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營商環境建設從破題階段進入落實深化階段

今年以來,我國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力度更大、節奏更快。10月23日,《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發佈,這是國家層面首次出臺優化營商環境的行政條例;11月5日,第二屆進博會承諾“繼續優化營商環境”。

除國務院、各部委以外,各地方政府也加速出臺營商環境改革措施。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近期已經出臺或醞釀製定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措施。

多地加速出臺方案

以北京市為例,日前印發的《北京市新一輪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任務》,被稱為北京營商改革3.0版。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戴穎介紹,北京營商改革3.0版對標國際前沿和國內最好水平,力爭在“互聯網+政務服務”、綜合窗口建設、事中事後監管等7個方面取得突破。

這是北京不到兩年時間裡推出的第三版改革政策。記者梳理發現,從總量來看,此前的1.0版、2.0版合計共推出191項任務;3.0版主要包括12個方面204項任務,超過前兩版總和,內容更廣、範圍更寬、任務更重。

此外,還有多個地區近日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措施,例如:黑龍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黑龍江省貫徹落實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河南自貿試驗區洛陽片區發佈優化營商環境70條;滬蘇浙皖司法廳(局)共同發佈《進一步優化長三角法治化營商環境宣言》等。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營商環境中心主任劉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以國務院出臺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為標誌,當前中國營商環境建設工作從前期的破題階段,已經進入到了地方政府的落實和深化階段。近期多地加速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方案,正式基於新一階段優化營商環境的頂層設計,出臺有針對性、具體的地方實施方案。

“具體來看,不同地方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的推進進度和側重點有所不同。”劉哲說,比如黑龍江從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監督保障等方面,確定了營商環境優化的基本原則和思路;而北京作為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的中國樣本城市之一,已經從條例制定,進入到任務分解和執行落實階段。北京最新出臺的《北京市新一輪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任務》,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多達204項具體的改革任務,並且明確優化的具體措施、改革目標和時間要求。

大力推動提升營商環境

再來看醞釀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措施的地區。10月底,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寅表示,上海下一步要對標世行營商環境排名前列的先進經濟體,研究制定優化營商環境3.0版方案,繼續以更大力度推動提升營商環境。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朱民透露,優化營商環境3.0版,其總體思路是“三個不變”:即系統深化推進“放管服”改革的要求不變,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的改革方法不變,將增強企業獲得感作為首要評價標準不變。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自2017年底以來,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已經經歷兩輪改革:2017年12月22日,上海優化營商環境改革1.0版,出臺56項改革措施;2019年2月11日,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改革2.0版啟動,共出臺108項改革措施。

在10月26日的“讀懂中國”廣州國際會議上,廣州市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建榮透露,為了營造更好的發展氛圍,為各類企業提供具有活力的發展空間,接下來廣州會推出營商環境3.0改革。

同樣在10月份,深圳市司法局邀請12個立法聯繫點及多家立法聯繫意向單位,就《深圳經濟特區優化營商環境若干規定(座談會徵求意見稿)》召開市政府立法工作聯繫點座談會。

世界銀行近期發佈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我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繼去年從78位躍至46位後,今年再度提升至第31位,連續兩年入列全球優化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經濟體。這與我國近兩年大力度推動提升營商環境密不可分。

劉哲指出,下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重點需在三個方面發力:第一,以企業的需求為導向,優化營商環境要建立常態化的企業建言機制,暢通企業參與渠道。營商環境的優化不只靠數據,更需要靠口碑,關鍵看通過營商環境的優化,企業發展的痛點是不是找準了,企業經營的堵點是不是疏通了,企業投資的顧慮是不是打消了,企業發展的信心是不是增強了。第二,更加重視營商環境政策的執行,避免虎頭蛇尾,防止重出臺、輕落實。在營商環境改革中不能只要考慮立規立法,更重要的是執法的力度和落實的成效,不僅看政策的制定,更要看政策的實施,以及部門之間的協調。第三,“硬條件”和“軟環境”兩手抓,深化營商環境改革。在繼續優化市場準入、投資貿易、要素供給、政務環境等“硬條件”的同時,在營商環境的法治保障、公平審慎的市場監管、包容的創新生態等“軟環境”方面尋求新的突破,將營商環境工作工作推向深入,提升企業的獲得感。

記者劉萌

原標題:“地方版”優化營商環境方案加速出爐

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經濟視野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