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能不懂法律,在此給大家介紹法律基礎知識、法律常識。

生活中不能不懂法律,在此給大家介紹法律基礎知識、法律常識。

1.憲法

作為法的形式,憲法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經由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綜合性地規定國家、社會和公民生活的根本問題,具有最高法的效力的一種法。憲法規定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規都不得與憲法相牴觸。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並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

2.法律

法律是由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修改、補充、廢止的。根據《立法法》第7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牴觸。”

3.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的規範性法律文件,是國家行政機關體系中最高的規範性文件。

4.地方性法規

地方性法規,是指法定的地方國家權力機關依照法定的權限,在不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牴觸的前提下,制定和頒佈的在本行政區域範圍內實施的規範性文件。

5.自治法規

自治法規是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即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人大制定的與民族區域自治有關的規範性法律文件,包括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但不得違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不得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專門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

6.規章

規章通常稱行政規章,是國家行政機關依照行政職權所制定、發佈的針對某一類事件或某一類人的一般性規定,是抽象行政行為的一種。規章包括部門規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規章。

生活中不能不懂法律,在此給大家介紹法律基礎知識、法律常識。

(二)規範性法律文件的效力等級

上述各種法的淵源都具有法的效力,但它們的效力等級又是有差別的。

1.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牴觸。

2.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3.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4.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優先適用效力,經濟特區法規的優先適用效力。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依法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適用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規定:經濟特區法規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經濟特區適用經濟特區法規的規定。

生活中不能不懂法律,在此給大家介紹法律基礎知識、法律常識。

5.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權限範圍內施行。

​6.特別規定優於一般規定、新的規定優於舊的規定的原則: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