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的起源》(一)跑偏了的主流经济学

关于作者

埃里克·拜因霍克,牛津大学新经济思想研究所掌门人,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合伙人。

关于本书

对于财富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这个根本性问题,主流经济学解释不了,必须引入一种新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叫做复杂经济学。这本书就是介绍复杂经济学前沿理论的重要著作。

核心内容

一、作者认为,主流经济学在100年前就跑偏了,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这是为什么?

二、对于经济周期、股市崩盘等“老大难”问题,复杂经济学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新视角?

三、为什么说财富不是“创造”出来的,而是“进化”出来的?

《财富的起源》(一)跑偏了的主流经济学

前言

你好,这期为你解读的是《财富的起源》。作者埃里克·拜因霍克,是牛津大学新经济思想研究所掌门人。为什么书名叫做“财富的起源”呢?因为这本书对“财富到底是怎么产生的”,给出了一种很独特的解释。

我们知道,人类的财富在过去200年间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如果把人类长达250万年的进化史当作一个整体,那么,这200年就是这段历史的最后万分之一时刻。也就是说,在历史的一瞬间,突然涌现了现存的绝大部分财富。

更重要的是,财富增长不仅仅表现在数量上。在南美的某个原始部落,人们的生活水平停留在1.5万年前人类祖先的阶段。作者估算,美国纽约人的平均收入水平是这个部族的400倍,差了两个数量级,算是在我们意料之中。真正让人吃惊的,是这两个经济体中商品数量的差距:原始部落中仅有几百种可供交换的商品,而纽约市则有几百亿种不同商品,差距达到了8个数量级!

那么,财富为什么会出现数量和种类上的“寒武纪大爆发”呢?所谓“寒武纪大爆发”,是指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地球忽然涌现出了大量生命物种。这种生命大爆发,是生物系统自然演化的结果。那么,财富的大爆发,有没有可能也和生命大爆发类似,是一种系统演化的结果呢?这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

当然,作者的“野心”还不止于此,作者的最终目的,其实是要拆掉百年的主流经济学理论大厦,另起一套新的理论框架,作者把这套框架叫做“复杂经济学”。毫不夸张地说,复杂经济学是经济学科一次重大的范式转移,这就像是量子力学给经典物理学带来的冲击,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理解经济的方式。

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来给你详细阐释,如何以复杂经济学的视角,来解释财富的起源。

  • 第一, 作者认为,主流经济学在100年前就跑偏了,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这是为什么?
  • 第二, 对于经济周期、股市崩盘等“老大难”问题,复杂经济学给我们提供什么新视角?
  • 第三, 为什么说财富不是“创造”出来的,而是“进化”出来的?

第一部分

下面先来说第一点,作者为什么认为,主流经济学在100年前就跑偏了,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我们知道,在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时期,经济学是一种哲学思想,斯密等古典经济学者都自认为是哲学家,而不是“经济学家”,更不是“科学家”。当时的经济学只用到很简单的数学,亚当·斯密也从来没有从数学上论证过,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到底是如何实现财富的最优配置的。

《财富的起源》(一)跑偏了的主流经济学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年6月5日(受洗)-1790年7月17日),英国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所着的《国富论》成为了第一本试图阐述欧洲产业和商业发展历史的着作。

然而,后来的经济学者对这种状态很不满意,他们想把经济学变得更加“科学”,最好可以用精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经济现象,就像物理学家可以用一个数学公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一样。最早做出这种尝试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莱昂·瓦尔拉斯。

《财富的起源》(一)跑偏了的主流经济学

里昂·瓦尔拉斯(Léon Walras,1834年12月16日- 1910年1月5日) 法国经济学家,被后人认为是“所有经济学家当中最伟大的一位”。他开创了一般均衡理论,是一位数理经济学家,边际革命领导人,洛桑学派创始人。

1872年,瓦尔拉斯发表了一本巨著,叫《纯粹经济学要义》,这标志着主流经济学一个重要的转向,也就是边际革命的开始。瓦尔拉斯把经济体看成是一个封闭系统,其中财富的数量和种类是一定的,它们被随机地分配给了具有不同偏好的人,这些人可以通过交易来达到经济的“均衡状态”。

作者认为,主流经济学正是从这儿,开始跑偏了。为什么呢?问题就出在“均衡”这个概念上。这是瓦尔拉斯从当时的物理学那里借用的一个概念。根据《牛津物理学辞典》,均衡是指“系统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力、影响和反应等相互平衡,因而不会发生任何净变化。”

比如,在一个封闭的物理系统中,当各种能量不再相互转化,就可以说这个系统达到了均衡。瓦尔拉斯把这个概念直接拿了过来,认为经济就是一个封闭系统,在某个价格点上,供给恰好等于需求,这时候市场就出清,经济就实现了均衡,资源也就得到了最优配置。

之后的主流经济学家们,沿着瓦尔拉斯的思路,往“均衡模型”里引入了越来越多的数学工具。本书作者认为,边际理论对于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引入了数学,让经济学家可以用优雅的数学公式来表达复杂的经济现象,让经济学比其他社会学科看起来更加“科学”。但是要注意,这样做的代价也非常高,可能是得不偿失的。

首先,经济学想要做到物理学那样精确,就意味着经济体中的个人,必须要像物理世界中的物体一样,行为模式是统一的、可预测的。那你怎么把现实世界中千差万别的人类行为,变得可预测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瓦尔拉斯给出了经典的“经济人”假设,假定每个人都绝对自私,又绝对理性。

我们都知道,实际上人既不是完全自私,也不是完全理性的。你也许会说,现实世界中也没有绝对的直线,但我们可以抽象出一条绝对直线来近似模拟现实啊。为什么经济学就不可以把人类行为抽象化呢?但这里的根本问题,还不在于抽象化了人类理性,而是错误理解了人类理性。

事实上,存在两类认知模式:一种叫归纳法,一种叫演绎法。

人类最擅长的是第一种,归纳法。就是从已有知识中归纳出认知模式,再把这种模式套用到新知识当中去。这也是为什么人类喜欢听故事,因为故事里包含了丰富的认知模式。

而计算机擅长的是第二种,演绎法。就是给定一些前提条件,然后通过一系列逻辑推演,得出新的结论。

在真实世界中,我们大多数人其实是在用归纳法做决策;而“经济人”却假定人和计算机一样,是在用“演绎法”做决策。这两种决策方式都是理性的,但决策的结果却可能大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经济模型很难解释真实的经济现象。而且,“经济人”假设每个人都拥有一模一样的绝对理性,那么就意味着不可能通过学习来进步了,这显然是荒谬的。

第二,主流经济学把经济看成是一个封闭系统,只研究其中的有限资源该如何分配,而不研究新增的财富到底是怎么来的,把这个最重要的经济问题当作系统的“外生变量”来处理。

这显然是一个重大缺陷。

更要命的是,经济系统真的可以被看成一个封闭均衡系统吗?在瓦尔拉斯的时代,物理学界还没有发现热力学第二定律。根据这个定律,封闭系统中的“熵”会不断增加,“熵”是火字旁加商人的商,这意味着系统会变得越来越混乱无序。当混乱值达到最大时,系统不再产生任何变化,这就达到了均衡。

很显然,如果瓦尔拉斯知道了热力学第二定律,那他绝不会把经济系统看成是封闭均衡系统。实际上,经济系统必须是个开放系统,能量和物质不断地流进和流出,从而创造出新的秩序、结构和模式。

总之,作者认为,100多年前的边际革命,把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带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主流经济学的“均衡模型”根本不是经济的真实运行方式;而主流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假设,错误理解了人类的决策方式。这些重大缺陷,让主流经济学既不能很好解释重大经济现象,比如财富的起源和经济周期,也不能有效地预测经济。

为了解释经济模型和现实世界的巨大差异,后来的经济学家不得不对边际理论进行修修补补,比如提出了创新理论、信息不对称、有限理性等等,但挽救不了这个理论框架的根本性缺陷。

实际上,自从瓦尔拉斯发起边际革命到现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没发生太大的变化。而另一边,物理学的理论框架在不断迭代,从牛顿经典力学转向了相对论、量子力学、混沌理论、复杂理论等等。如果以当代物理学家的视角去看经济学家,会觉得他们是从100年前穿越过来的人,还死死抱着100年前的物理模型不放。是时候给经济学另起一栋理论大厦了,这就是复杂经济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