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學校操場、1個綠化帶 拱墅今年7個公共停車場(庫)用足“向下空間”

都市快報訊 開車十分鐘,停車半小時,這種出行困境很多人都遇到過。

5个学校操场、1个绿化带 拱墅今年7个公共停车场(库)用足“向下空间”

在今年拱墅區六大專項行動的公共項目建設中,有一項要求是,到年底建設7個社會公共停車場(庫)、1000個以上停車泊位。同時,停車場庫建設已經連續三年入選拱墅區“十件民生實事”,併成為今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需要解決的5個問題之一。

切實解決“停車難”問題,拱墅下了大決心。昨天,記者從相關部門瞭解到,7個公共停車場(庫)已經全部建設完成,共建成1041個停車泊位,未來一到兩年會陸續投入使用。

7個公共停車場(庫)分別位於桃源、申花、大關、和睦、小河、拱宸橋板塊,共佔地230畝。“7個停車場庫中,有五個位於學校操場地下,1個利用了地下邊角料空間,可以說,向下用足空間。”拱墅區住建局基建中心主任田春凌說。

5個公共停車場(庫)位於學校操場下

設置分隔帶和門禁,與學校充分隔離

5個學校操場地下停車庫分別是:桃源單元R22-06地塊36班中學地下公共停車庫、申花單元GS0404-02地塊九年一貫制學校及社會停車庫、大關單元GS0501-06地塊九年一貫制學校及社會停車場、慶隆小河單元GS0303-13地塊小學地下公共停車庫(藍天環保小學)、慶隆小河單元FG01-R22-03地塊配套中學地下公共停車庫(藍天環保中學),共佔地190.7畝,提供約795個停車泊位。

田春凌說,這是開發學校操場地下空間力度最大的一年,未來會大大緩解宋都香悅郡、袁家新院、大兜路歷史街區、長樂苑、勤豐社區等地區停車問題。

不過,大家把車停進學校,會不會對學生有影響?田春凌說,在前期規劃時,就已經把這個問題解決了。這些停車庫,都設有校外車輛進出通道,車輛可以從外部道路直接駛入車庫。車停好後,車主從專用的人行出入口通行,無法進入學校內部。同時,學校專用停車區域與社會停車區域進行了隔離,無法互通,學校工作人員停好車後,需要刷門禁卡才能進入學校教學區域。

今年投入使用的明德小學地下車庫就是一個成功例子。明德小學位於半山路5號,附近就是省腫瘤醫院,加上週邊老舊小區集中,停車是一件頗讓人頭疼的事。明德小學的停車庫為看病的人、附近居民提供了99個停車泊位,且24小時對外開放,大大緩解了停車難問題。

30米寬的綠化帶下

開發出了66個停車位

用足地下“邊角零料”空間

7個停車場庫中,拱宸橋單元FG08-B1/B2-05地塊西側綠化帶地下公共停車庫,共佔地1.7畝,有66個停車位。面積不大、車位也不算多,但對這塊綠化帶來說,這是唯一一次能夠挖掘地下空間潛力建設公共停車庫的機會,也會成為拱宸社區破解停車難的重要一環。

原來,在上塘路附近,有一塊寬30米的公共綠化帶,從舟山東路口一直到台州東路口,有80多米長。拱墅區住建局把握住了綠化帶東側拱宸橋單元FG08-B1/B2-05地塊開發建設的時機,將綠化帶與地塊的地下空間整體開發建設成為地下停車庫。“只有在相鄰地塊進行商業開發時,綠化帶下的空間才有機會被開發利用,一旦錯過,就無法再開發。”田春凌說,好在得到了杭州拱宸股份經濟合作社的支持,讓這塊綠地成為拱墅區第一個通過協議出讓方式開發的公共停車場(庫)。

如果你在老舊小區停過車,就能理解拱墅區為何如此費盡心思地去開發利用地下空間。舉個例子,拱宸社區的嘉興東路小區住著近300人,卻只有不到100個停車位,很多居民反映,停車就像打仗一樣,要爭分奪秒才能搶到車位。

所以,為了儘快解決停車難問題,今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拱墅區區領導帶頭,緊盯公共停車場(庫)項目進度,加快推進對策舉措,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問題,確保停車場(庫)順利竣工驗收和移交啟用,來真正增強拱墅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