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說不喜歡孩子的Papi醬懷孕了:成年人的世界,身體比言語更誠實

前幾天,Papi醬通過一則視頻宣佈懷孕,在粉絲一片祝福聲中,也有這樣幾個評論值得深思。

曾說不喜歡孩子的Papi醬懷孕了:成年人的世界,身體比言語更誠實

“她不是不喜歡孩子嗎?為什麼生孩子?”

“我感覺我遭到了背叛,我一直以為她跟老胡是丁克啊!看到消息我真的震驚了好久,我有一種無論多麼獨立自主的女性都會選擇要孩子的感覺,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papi醬的言論一直都很二人世界啊,還以為她不想要孩子,忽然宣佈真有種打臉的感覺,對,自打臉。”

幾個評論看下來,無一例外都是因為Papi醬言行不一而引來的“嘲諷”,畢竟之前Papi醬不管是在自創視頻還是綜藝節目中,透露出來的人生觀都是獨立、自主、不生孩子也可以的新潮思維。

尤其是關於生孩子的話題,Papi醬在《我家那閨女》和《女兒們的戀愛》中因為反駁“結婚就要生小孩”的觀點,還被一眾父親回懟。

如今卻身體力行坐實了結婚生子的必要性,確實令許多將Papi醬的話語當做金科玉律的粉絲感到不快。

畢竟大家都希望在解綁戀愛、結婚、生子這三者的路上,多一個友軍,顯然,Papi醬已經不是友軍了。

曾說不喜歡孩子的Papi醬懷孕了:成年人的世界,身體比言語更誠實

當結婚率、生育率逐年下降,多有年輕人表達這樣的想法“不婚不育保平安”,結婚難以找到三觀合適的人,生孩子軟件硬件都不具備,自然造就了單身至上的情況。

只是這種想法,與現實還是具有衝突的。

當Papi醬在節目中說“不生孩子也挺好”、“過年過節各回各家”的時候,年輕人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用以佐證自己那些涉及人生、涉及平等的觀點。

畢竟在現實中,父母是很難贊同你不結婚不生子,更別說鼓勵了。

曾經,我也是Papi醬言論的擁躉者。

那還是在看《我家那閨女》的時候,節目硬生生的將觀察類綜藝凹成了催婚節目,明星父親們跟嘉賓圍繞著“女兒什麼時候結婚生子”開啟唇槍舌戰,父親們恨鐵不成鋼,認為人早晚要結婚,結婚就該生小孩。

曾說不喜歡孩子的Papi醬懷孕了:成年人的世界,身體比言語更誠實

戀愛、結婚、生子,是綁在一起的,都是人生必須完成的事。

嘉賓嘛,就不以為然,Papi醬、易立競、李立群均表示,每個人都有獨特的人生,以上三個選項並非是人生必需品,這種尊重且寬容的態度,真的戳到了年輕人的點。

我還記得我當時聽到這話大讚一聲,急忙轉頭跟母親炫耀:“媽,你看人家這大智慧,說的多有道理。”

當然,母親看到我興奮後的不以為然也歷歷在目,她諷刺道:“說誰不會說,不要以為就你們年輕人聰明,結婚生子是不是必要,幾千年來利弊早都分析透了,還用得著你們在這兒推陳出新?”

我無言以對,總以為Papi醬會是下一個楊麗萍或者是新潮的先驅者,在丁克的道路上一去不返,成為年輕人攻擊傳統思想的一把利器,但是時至今日,我才發現自己錯得離譜。

原本嘛,就不該信這些名人在公眾場合表達的觀點,他們太聰明瞭,換言之,他們太知道什麼是“政治正確”了。

曾說不喜歡孩子的Papi醬懷孕了:成年人的世界,身體比言語更誠實

《自控力》中曾說過,不要輕易相信別人在公眾場合表達的觀點,因為他們表達所採用的道德標準與實際行動往往不一致

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家貝努瓦·莫林做過這樣一則實驗。

他準備了兩個命題要求學生判斷,命題一:大多數女人真的不聰明;命題二:大多數女人更適合在家裡看孩子,而不是出來工作。

每個命題都有四個選項,強烈反對、有些反對、有些贊同、強烈贊同。

當學生判斷命題後,莫林會要求他們去參加一場招聘會,在諸多候選者中選擇適合的應聘者出任高層職務,該職務並沒有什麼性別需求,男女皆可。

但是實驗結果卻令人驚訝,那些在命題中選擇強烈反對、有些反對的學生,往往在招聘過程中更傾向男性,換言之,他們一邊在駁斥性別歧視,卻身體力行的進行性別歧視。

通常我們認為,當一個人表達一種態度時,更願意按照這種標準做事,畢竟誰都不願意當一個言行不一的人。

可這則實驗卻揭示了一個真相:人們在給自己發放“道德許可”後,行為會與觀點背道而馳

所以說,人們不該輕易相信明星或者公眾人物的一些觀點與事件表態,因為那也許並不是他們真正要走的人生軌跡。

曾說不喜歡孩子的Papi醬懷孕了:成年人的世界,身體比言語更誠實

其實,一般人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

比如我一個朋友,她自小就是無拘無束的性格,對誰都大大咧咧,不分男女的稱兄道弟。

她一直說自己不會談戀愛,或者沒男朋友也無所謂,甚至勸我們這些朋友千萬別蹚了泥,別隨便找個人就嫁了。

看似她活得通透,看得明白,實際上她卻是我們幾個朋友裡最早嫁人的一個,並非是慧眼識珠遇到良人,而是抵抗不了家裡的催婚,湊活著嫁了。

所以,有些時候看別人說得再好,也不如先將自己整明白,因為當你將別人的至理名言奉為圭臬時,說不定對方已經在“自甘墮落”,行為與言論相差十萬八千里了。

我們這代人,其實很容易被別人的一句話所影響。

比如之前那句“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刷遍朋友圈後,我真有幾個朋友辭了職,衝動的跑去旅遊,行程沒過一半就後悔的不行,求著前東家再次接收自己。

曾說不喜歡孩子的Papi醬懷孕了:成年人的世界,身體比言語更誠實

同類型的還有那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也影響了不少人放棄現在的生活,去追逐虛無縹緲的夢想。

如今面對人生,我們又要聽從一些“名人名言”,認定不婚不育保平安。

寫到這,不禁想起曾經習慣性用各類金句懟人的自己,因為收藏頗多,講起“歪理”來引經據典,能懟得對方啞口無言,自己酣暢淋漓下場。

只不過有一次,我的對手是一位再平凡不過的老人,當我剛一開口提到xxx說過這樣一句話時,老人一巴掌差點呼過來:“別人說風你就是雨,你分得清好壞嘛。

咦?我分得清好壞嘛,還真難說,起碼在戀愛結婚這方面,我作為一個曾經堅信單身很美好的人,如今也“真香”了。

所以啊,年輕人還是不太相信那些名人名言,那些話說出來除了讓你興奮一陣兒,換點掌聲,可能真沒別的用處,你只要能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好好過自己的人生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