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真朋友!杜月笙借錢,此人說法讓杜感慨,借錢就這次最痛快

這才是真朋友!杜月笙借錢,此人說法讓杜感慨,借錢就這次最痛快

俗話說的好,“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說的或許就是杜月笙與他朋友的故事。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碳難,也只是這個時候伸出援手的,才是真正的朋友。就連在上海灘叱吒風雲的杜月笙也曾被朋友施以援手,在感受到人情涼薄後,明白也有真情的存在。

風水輪流轉,被人稱為“上海灘皇帝“的杜月笙憑藉義氣兩字行走江湖,在無數朋友陷入尷尬境地時伸出援手,但他曾經也有兩次向朋友借錢的經歷,使重感情的他銘記了一生。

有一次令杜月笙記憶猶新的借錢經歷,就連杜月笙也說這是人生一大快事,誰知這與他當年一次在江湖救人的無心之舉有關,故事要從借他錢的企業家劉航琛說起。

那個時候劉航琛和杜月笙還不相識,劉航琛出發到湖南,去找一個叫劉湘的人買軍火。然而還沒有來得及辦上正事兒,剛踏上上海土地的劉航琛就被仇家盯上了。

仇家花重金找了當時上海灘的另一個黑幫巨頭黃金榮,讓他將劉航琛綁票。黃金榮正是因為心狠手辣,為了錢什麼都能做得出來而被江湖上的人知道。

這才是真朋友!杜月笙借錢,此人說法讓杜感慨,借錢就這次最痛快

劉航琛得知信息後,深知自己身處險境,而自己對上海又是人生地不熟,無人可以投靠,而當時唯一可以擺平黃金榮的人便只有杜月笙了。於是,劉航琛好不容易找朋友向杜月笙傳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問他是否願意出手相救。誰知道,講義氣的杜月笙竟然一口答應了,願意去救這個自己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劉航琛獲救後,心中十分感激,並在心中暗暗告訴自己日後一定要還一個恩情。

誰知道,在離開上海的路上,劉航琛又遇到了危險。原來是當時四川的軍閥王瓚看劉航琛家財萬貫,便動了歪心思,想要將劉航琛殺了。知道消息的杜月笙又憑藉自己的關係將劉航琛救了,更是派遣自己的親信顧嘉棠一直保護劉航琛到重慶,這使得劉航琛對杜月笙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甚至連想刺殺劉航琛的王瓚都被深深打動。

後來,杜月笙由於戰略形勢,轉移到重慶,由於人生地不熟,原來的生意沒有辦法開展,晚年杜月笙便陷入了經濟困境。這時候杜月笙想到了自己曾經幫助過的劉航琛。

一直想報答杜月笙恩情的劉航琛沒有等杜月笙親口說出,便明白了他的來意。

這才是真朋友!杜月笙借錢,此人說法讓杜感慨,借錢就這次最痛快

劉航琛隨手一揮就給了杜月笙一張一百五十萬的支票,還告訴杜月笙,“一百五十萬以下,支票隨便用;一百五十萬以上,先生說一句便是了。“杜月笙當時還問劉航琛怎麼也不關心這些錢的用途,問問何時能還/劉航琛絲毫不以為意,只說了:

“杜先生用錢還用告訴別人用途嗎?”

還有一次借錢的經歷是在杜月笙晚年的時候,由於國名黨的敗局已定,迫於形勢壓力,杜月笙只能拖家帶口地全民移居到香港。離開了上海灘,來到了當時仍然由英國政府掌管地香港。身處一個完全陌生地環境,縱然手上還有資源和勢力,卻難以施展,他再也不是那個足以呼風喚雨地杜月笙了。

拋去了上海灘的生意,杜月笙失去了資金和收入來源,只得靠從上海帶來地積蓄度日。可誰都知道杜家人口眾多,養活這麼多人對杜月笙已經是很大的壓力了。可是杜月笙又是曾經上海灘地大哥,為了面子,不得不去維護自已以前風光體面的生活。

這才是真朋友!杜月笙借錢,此人說法讓杜感慨,借錢就這次最痛快

為此,杜月笙賣掉了多處自己的房產,去換取錢財,奈何這樣地出售而獲得的租金僅足以維繫龐大的杜氏家族一兩年的生活費用。這樣的生活使得杜月笙手上的錢越花越少,這愁苦地處境使得杜月笙整日愁容滿面,彷佛回到了以前白手起家的日子。

其實憑藉著杜月笙得面子,縱然他的近況大不如前,但是找以前的朋友去借錢也不會被全然拒絕。更何況,在杜月笙富足時,曾資助過不少朋友地生意。雖然他的手上有一堆當年別人給他的欠條,卻從來不曾想著去要回來。但是,日子終究是要過的,終於到了生活難以為繼地時候了,縱使有一百個不情願,杜月笙還是要開口借錢了。

杜月笙第一次向朋友借錢是年關將至的時候,為了生意週轉杜月笙非常缺錢,於是他希望去銀行貸款,而當時銀行的有貸款標準,並不允許隨意的發放貸款。為了獲得批准,杜月笙當時承諾將自己的一處房產做抵押,希望能夠借到三十萬塊。但是當時銀行裡的人都知道杜月笙的黑道背景,還款能力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所以不允許批准。

無論杜月笙如何找人通關係,都不得同意,只得垂頭喪氣的回家了。

這才是真朋友!杜月笙借錢,此人說法讓杜感慨,借錢就這次最痛快

正在杜月笙無奈的坐在躺椅上思考著該何去何從時,正當杜月笙的其他朋友們都躲得遠遠時,有一個人卻主動找上門來,說自己願意借給杜月笙三十萬元,此人叫錢新之,是上海灘比較出名的金融大佬,兩人此前並未有過多的交集。

錢新之來到杜月笙家中,對杜月笙說,我願意借給你三十萬。

這無疑是對杜月笙雪中送炭,杜月笙心中已經十分感激,並在當下主動提出要寫下欠據,並願意用自己的房子抵押此類的話。錢新之並不收信條,只說一句,我不要什麼抵押,杜老闆的信譽是最好的借條,他選擇了無條件的信任杜月笙。

這是杜月笙第一次借錢,也使得他將錢新之對自己的恩情記了一輩子。兩人也因此成為了至交,其實兩個人的交好,不僅僅是雪中送炭的溫暖的。更多的是杜月笙素來為人的義氣,和錢新之的慷慨相互作用的結果,兩人,皆為君子者也而君子,都十分珍惜能夠體會自己的人,所以後來他們二人做了一生的朋友。

從杜月笙兩次借錢的經歷看來,一個講義氣的人自然會吸引同樣講義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一定會陪你在高朋滿座中縱酒高歌,而陪你喝酒享受的人卻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只有那些願意在你需要時,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的人,才是那些該出現在你生命裡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