車”?答案在這!

到底什麼是熱車?

傳說中的熱車是這樣的▼

熱車的正確方式是啥?

現在的車子,基本上都是採用電噴或者是直噴,經過噴油嘴的汽油已經霧化得很好了,所以車子打著了就能走。由於汽車經過長時間停放,機油需要時間才能到達各個需要潤滑的部件,而機油泵將機油運送到發動機最需要潤滑的活塞、連桿及曲軸等部件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不用長時間原地等待。雖然不需要原地熱車,但也不能大腳油門駕駛

冬天開車要不要先“熱車”?答案在這!

正確做法:啟動車輛後,怠速較高。此時可以繫好安全帶大約30秒以後起步低速行駛。還要注意的是,低速行駛2到3分鐘之後則可正常駕駛。

原地長時間熱車危害?

原地怠速熱車,有以下幾點危害。

1、積碳

怠速時發動機的轉速最低,氣流最慢,因此更容易附著積碳。另外,發動機有溫度管理,也知道自己很冷,所以怠速時為了儘快“熱身”,電腦會命令多噴燃料。加上發動機溫度過低,積碳生成得更迅速。

冬天開車要不要先“熱車”?答案在這!

2、汙染

80%左右的排放汙染物是冷車啟動後的1分鐘內產生的,一方面原因是冷車需要多噴油,另一方面三元催化溫度也沒上來,所以冷車怠速的排放汙染較大。

冬天開車要不要先“熱車”?答案在這!

3、油耗

正如之前所說,冬季原地怠速熱車時,發動機很難快速達到最佳溫度,電噴系統會增加噴油量,所以油耗會相應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