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已至!韓國十大財團利潤斷崖式下跌

作為韓國經濟的支柱,今年以來韓國排名前十大財團盈利出現“斷崖式”下滑,韓國經濟的未來引發全球擔憂。

韓國《中央日報》11月17日援引韓國大企業集團專業數據服務商Infobigs的數據指出,韓國國內十大上市集團2019第三季度營業利潤總計6.1623萬億韓元(約合360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25.2862萬億韓元減少75.63%,其中,三星集團降81%,LG集團降99%,大韓航空的母公司韓進集團的營業利潤下滑了63%,韓華化學的母公司韓華集團的營業利潤下降了72%,實現盈利的自只有現代汽車一家。

對此,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教授、韓國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何喜有在11月20日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韓國財團盈利“斷崖式”下跌,總體上是由市場需求環境和韓國自身的經濟結構所致。

財團集體“隕落”

2019年對韓國十大財團來說,已是”凜冬“。

據瞭解,Infobigs的統計涵蓋了韓國十大財團旗下除金融公司以外的90家子公司,從今年年初至第三季度結束,這些企業累計營業利潤共27.46萬億韓元,僅為去年同期累計營業利潤(71.1041萬億韓元)的38%。

凛冬已至!韩国十大财团利润断崖式下跌

韓國財閥家族的主要股東、每家公司的估計市值,以及上市後家族個人財富的預計增長總額。(圖源:韓國先驅報)

大財團利潤下滑的趨勢愈演愈烈。早在今年8月18日《韓國時報》就曾援引過Infobigs的統計數據,同樣是顯示,韓國十大財團在2019年上半年的總營業利潤達21.3萬億韓元,較上年同期的45.8萬億韓元下降了54%。

韓國《中央日報》認為,這一反差主要是由於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等財團在去年超級繁榮的全球半導體市場創下輝煌業績,而今年半導體市場低迷,美國製造的貿易摩擦也為全球經濟帶來了不確定性。

凛冬已至!韩国十大财团利润断崖式下跌

韓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受外部市場影響,波動幅度相當大。(圖源:世界銀行官網)

在何喜有看來,此次韓國財團盈利暴跌,主要是由市場需求環境和韓國自身的經濟結構所導致的。“韓國作為一個國內市場規模有限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其製造業原材料來自國際市場,產品也大多出口到國際市場,對國際市場的需求有著高度的依賴性,因此韓國也常常被稱為‘世界經濟的晴雨表’。”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李天國在11月20日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也表示:“全球市場需求下降是客觀原因。除此之外,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導致的出口管制、貿易調查、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等增加也是重要原因。”

此外,日韓貿易戰的持續升級也給韓國經濟帶來了負面影響。

由於韓國製造業在材料、零部件、設備上對日本的依存度極高,因此自1965年韓日建交以來,韓國在這54年間的對日貿易一直保持著逆差,這種經濟模式也一直被視為韓國貿易的痼疾。

隨著在韓國掀起的“抵制日貨”浪潮,日韓間的進出口總額減幅不斷加大。

11月18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和韓國貿易協會的消息稱,截至今年10月份,韓國對日出口總額237.4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5%,進口總額401.11億美元,同比減少了12.8%。韓國《中央日報》稱,今年韓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有望創下16年來的最低紀錄。

而日本財務省20日發佈的貿易統計數據亦顯示,10月,日本對韓出口額為3818億日元(約合247億人民幣),較2018年同期減少23.1%,減幅高於2019年9月的15.9%。

從今年7月開始,日本政府7月開始對韓國實行限制出口措施,其中包括了三種半導體材料,8月初以安全保障為由把韓國從“白名單”國家中剔除,8月28日零時正式生效。作為回應,韓國8月12日決定把日方排除出韓方貿易“白色清單”,8月22日宣佈不再與日方續簽《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另一方面,韓國民眾從7月起,開始自發進行“抵制日貨”運動,抵制情緒十分高漲。

對此,李天國指出,日韓貿易摩擦導致爭端後面還有政治和歷史遺留問題,短期內不容易得到解決,韓國政府只能給企業提供金融和稅收等各方面政策支持,將其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與此同時,李天國還認為,由於近年來中韓之間的貿易模式和結構也發生了重要變化。“中國以往進口韓國的最終品,而近年來則利用韓國的中間品、零部件和原材料等自行生產最終品,但是一些韓國企業還沒有很好地適應這種變化。”

家電手機領域韓企優勢難以維持

在韓國大財團利潤整體下滑的大潮之下,半導體行業受到的衝擊最為明顯。

Infobigs的數據顯示,2019上半年,擁有韓國最大芯片製造商的三星集團營業利潤下降了61.13%,而第二大芯片製造商SK海力士營業利潤則下降了83.93%,該公司的營業利潤在第三季度更是下降93%,至4725.6億韓元(約合28.51億元人民幣)。

對此,何喜有認為,隨著以中國為代表的金磚國家的崛起,韓國在半導體芯片領域的傳統優勢地位將受到挑戰。“金磚國家生產成本低,勇於開拓新興市場,能夠利用後發優勢追趕同行。”他指出,除了半導體行業外,這種現象在中國家電領域也尤其明顯,以海爾、海信、格力和TCL為首的一批國產企業迅速崛起,搶佔了大量日韓企業的中國市場份額。

而在手機領域,何喜有認為,三星一隻“虎”難敵中國一群“狼”。以華為、小米和傳音為首的國產手機品牌,不僅僅迅速佔領了中國市場,還在東南亞和非洲地區廣受歡迎。

“相比於三星等韓國巨型企業集團,中國許多中小企業之間擁有良好的彈性合作優勢。手機企業只要攻克了關鍵技術,在生產層面可以採取合作和代工等方式,進一步降低成本。”何喜有說。

作為半導體芯片和智能手機行業的全球龍頭,三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不斷萎縮,工廠多次裁員甚至關閉,頗有退出中國市場的趨勢。

對此,李天國指出,中國手機廠商日益見長的競爭力,對三星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起到了較大沖擊,也有意把部分生產基地轉移到東南亞。受到韓國政府調查、全球半導體市場供給過剩、日本對半導體材料採取限制政策,以及競爭對手崛起等諸多因素,共同造成了三星近期利潤下滑。但在全球市場上,三星仍然是實力最強的電子企業之一。

除此之外,何喜有認為,韓國工業品的產品定位也能解釋十大財團的利潤變化。“在家電領域,日本和德國等歐洲國家幾乎壟斷了高端市場。而在手機和家電領域中,韓國主要定位在中高端市場,但其在發展中國家的中低端市場份額也被中國等金磚國家搶佔。”

他表示,所幸韓國的汽車工業在發展中國家的市場中仍然保持著優勢地位,在全球經濟發展放緩的大背景下,發達國家的消費者也更傾向於選擇韓國現代這樣的中高端汽車品牌。

而這也是為什麼在今年第三季度韓國巨頭財團營業利潤“一片哀嚎”,但現代汽車卻能從中脫穎而出,成為唯一利潤增長的集團的原因之一。

韓國經濟路在何方?

隨著韓國十大財團的利潤萎縮,全球各大機構也紛紛下調了對韓國經濟發展的預期。

據韓聯社報道,除匯豐銀行之外,其他八大投資銀行發佈的韓國今年預期經濟增長率都低於2%。全球三大信用評級公司中的標準普爾和韓國經濟研究院等國內外經濟展望機構也紛紛把韓國的預期經濟增長率下調到2%以下。

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0月15日發佈的《世界經濟修正展望》報告中,亦將韓國今年和明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分別下調至2.0%和2.2%,比今年4月的預期增長率大幅下調了0.6個百分點。

人們擔心,韓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可能會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的2009年(0.8%)之後,時隔十年再次下降到2%以下。

由於國內市場需求有限,加上朝鮮半島的地緣政治因素導致韓國難以吸引外資,韓國一直以來堅持著貿易立國的戰略,從外部市場尋找出路。因此,巨頭財團們在韓國利用外部市場謀發展的路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同時其弊端也不斷顯現。

根據中國駐韓國經商參處數據,韓國十大財團的總資產在2003年佔韓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8.4%,在2012年達到頂峰,佔到了GDP的85%,出現了嚴重的財團聚集現象。

“韓國的財團經濟在市場景氣時期帶領韓國迅速繁榮,但也正因為其自身龐大的規模,一旦市場‘變臉’,將引發嚴重的連鎖反應,”何喜有指出,這些財團的投資規模大、涉足範圍廣,許多財團甚至能實現上下游零件、中間品的內部供應。但一旦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大企業很難“輕裝上陣”進軍新的風口,內部過於完整的產業鏈“牽一髮而動全身”,很可能成為革新的累贅。

凛冬已至!韩国十大财团利润断崖式下跌

2011年-2012年間,韓國十大財團佔韓國GDP比重達到頂峰。(圖源:Seeking Alpha)

據韓聯社報道,企業經營評估機構CEO Score於2018年9月5日發佈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韓國十大企業總資產之和佔GDP的44.2%,尤其是三星電子、現代汽車的佔比高達20%,突顯了韓國經濟對財團企業的依賴。同期,日本10大企業總資產之和佔GDP的24.6%,美國僅為11.8%。

雖然相比於2012年的數據,韓國十大財團佔GDP的比重已有大幅回落,但李天國對此表示,韓國財團對韓國經濟的影響依然很大,仍看不到根本性的改變。

“不能否認韓國財團曾經對韓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但這種發展模式也有弊端,國民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財團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他指出,韓國政府也希望對這種發展模式進行改革,但財團已經成為韓國經濟的重要特徵,無法輕易改變,政策成效也不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政府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曾採取“業種交換”的政策,即保留優勢,捨棄劣勢,合併了許多財團之間同類型的子公司,因此財團們已經“瘦身”了很多。比如現代集團將顯示器業務出售給京東方,三星集團將汽車業務出售給法國雷諾等。

凛冬已至!韩国十大财团利润断崖式下跌

韓國總統文在寅。(圖源:朝鮮日報)

內外因素交織,面對重重壓力,韓國現任總統文在寅在上任後提出了“新南方政策“和“新北方政策”,意在向南加強與印度和東盟的合作,向北加強與俄羅斯的貿易往來。

對此,李天國指出,韓國的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不會變化,但現在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戰略,新南方政策就是一個重要的體現,“不單純依賴單個市場,通過多個市場來降低風險。所以韓國目前非常熱衷於對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堅持貿易自由化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