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前的雜技,桌椅板凳都是道具,老外也愛看


1980年的廣州,晚上一個演出現場內熙熙攘攘。氣溫較高,牆上安置了不少電風扇,座位設施也很簡單,可是看客們精神很好,跟看大戲似的,基本還都是外國遊客。到底是在幹嘛呢?答案是觀看雜技表演。

雜技表演舞臺上,手持綵帶擺造型的演員,中間是舞獅表演。舞臺簡單,背景燈光也說不上絢麗,跟現在農村地區的戲臺子差不多。外來遊客不少的緣故,舞臺頂上吊了一面繡著友誼字樣的錦旗。

雖說那時候的舞臺差強人意,演員功夫和技術卻是沒得說。平常的桌椅板凳,到了雜技演員手裡直接玩起了疊羅漢,一個人獨立完成。很玩兒似的,堪稱化腐朽為神奇。

椅子之後是小桌子,道具簡單,沒有現在走鋼絲之類酷炫,不過難度還是不低的。塊頭大重量足,稍有不慎就是工傷。

看這些舞臺背景,第一個讓人想到的就是八九十年代的春晚舞臺,演員服裝也很有那個年代的感覺。當年娛樂生活不是很豐富,能切身看上這樣一場精彩的舞臺演出,對不少人來說還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兒。

演出結束,手持鮮花擺造型的演員們。舞臺後面還有一面橫幅,歡迎五大洲的朋友到訪之類字眼。對於外國遊客來說,80年代的中國還是充滿好奇的,他們沒見過沒吃過的事物一大堆。現在交流日益頻繁,大街上看到外國遊客也不再感到稀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