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女足新星20歲退役 這是中國足球的無奈

出生於1999年,年僅20歲的女足國腳新星金坤在這個冬天選擇告別綠茵場,重返校園,一時間吸引了不少人的感嘆。

時評|女足新星20歲退役 這是中國足球的無奈

金坤對很多人來說有些陌生,但說起來她也算是國內女足的一名潛力新人。2014年進入國足的她參加了南京青奧會,奪冠後,金坤也受到了國際足聯的稱讚。之後還代表中國U20女足參加世青賽,併成功入選中國足協備戰2020年東京奧運會第一階段集訓名單。

儘管金坤算不上王霜那般耀眼,但也是代表過各級國家隊參加世界大賽,稱的上是國內女足實力最頂尖的那一批,但卻略有些離奇地在年僅20歲正“漲球”的階段退役,難免讓人唏噓。

雖然金坤退役上學的具體原因、是否有內情我們還不得而知,但這也多多少少反映著國內的足球現狀。

一方面,儘管這幾年來女足待遇有著不少提升,中國足協也規定將從明年開始所有中超球隊必須要有女足才能獲得中超準入資格,但在足球市場本就一般的中國大陸,女足更是顯得有些不堪。

要知道,在上週末結束的2019-2020賽季英格蘭女足超級聯賽上,北倫敦德比一戰吸引了超過38000人來到現場觀戰,這恐怕比我國女超聯賽一輪甚至幾輪總觀眾數都要多了。這樣的大環境下,另謀出路顯得合情合理。

另一方面,競技體育是很殘酷的,吃青春飯是常態。就像金坤,她或許已經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最好,但她永遠也沒法達到王霜、孫雯那樣的高度,這也決定了像她這樣的球員沒法在退役後靠名氣吃飯或有其他好出路,屆時一無文憑二無名氣,哪怕當個足球教練中國又有多少市場給女足教練呢?

一個簡單的女足球員“黃金年齡”退役的背後體現的更多是中國足球的無奈,足球人口少導致足球出不了成績,足球出不了成績更難吸引群眾參與足球導致足球人口少,所以說不是教練不行、亦非人種差距,這樣的惡性循環才是真正影響中國足球的問題所在。

體壇報記者 洪耀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