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談家長的正確姿勢,是班主任都該瞭解,有助於緩解家校矛盾

有老師在請家長這件事上遇到了煩心事,君山在這裡談談看法。

約談家長的正確姿勢,是班主任都該瞭解,有助於緩解家校矛盾

01、先看這件事情:

君山老師,最近我遇到一件煩心的事,班上有幾個學生週末的作業沒有完成,我就打電話把家長叫到學校來,把孩子領回家把作業補完再來,有一個家長來了之後就說孩子沒完成作業,這是老師的事,老師該打就打,該罰就罰,她沒有意見,為什麼要喊家長來學校,她家又住得遠,明天又要上班,還威脅我要到校長那裡去告我,我實在太氣憤了,就和她吵了兩句。我想問君山老師,這件事上我有沒有做得不當的地方,究竟請家長這件事應該怎麼做才好呢?請君山老師指教,謝謝!

約談家長的正確姿勢,是班主任都該瞭解,有助於緩解家校矛盾

02、對於這個事情我有3個看法(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1、家校矛盾很多時候沒有對錯,相互置氣沒有必要!

這是一個認真負責的老師,值得點贊,但是呢,在管理學生這件事上有點軸,逼家長逼得又有點緊,會爆發衝突,或早或晚,是難免的事情。

但要說這件事上這位老師錯了麼?還真沒錯;那家長錯了麼?也好像沒有什麼錯。所以,我的觀點是,在家校問題上,很多時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都是壓力積攢到一定程度了,相互衝突、相互發洩所引發的次生災害,總的感覺就是,一件小事引發了一場大災難,對各方都沒有好處。

如果在這一點上想通了,我們再反思一下和家長鬧矛盾這件事,真的是沒有必要的。

約談家長的正確姿勢,是班主任都該瞭解,有助於緩解家校矛盾

2、在不是非不得已的時候,別老請家長,家長也很忙啊!

對於叫家長,我也會叫,但不是什麼事情都叫,在學校管理範圍內的,能由班規、校規處理的,那麼,就不麻煩家長了。要知道啊,叫家長可以說是教師管理的殺手鐧了,那麼既然是殺手鐧,哪裡是到處用的呢?用多了,又哪裡還是殺手鐧呢?達摩克里斯之劍,懸而未下,這才是這把劍真正的威力之所在啊!

就這件事來看,也遠還沒有到需要叫家長的地步嘛!你看哈。我們叫家長的目的,無非是學生作業沒做,我們想威懾一下學生唄,同時提醒家長孩子這個壞習慣,希望家長引起重視。那麼,以電話、或者短信的形式告知一下也就行了;然後學生嘛,就由班級裡的紀律進行處罰唄。

記住:學生作業不做,是世紀難題,想通過叫一下家長就徹底解決了,這是不現實的!有的時候我們和家長相互有個臺階下也就是了,硬槓著,雙方都沒有好處。

約談家長的正確姿勢,是班主任都該瞭解,有助於緩解家校矛盾

3、偶爾叫家長,那會有效果,頻繁叫家長,就只剩笑果了。班級問題還是需要我們自己有方法!

有人可能說,5+2=0,我急得很啊,你這麼輕描淡寫的處理,效果肯定不好啊。

這裡我想說,處理的效果好壞,不在於叫不叫家長,而在於在班級裡你能不能營造出那麼一種緊張的氣氛,如果我們的教育都寄希望於威脅家長而達到效果的話,那我們的教育將會是非常被動的,因為,可能我們大部分時候會遇到吃我們威脅的家長,但是,也有可能遇到心情不好、態度惡劣的家長,而一旦遇到一次這樣的家長,懟你一次,你的整個教育信心就崩了。

我總和年輕老師講,處理學生問題,我們自己一定要有方法,這一點很重要。

不要以為所有家長對於孩子都是有辦法的,其實恰恰相反,大部分家長對於自己的孩子是沒有辦法的,他們是滿心希望學校老師能有一點兒辦法,但你最後又把問題推回去給他了;你說,他能不生氣麼。

就像現在小學裡很多老師佈置作業,大部分不是給孩子的,而是給家長的,讓家長先學、然後家裡教,更有過分的,還要家長批改,你說家長能不生氣麼?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不就是為了老師能教孩子讀書麼?現在倒好,老師成黃世仁了,天天剝削家長的勞動力。現在家校矛盾大,原因也在於此吧。

我認為,我們老師就應該首先好好在這件事上反思一下我們自己的行為。

約談家長的正確姿勢,是班主任都該瞭解,有助於緩解家校矛盾

03、接著,談一點在請家長這件事上,老師應該如何做的問題。

我覺得,請家長,有如下幾個注意點:

  • 1、除非是班級層面處理不了的事情,比如涉及到其他班、社會人員的,班主任實在無法自己協調解決的,那麼可以請家長;
  • 2、涉及到學生隱私的、權利的,必須由監護人簽字確認或者認可的,班主任可以請家長;
  • 3、請家長,千萬不要只是告狀。這世上是沒有人天生就喜歡聽批評的,你再好的、再善意的、再正確的批評,在家長看來,都是刺耳的。尤其當你連番轟炸他的孩子時,他的面子是掛不住的,如果你還是在大辦公室裡,當著一群人的面這麼轟炸,那麼家長更加是要面紅耳赤臊得不行了。這種臊,有時是鞭策,有時也可能是矛盾的導火線!
  • 4、即使要批評,在你的批評當中也要加入一定比例的表揚,有人做過統計,老師一次成功的批評,表揚與批評的成分應該是6:4,即6成的表揚對應4成的批評,並且在談話時要穿插運用、靈活運用,就像打太極一樣,敵人力道來了,你卸力,別人力道去了,你借力;做到敵人或哭、或笑,都在你的掌握之中,這就是一種最好的批評狀態了。
  • 5、家長叫多了,有時我們也要禮尚往來。也送幾次上門家訪嘛。請家長來學校,你問題多說點,那麼去他們家裡,我們就禮物(表揚)多送點。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有時,好話也是不穿的。在學生沒有問題的時候,我們送一些表揚(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自尊心),到了需要批評的時候,這些都是無形中的批評力。這段話,老教師應該會懂的。
約談家長的正確姿勢,是班主任都該瞭解,有助於緩解家校矛盾

04、小結:

在這件事上,君山引申得有點長了,如果你沒有耐心看完前面的內容,那麼看總結也是一樣的:

  • 1、在請家長這件事上,無關乎誰對誰錯。老師沒錯、家長也沒錯,錯的是學生不乖,給老師和家長都製造了壓力。所以,我們專注處理學生問題就行,在這個過程中,能不把矛盾轉移給家長,就不要轉移給家長。因為前面說了,家長如果有辦法,孩子也就不會這樣了。而且,家長叫過來,問題又解決不了,自己還下不來臺,這不是自己找堵心的事情麼?
  • 2、請家長,是我們的“殺手鐧”,可用,但不可輕易用。用多了,就顯得我們自身無能了。我們老師既然是教育者,除了研究課程內容以外,也要研究學生管理上的方法,心理學、人際交往學、微表情、人性的特點等等,我們都要學。技多不壓身嘛,方法多了,以後走路都會自信起來。

你好,我是君山,一線教師,不是專家,只用大白話講問題,如果專家高深的理論你看不懂也不要看,那麼看看這裡,我們重在新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