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8000+的隔壁四線?還是選擇1萬+濟南?雙城生活要經歷什麼?

房價8000+的隔壁四線?還是選擇1萬+濟南?雙城生活要經歷什麼?

前段時間有剛需小白諮詢問道:8000+的德州齊河安德湖小鎮能不能入手,自住,感覺那邊環境好,值不值得買?

其實在濟南有很多這樣的購房者,認為濟南的房價比價高,而隔壁齊河這樣的四線縣城房價更親民,而且那邊地廣人稀,環境更好,更適合居住。

看著有很多剛需小白,還沒來得及瞭解熟悉濟南,還沒搞懂樓市,被人忽悠著說齊河將來要劃歸濟南,於是迷迷糊糊就買了齊河,開始了五味雜陳的雙城生活。

NO. 1|壹

隔壁德州齊河,真適合濟南剛需置業嗎?



在濟南工作發展,在隔壁齊河置業,究竟如何?關於這個這問題,參考君在之前文章濟南上班、齊河買房靠譜不?中曾經簡要分析過。


像安德湖小鎮等齊河黃河生態城的樓盤,基本都是主打“濟南”牌,吸引濟南人過去養老置業。從區位上看,黃河國際生態城距離齊河縣城較遠,距離濟南主城也比較遠,唯一的優勢是生態環境不錯,距離濟南西郊較近。

房價8000+的隔壁四線?還是選擇1萬+濟南?雙城生活要經歷什麼?

在參考君看來,黃河生態城這個位於德州齊河縣城東南的這一大片,更像依附於濟南樓市之外的吸金“黑洞”,這裡不光有安德湖小鎮,還有多家樓盤,競爭激烈,目前給分銷的佣金也非常高。

很多人買房,無非就是追求兩大基本目標,居住和保值增值。這一部分我們先從房子的保值增值角度去分析這樣一個問題:

房價8000+的隔壁四線?還是選擇1萬+的濟南?

房價8000+的隔壁四線?還是選擇1萬+濟南?雙城生活要經歷什麼?

隔壁齊河天心水庫

從保值增值角度,肯定是要選擇濟南。

現在我們都在提倡房住不炒,但這不代表房子除了居住就沒有保值、投資價值。其實,不管買房是用來自住,還是用來投資投機,誰都都不能改變房子身上天然附加的投資屬性。你在濟南買房,買的就是濟南提供給你的良好的就業機會與商業機會,便利的獲得這個城市及房子周邊教育、醫療、生活、娛樂與交通等等公共服務的機會,這才是真正買房的目的,也就是說房子除了住的功能之外的其他功能才是支撐房價的主要因素,而濟南提供的公共服務的不斷增加的機會就是房子的投資價值。

房產的投資價值並不會因為某些人的抑制或者鼓勵就突然誕生或者消失,房產的投資價值天然就附屬在房產的價值體系裡,唯一的區別就是你能不能看見,能不能看清,能不能看懂,能不能追上!
在齊河,在黃河國際生態城買房,能否享受到濟南城市發展的紅利?能享受到濟南發展帶來的生活便利?所謂先行區的輻射,所謂臨近濟南,所謂將來劃歸濟南,更多的時候是開發商為了讓你買房而畫的大餅,這個餅先有濟南的,而後隔壁齊河。

房價8000+的隔壁四線?還是選擇1萬+濟南?雙城生活要經歷什麼?

濟南地鐵二期規劃環評圖,顯示濟南地鐵止步西客站

很多人從買房一開始就忽略了房子的保值增值這個因素,所以,他會覺得齊河的房子也很可愛。的確,如果單純看房子,可能齊河的房子更便宜,買起來更划算。但如果房子之上我們考慮到其他配套因素呢?

當部分人群認識不到房產的投資價值,而看到別人的房產因為升值而實現個人財富保值增值的時候,極個別會產生痛恨房產的情緒,這種悲觀情緒恰恰就是某些人貧窮的原因,就像別人開著汽車在路上飛奔,而你只能用兩條腿在走路,於是你不是想辦法去掙錢買車,而是天天詛咒那些開車的人趕緊被撞死一樣。

在一個城市買房,其實就是意味著我們參與這個城市建設並分享高速發展帶來紅利的機會。

房子的價值就是就是房子周邊的各種城市公共配套設施的價值總和,這些配套設施主要包括地鐵、公交、幼兒園、學校、醫院、公園、超市、飯店、商場、電影院等等公共資源,當房子周邊的公共配套資源越多,房子的價值就越高,反之正好相反。

房價8000+的隔壁四線?還是選擇1萬+濟南?雙城生活要經歷什麼?

齊河的黃河國際生態有多少市政配套?有多少剛需、老人的必須配套?有地鐵有公交直達濟南嗎?有多少幼兒園、學校、醫院、商場、電影院維繫我們的生活必需?多少人在齊河買了房子,不照樣還要來濟南看病、上學、逛商場看電影?

雖然齊河黃河國際生態環境不錯,但齊河又有多少資源能給到,城市公共配套又要多久才能完善?從這個角度來看,就算隔壁房價只有8000,但更好的選擇還是濟南,現在的濟南,西客站、新東站、雪山、唐冶、孫村、長清、都有適合剛需上車的樓盤,價格真心合適。

NO. 2|貳

齊河—濟南兩地奔波,雙城生活要經歷什麼?

從居住角度來看,齊河還是濟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從齊河黃河生態城到濟南,往返數十公里,高峰期開車單程至少50分鐘,沒有公交,短期內更沒有地鐵。

房價8000+的隔壁四線?還是選擇1萬+濟南?雙城生活要經歷什麼?

很多去齊河黃河生態城買房的人,希望可以用更少的錢過上更加“詩意”的生活,然而事實可能不是這樣。

從齊河到濟南,就算再近,也需要大量的通勤時間,每次都要經過黃河大橋,這些地方都是高峰期特別堵的地方。漫長的通勤時間就是異地置業的人群每日要面對的殘酷現實,很容易就能體會到那種明明困的要死,卻還要努力扒開眼皮去上班的感覺。

每天被叫醒的不是鬧鈴,而是擔心遲到罰款被驚醒;每天深夜晚歸不是工作加班,而是堵在路上不能回家。有人“凌晨三點不回家”,有人“清晨五點已上路”,有一種遙遠,叫做家與公司的距離。

雖然濟南也很堵,但是濟南擁有公共交通,未來地鐵也會不斷連線成網,通勤之路會相對輕鬆。住在齊河,濟南上班,為了上班,為了回家,就意味著我們每天擁擠、奔波在通勤路上。

房價8000+的隔壁四線?還是選擇1萬+濟南?雙城生活要經歷什麼?

曾經刷爆朋友圈的《通勤,正在“殺死”1000萬北京青年》裡說到:長距離通勤意味著鍛鍊和睡眠時間的減少,嚴重損害身心健康。

除了通勤,在齊河買房,購房者還要考慮子女未來的上學問題,已經由此產生的接送時間,以後老人的養老醫療問題。

學區問題是剛需購房者關注的重點,在齊河買房無法獲得“濟南戶口”,自然也就享受不到濟南的學區紅利。將來孩子在哪裡上學,如何接送……異地置業產生的現實問題,不得不認真思考。

齊河雖然沒有太好的商業配套,特別是黃河國際生態城。可以說,40-50分鐘左右的通勤距離,從齊河到濟南,能夠到哪些商業配套還真不好說。當然,齊河也在完善自己的商業配套,但是這樣也僅僅是滿足日常需求,如果要想享受濟南高端一點的商業配套,可能還是要大老遠再跑一趟。

另外,買房務必要考慮醫院醫療資源,現階段來看,齊河周邊沒有太好的醫療資源,在齊河養老面臨較大的問題就是優質醫療匱乏,出現突發情況,這是致命的因素。但隨著濟南西部醫療國際中心的建設,後期運營成熟之後,對於齊河多少有些利好影響。

但整體來看,黃河生態城的各方面配套還是很差,以安德湖小鎮為例,有自己的商業和酒店,也規劃了學校,但樓盤之外的市政配套,指望開發商去完善不太靠譜。

房價8000+的隔壁四線?還是選擇1萬+濟南?雙城生活要經歷什麼?

所以,買房之前,最好要想想自己真的能接受這樣的雙城生活嗎?有位粉絲舉了一個很形象的例子:在這樣的地方,一旦你著急有事需要來濟南,網絡叫車都有可能叫不到。


NO. 3|叄

如果你是剛需,你會選擇哪裡?



房價8000+的隔壁四線?還是選擇1萬+濟南?雙城生活要經歷什麼?



濟南並不像北上廣深,有高不可及的房價,目前濟南不少片區房價已經足夠低,剛需努努力可以夠到,比如新東站片區,1.1萬-1.2萬可以買到;再比如雪山片區1.2萬精裝修也可以入手;而濟南西部片區,西客站片區1.2萬新房二手應該都有可選擇的空間,特別是二手房,成交價格肯能會更低;美里湖周邊也有1.1萬-1.2萬的房子可以選擇,已經通地鐵的長清,更有低於一萬以下的樓盤,而且這裡是濟南,有地鐵,發展至少要比齊河好。

關於文章一開始的問題,在濟南工作,買房置業是選擇房價8000+的隔壁四線?還是選擇1萬+的濟南?在這裡我們做一個投票調查,歡迎大家投出自己的一票。

在濟南買房是選擇房價8000+的隔壁四線?還是1萬+的濟南? (單選)
0人
0%
房價更低的齊河,比如像安德湖小鎮這種偏遠郊區樓盤
0人
0%
濟南,比如房價更低的西客站、新東站、長清、黃河北等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