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洪山區推動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據人民網11月20日報道,11月19日,湖北省委第一巡迴指導組到武漢市洪山區調研主題教育工作情況,實地查看卓刀泉街水生態小區雨汙分流改造、南湖幸福閘生態治理情況及分散處理設施建設運行情況,稱讚洪山區水環境質量有了明顯提升。

武漢洪山區推動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洪山區主題教育啟動以來,洪山區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動力,深入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和新時期治水方針,譜寫了一篇區校攜手改善生態環境的“水文章”。

借力主題教育 區校聯動一盤棋

同住南湖岸,共護一湖水。洪山作為“大學之城”高校眾多,南湖匯水區域分佈著13所高校。按照武漢市要求,區委區政府多措並舉,13所高校先後啟動雨汙分流改造。

在此期間,洪山區主動對接高校,主動提供技術指導,協助高校按照既定方案,明確工作目標,並第一時間就外接雨汙水管道問題召開協調會,做好市政管網對接等服務,確保高校雨汙分流工作穩步推進。截至目前,華中農業大學已經完成雨汙分流改造;湖北藝術職業學院等4所高校基本完成改造正申請驗收;武漢民政職業學院等5所高校完成校內施工,正在進行周邊市政管網或雨汙水接出口的對接;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湖北交通職業學院等3所高校正加快施工。

在主題教育中,洪山區堅持把“改”字貫穿主題教育始終,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推動整改工作落到實處。虎泉街51號混錯接點位一直是“頑疾”,成因是武漢民政學院合流雨汙水進入虎泉街雨水管網。為徹底解決該問題,洪山區聯合學校同步推進校內雨汙分流改造和校外管網改造,將學校汙水對接至虎泉街汙水主管。面對虎泉街汙水主管排水能力不足,導致汙水上翻至路面等新問題,洪山區新增虎泉街600米道路管網完善工程,並圓滿完工,使該點位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武漢洪山區推動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創新執行聯動 齊心寫好“水文章”

主題教育工作開展以來,洪山區深入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和新時期治水方針,以解決實際水汙染問題為導向,堅持“政府引導、校地聯動、統籌推進、確保達標”原則,以用硬幹部、樹硬作風、舉硬措施,奮力完成階段節點目標。

加強組織領導,統一思想認識。全區上下充分認識南湖水汙染防治工作的長期性、複雜性和艱鉅性,成立了由區委書記、區長任組長,區紀委書記和分管副區長任副組長的南湖水環境提升攻堅指揮部工作領導小組。整治期間,組長、副組長主持或參加相關會議31次,赴現場踏勘調研12次,檢查督導項目進展24次,調度解決相關問題和困難34次,為整治工作築起堅強後盾。

創新執行聯動,凝聚攻堅合力。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及施工現場組織組、綜合協調組、安全保障組、督導問責組、項目審批審計組、迎檢組、宣傳組7個專項組,納入全區19家職能部門和7個街道,進一步明確責任主體、階段目標、重點任務和時序進度,實現上下聯動、部門聯席、整體推進。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為整治工作凝聚中堅力量。

完善監督機制,強化執紀問責。建立健全“一週一調度、一週一通報、一週一公佈”的督查工作機制,倒逼各項工作落細落實。每週一例行調度會上,責任單位彙報工作進展及治理情況,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綜合調度,區委督查室對工作不力、進展滯後的單位、部門,給予通報批評並按規定定期移交紀檢監察機關進行追責問責,為整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武漢洪山區推動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聚焦難點問題 分散處理防溢流

11月19日,省委第一巡迴指導組到洪山區調研主題教育工作情況,仔細查看了南湖幸福閘生態治理情況及分散處理設施建設運行情況,指導組稱讚洪山區水環境質量有了明顯提升。

據瞭解,幸福閘為2005年實施南湖截汙工程時按規劃形成的末端截汙閘,作用是收集華師、理工大部分校區和幸福路箱涵兩側累計2.03平方公里的汙水,經桂子花園泵站提升後送往龍王嘴汙水處理廠。該處閘口由於多種原因疊加,造成溢流汙染。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中,洪山區聚焦為民服務解難題,對幸福閘進行了維修改造,並同步在幸福閘處規劃實施分散式汙水處理設施,用於收集閘門內汙水進行淨化處理後排放,減少溢流汙染入湖,設計處理能力5000噸/天,預計運行3年。根據環保部門檢測,幸福閘進水時水源均優於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水排放一級A的標準,基本實現出水水質達標。

為加強對南湖排口的監督管理,洪山區在所有沿湖117處排口處設置標識牌,建立排口責任體系及督察機制。重點針對57處存在汙水入湖情況的排口,實施一點一策整治。對流量較小的排口實施截汙工程,配合排口封堵等措施進行汙水截流;對流量較大的如幸福閘、名都閘、南湖玫瑰灣小區等排口處,建設應急分散處理設施,對混流汙水進行處理達標後排放,極大降低了外源汙染,南湖水體水質得到顯著提高。(張賓 杜微波 汪萬軍 鄧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