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索亞歷險記》

關於作者

馬克·吐溫是十九世紀後期美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這位以幽默逗樂聞名於世的作家,在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福克納、海明威等大作家眼裡,卻是不折不扣的“美國文學之父”。1835年,馬克·吐溫出生於美國密蘇里州,少年喪父,很早就在密西西比河上討生活,“馬克·吐溫”這個筆名的就源於他早年的水手生涯。他以幽默諷刺入世,但沒有流於庸俗,而是借冷麵詼諧對社會惡習與社會問題進行深度挖掘。他的一系列諷刺政客、拆穿美國式神話的作品,使他從取悅讀者的幽默作家中脫穎而出,他的這些宛如文學漫畫的作品好讀有趣,對人性的挖掘與嘲諷不落伍,百年來一直被收錄在許多國家的中學課本里。

關於本書

南北戰爭後的美國是否進入了一個人們所說的“黃金時代”呢?馬克·吐溫創作於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的一部少年成長題材的小說向世人揭開了這層鍍金的面紗。這個少年就是他筆下最為經典的文學形象之一——湯姆·索亞。生活在美國內陸鄉村的男孩湯姆·索亞具有熊孩子的所有標配,每天都進行著精彩表演,可以在英雄與混球、天使與強盜間無縫切換。他與信奉“寧可當強盜,也不當美利堅總統”的小夥伴們以自己的方式探索生活的價值與意義。

核心內容

本書生動還原了十九世紀中後期美國內陸地區的庸俗與封閉,教會和學校教育的陳腐,及其對人的自然感情的束縛。小主人公湯姆·索亞頑童的皮相下是不同俗流的靈魂,他的叛逆與善良是對刻板、僵化的成人世界極大的嘲諷與叫板。本書集盎然童趣、諷刺幽默於一體,看似旨在娛樂少男少女,卻是一本成年之後也不能冷落的書。它對人之初、對學校教育、對世俗規範的思考與針砭依舊不落伍,是一部跨越百年的經典,至今仍是許多國家中學生的必讀書目。同時,由本書孕育而出的續篇《哈克貝里·芬歷險記》,在文學史上具有更為不同凡響的意義與地位,成為幾代美國作家的啟蒙之書。

《湯姆·索亞歷險記》

前言

你好,本期我們解讀的是美國文學名著《湯姆·索亞歷險記》。

如同長江之於中國,尼羅河之於埃及,密西西比河不僅見證了美國從獨立戰爭、南北戰爭以來高速發展的經濟,也孕育著豐饒的文學物產,比如我們本期要講的這位以諷刺幽默聞名於世的作家,馬克·吐溫。許多人對他的印象也許還停留在幽默上,但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福克納、海明威等大作家眼裡,馬克·吐溫是不折不扣的“美國文學之父”。

1835年11月,馬克·吐溫出生在密西西比河河畔。由於父親早逝,他早早地輟學謀生,在密西西比河上討生活。後來,他參過軍,也到西部挖過礦。但淘金夢終是一場空,直到奔三十,馬克·吐溫才被幾家報紙聘用,正式開始了碼字生涯,挖掘起生活這座大礦。當時在美國西部流行著一種幽默文學,諷刺甚至有些粗俗的小品文在報紙上很有市場。初涉文壇但經歷豐富的馬克·吐溫深受影響,寫了不少類似的作品。但他沒有流於庸俗,而是用詼諧的手法對社會問題進行深度挖掘。31歲那年,他以幽默短篇《卡拉維拉斯縣馳名的跳蛙》一炮而紅,之後一系列諷刺政客的作品,使他從取悅讀者的幽默作家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個針砭時弊的批評家。只是這位批評家從來不苦大仇深,總是一本正經地說些不正經的,痛點、淚點、笑點泥沙俱下,充滿高級黑的味道。他的作品因為好讀有趣,對人性的嘲諷也不落伍,百年來一直被收錄在許多國家的中學課本里。

南北戰爭後的美國是否進入了一個人們所說的“黃金時代”呢?馬克·吐溫通過一個少年的遭遇向世人揭開了這層鍍金的面紗。這個少年就是他筆下最經典的文學形象之一——湯姆·索亞,他的故事,就是本期我們要講的《湯姆·索亞歷險記》。

第一部分

故事發生在密西西比河沿岸的一個內陸小村聖彼得堡,不過你在地圖上是找不到它的,那是馬克·吐溫給自己的家鄉套上的一個馬甲。村子雖說是虛構的,村裡活躍的倒都是些熟悉的身影:唧唧歪歪的家長,道貌岸然的牧師,還有酒鬼、歹徒,以及哪都少不了的熊孩子。在這群孩子裡,“熊”得最有特色、最有思想的當屬失去母親、由姨媽撫養的湯姆·索亞。他接受規規矩矩的教育,卻最不守規矩。他討厭的事情包括:洗臉、穿乾淨衣服、打小報告。至於每個禮拜一,那更是要人命,因為週一意味著要在牢籠一樣的學校裡待上一星期。對付熊孩子的各種招數在他身上似乎都不見效,反倒讓這個越來越皮實的男孩善於從枷鎖的窟窿眼裡伸出手腳,用自己的方式探索、思考這個世界。

有天夜裡湯姆貪玩,回家晚了,爬窗戶的時候被姨媽抓了正著。於是,禮拜六一大早,路上多了一張沮喪的小臉,一手石灰桶,一手長柄刷,面對著一排柵欄,湯姆幾乎是生無可戀,找個替死鬼迫在眉睫。獵物很快就出現了。湯姆用一顆彈子外加免費欣賞自己發炎的腳趾的代價,把粉刷柵欄的苦差事轉包了出去。但關鍵時刻姨媽從天而降,挫敗了湯姆陰謀。既然收買這條路子行不通,湯姆又想了一招。配合著誇張銷魂的塗刷手勢,他只用一句“有哪個男孩每天都有機會粉刷柵欄呢”,生生把懲罰變成了享受,把粉刷匠炒作成了藝術家。一時間,送上門來的冤大頭絡繹不絕,排著隊要給湯姆刷柵欄。湯姆美滋滋地躲在陰涼地裡啃蘋果,清點著他空手套白狼弄來的資產:一隻風箏、一隻死耗子、十二顆彈子、一隻口琴、一隻獨眼小貓,還有四塊橘子皮、一把打不開任何東西的鑰匙。因為柵欄刷得不錯,姨媽破天荒給了湯姆一個甜甜圈。

馬克·吐溫給湯姆設計的這第一場重頭戲,讓小主人公發現了人類生活的一個偉大法則,那就是,想叫人垂涎一樣東西,就得來個反作用力叫他得不到。這就好比有錢人在夏天的時候,會每天駕著馬車去遠處消夏,因為這是特權、富有的象徵,但假如他們因此而領薪水的話,那就成了工作,他們就會打退堂鼓。古往今來,都是如此。

出賣粉刷柵欄的特權讓湯姆成了一個“富人”,假如還能有“名望”與之匹配,湯姆就是人生贏家了。機會很快來臨。這回,他把生意做到了主日學校。“主日學校”這個詞直譯過來,也叫星期日學校。往通俗裡講,它就是那個年代的補課機構,不過補的不是數理化,而是宗教學習。它興起於十八世紀末,盛行於十九世紀上半葉,之後被公立學校逐漸取代。世界上第一所主日學校是一位英格蘭慈善家創辦的,開始是在星期日免費為貧困青少年進行宗教和識字教育,傳到美國後,這個機構就只教授《聖經》。要想把少男少女們禁錮在這樣一個地方,聖彼得堡的這所主日學校自有一套把戲。遊戲規則是背出兩段課文可換得一張藍票子,十張藍票子可換一張紅票子,十張紅票子又等於一張黃票子,集滿十張黃票子就可得到一本價值四十美分的插圖本《聖經》。村裡就有一個小倒黴蛋獲得過四五本《聖經》,每逢重大場合,就要被喊出來當眾表演。湯姆不愛背課文,但一直渴望這份榮譽。這天在主日學校門口,他先是用一根甘草和一個魚鉤換了張黃票子,接著用兩顆大彈子換到三張紅票子,沒過多久,被他攔截的男孩們已經幫湯姆掙得盆滿缽滿。當湯姆領到《聖經》,上臺與嘉賓坐在一起的時候,這幫男孩的腸子都悔青了,那天為獲得粉刷特權跟湯姆交換的破爛玩意兒,又回到了他們手裡!

名利雙收的湯姆似乎並沒有就此獲得更多的景仰,因為他使的都是陰招。男孩們心目中的真正大俠,是酒鬼的兒子,人稱棄兒的哈克貝里·芬。這個野孩子總是鎮上第一個在春天光腳走路、最後一個在秋天重新穿上皮鞋的。他可以不必洗臉,可以隨便罵人,不必叫任何人老師,擁有一切可以讓生活過得有滋有味的東西。哈克貝里和湯姆這對活寶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相約來到墳地,想證實鬼魂是否真的存在,結果無意中目睹了一起謀殺。村裡一個醫生僱了兩個人,趁夜色前來盜墓。結果三人因為報酬起了紛爭,廝打中醫生反被打死。躲在暗處、手腳冰涼的小哥倆看得真切,其中一個幫兇老波特酒氣沖天,沒動幾下手就昏睡了過去。真正下毒手的,是村裡的那個過街老鼠——印第安人喬。殺人之後,喬把兇器塞到醉得不省人事的老波特手裡,嫁禍給他。老波特醒來有口難辯,被關進牢房。小哥倆嚇得魂不守舍,發下毒誓,要保守這個可怕的秘密。他們意識到,比起逃學、撒謊、惡作劇,殺了人還要誣陷別人,才是真正的惡。說起來,村民們倒是更希望把印第安人喬抓起來,卻苦於找不到證據治他。這是為什麼呢?南北戰爭之後,美國南方大部分州雖然廢除了蓄奴制,但種族歧視和壓迫依然存在。這起案子雖然暫時沒有定論,但印第安人喬仍然被懷疑。

內心飽受煎熬的湯姆破天荒地變得憂鬱,他一肚子苦水無處傾倒,決定離家出走。半路遇到鐵哥們哈帕,哈帕哭訴自己因為喝了一點從未喝過的奶油,被母親抽了一頓。兩人同病相憐,決定告別凡塵俗世,到密西西比河上做海盜去。如此誘人的計劃怎少得了那位患難之交哈克貝里?三個小兄弟一起出發,在三英里外的一個小島上紮下營來。海盜生涯的第一天像天堂一樣,地當床,天當被,他們似乎把一輩子的野都撒了,一輩子的懶都偷了。直到發現靠近鎮子的河面上出現了一條載滿人的渡船,緊接著水面上躥起一股白煙,湯姆一哆嗦,意識到全村人都出動,來打撈他們的屍體了!哈帕開始繞著圈子試探同伴,如何看待重回文明世界這個問題,結果招來湯姆的嘲笑,於是小團體裡的叛亂暫時平息下來。誰料,當天夜裡,湯姆第一個就“叛逃”了。雖然當初負氣離家,湯姆幾乎是抱著必死之心,其實他心裡一直有個執念。他不止一次地幻想過自己的葬禮,想象自己冰冷的身體被人從水中撈起。只有到了那個時候,姨媽才會祈求上帝把孩子還給她,她也絕對不會再罵湯姆。受良心驅使,湯姆覺得必須再見姨媽一面,於是手腳並用,划船上岸,翻牆回家,藏身在姨媽的大床底下。此時姨媽正嚎啕大哭、追悔莫及。一時間,床底下的湯姆也偷偷哭成了淚人。但要讓文明世界重新接納他們、從此往後就像姨媽剛才賭咒發誓那樣愛他們,現在還不是火候,湯姆自有盤算,他很快又跑回了島上。

這是個異常寧靜的禮拜天,悲痛的鐘聲代替了主日學校的下課鈴聲,小教堂從未如此爆滿過。在人們無盡的哀思中,牧師描繪出了三個天使。就在天使們撲稜著翅膀在人們的腦海中亂飛時,突然就化身為三個衣衫襤褸的海盜顯形了。這天,湯姆得到的親吻和巴掌比過去一年裡得到的還要多。

對湯姆來說,過去的風波和歷險,似乎都成了能量的轉換與積蓄。想到酒鬼老波特曾幫自己補過風箏、裝過魚鉤,而自己是解救他的唯一希望,湯姆終於戰勝心魔,違背了與哈克貝里的誓言,在墓地兇案庭審那天,勇敢出庭指認真兇。但印第安人喬竟然當庭逃走了。湯姆再度登上頭條,從問題少年一躍變成正義化身,死黨哈克貝里的內心倒是發出了一句頗有哲學意義的疑問:把可怕的事實從發過毒誓的嘴裡吐出來,我們對人類還有什麼信心可言?

好在湯姆並沒有偶像包袱,他和哈克貝里的海盜夢也始終沒有放棄。哥倆今天在這裡挖地三尺,明天在那裡裝神弄鬼,老天都被感動了,指引他們走向一所廢棄的鬼屋,那裡正有海盜的標配——一隻裝滿鈔票的寶箱。但這筆不義之財此刻的守護人,正是逃犯印第安人喬!夢想僅一步之遙,但魔鬼也近在咫尺。哥倆不敢輕舉妄動,約定輪流值班守夜,密切關注喬的動態。輪到哈克貝里值班這天,湯姆正跟同學野營。他心血來潮脫離大部隊進山洞探險,誰知差點有去無回。在他失聯的幾天裡,孤膽英雄哈克貝里恪盡職守跟蹤印第安人喬,並且趕在兇犯闖入寡婦家行兇前,叫來了救兵,只可惜兇手又僥倖逃脫了。而困在黑暗山洞裡的湯姆,在尋找出口的過程中,還與逃進山洞的印第安人喬撞了個正著,完美演繹了什麼叫冤家路窄。萬幸的是,喬做賊心虛,還來不及上演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的戲碼,就魂飛魄散地消失在黑暗中。就在村裡人預備為失蹤的湯姆舉行葬禮的時候,湯姆發現遠處有光。順著走過去,洞外正是那洶湧奔淌的密西西比河。

湯姆·索亞的歷險到此就告一段落了。就如馬克·吐溫在小說尾聲中寫的那樣,這部小說講述的是一個男孩的歷史,因此必須在這裡打住,再繼續下去的話,就要變成一個成年人的歷史了。寫一部成年人的小說,你完全應該知道在哪裡結束,沒錯,用一個婚姻來結束。但是少年的故事則不然,要在最應該結束的地方結束。

《湯姆·索亞歷險記》

第二部分

湯姆·索亞也許是文學史上最有名的“頑童”形象。當我們一次次地為他的斑斑劣跡或是英雄壯舉捧腹、揪心乃至沉思時,都會忍不住問自己:現在的我,距離那個最初的“我”,已經有多遠了?假如遵照刻板、粗線條的分類,將這本書劃歸到“兒童文學”,那麼它將失去一大半讀者。馬克·吐溫在後記裡就提醒道,這本書雖旨在娛樂少男少女,但成年後的他們也不要冷淡它。因此,我們不妨從創作背景、人物性格及其對後世的影響上再來深入說一說這本書。

《湯姆·索亞歷險記》

據說馬克·吐溫小時候也是個小混球,捱過的打、逃過的課不比湯姆少。照他的說法,湯姆·索亞的歷險故事大多確有其事,小主人公身上混合著他所認識的三個男孩的性格特徵。因此他能極好地體驗並代入頑童的情感,將時代因素和自身經歷完美地融入這部小說。這部小說創作於19世紀70年代,當時美國資本主義進入了壟斷時期,維多利亞時代的那種溫文爾雅逐漸失去了棲身之地。而美國內戰在摧毀奴隸制的同時,也加速了維多利亞式平靜、少有競爭這種社會結構的崩潰,社會變化反映在人,特別是年輕人身上,就是把他們推向了挑戰傳統的浪尖。這部小說的時代景設置在南北戰爭爆發前的三四十年代,作者其實是借古喻今。以湯姆·索亞、哈克貝里為代表的一群寧可當強盜,也不要當美利堅總統的男孩,不斷地在停滯守舊的世風中掀起驚濤巨浪。比如在三色票子換《聖經》的經典場景裡,馬克·吐溫就對死板的傳統教育、宗教教育的代表者——主日學校進行了極大的諷刺。一個連耶穌的十二個門徒都搞不清楚的孩子,愣是“騙”到了一本《聖經》。

主人公湯姆的性格也很有意思。某些方面他絕頂聰明,聰明中又透著狡猾,比如出讓粉刷柵欄特權,空手套得《聖經》,這其中當然有著對現實社會、人生道路的某些遊戲規則的隱喻。他是多愁善感的,又是善良有擔當的。在故事的最後,印第安人喬被營救湯姆的村民無意中封死在洞裡,湯姆心頭閃過了一絲悲哀——出庭指證的人是他,面對惡人死在洞裡油然而生不忍的也是他。馬克·吐溫為書中反派喬設計的這個惡報是很有些戲劇性的,隨之引發的小主人公的糾結,也是一種發自童真、源自本能的人道主義價值觀的體現。讀者逐漸會發現,小說開始時自己對湯姆“熊孩子”的印象是有誤的,這個淘氣包分明是“頑”而不“劣”,他看似無賴的皮相下,有著不同於常人的高貴靈魂。值得一提的是,小說的結尾暗示,湯姆長大後,也將成為聖彼得堡村成人世界中的一員。用文學評論常用的、帶有一定階級色彩的字眼來說,就是革命得不徹底,反映了作者的侷限性。但馬克·吐溫其實留下了伏筆,湯姆的那位死黨——哈克貝里拒絕迴歸體面與文明,他將遊歷在密西西比河上,開啟屬於自己的歷險生涯。關於他的故事,也就是本書的續篇《哈克貝里·芬歷險記》。

在《湯姆·索亞歷險記》出版的當年,馬克·吐溫就開始了續篇的創作。他把自己對湯姆·索亞未竟的希望傾注在了哈克貝里身上。他不僅讓哈克貝里在自然天地裡盡情漫遊,感受自由生活的美好,還著重描寫了這位白人少年與一個黑奴之間真誠、平等的友誼,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海明威就認為所有的美國文學都來自馬克·吐溫的這本書。他在非洲打獵時曾向一個丹麥人介紹自己國家的文學,他說:“《哈克貝里·芬歷險記》是我們最好的書,在它之前沒有文學。此後也不曾有過能與它媲美的。”

《湯姆·索亞歷險記》集童趣、諷刺、幽默於一體,充滿了閱讀的樂趣,是一部跨越百年的經典,至今仍是許多國家中學生的必讀書目。而這個小小粉刷匠也早已走出了聖彼得堡村,成為全世界的湯姆·索亞。早在1917年,這部小說就被搬上了銀幕,此後百年間,德國、羅馬尼亞、蘇聯、捷克、墨西哥、日本,都曾將它翻拍成影視劇、動畫片。在美國科幻片《天降奇兵》中,湯姆·索亞還第一次以成人形象出現,身份是一位秘密探員。但對於湯姆這群孩子最後會變成什麼樣的成年男女這個問題,作者似乎並不鼓勵這樣的好奇心,他認為最明智的做法是,不要披露他們目前的生活狀況。

福克納稱馬克·吐溫為“第一位真正的美國作家,我們都是繼承他而來”。而馬克·吐溫所擅長的通俗的民間口語、俚語,也讓一代戲劇家蕭伯納尊他為語言大師。魯迅先生曾說,馬克·吐溫成了幽默家,是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著哀怨,含著諷刺,則是不甘於這樣的生活的緣故了。

總結

好,最後讓我們回顧一下本期內容的知識要點。

  • 第一,馬克·吐溫以幽默諷刺入世,卻以獨樹一幟的辛辣嘲諷針砭時弊,成為十九世紀後期美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被福克納、海明威等大作家譽為“美國文學之父”。
  • 第二,《湯姆·索亞歷險記》這本書塑造了一個文學史上經典的頑童形象,是馬克·吐溫自身經歷和時代因素的巧妙融合。他頑童的皮相下是不同於常人的高貴靈魂,他的叛逆與善良是對刻板、僵化的成人世界極大的嘲諷與叫板。
  • 第三,這本書不僅是跨越百年的經典,而且孕育出一部不朽的續篇《哈克貝里·芬歷險記》,這在文學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撰稿:黃昱寧工作室

腦圖:劉豔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