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一輪小牛市正在走近……

資本如水,在全世界流動。

資產如地,價格就是地勢。

不考慮政府管制的話,最聰明的國際資本,總是在全球尋找資產價格窪地,然後,如水一般地流過去,這是它們最自然的逐利天性。

當前的歐洲和日本,短期國債收益率普遍都變成了負值,而長期國債收益率聊勝於無,日本的國債更是實施了近15年的零利率,而歐洲股市和日本的股市,按照其經濟前景及收益率風險對比,也處於近年來的相對高位。

美國,其各期限國債收益率雖保持在正值範圍,但收益率也已經連續下滑,特別是在特朗普上任以來,沒有遭遇任何經濟衰退或資產價格危機的情況下,美國的政府債務卻不負責任地暴增近4萬億美元,與GDP的比例達到了110%,這讓人嚴重懷疑美元貶值在即。另一方面,按照各種估值模型測算,全球最重要的資本市場——美國股市,其估值處於20年來的最高水位,高到除了上市公司自身的股票回購之外,那些追求安全的資金不敢再買入美股。

其他新興國家,俄羅斯經濟全靠油價,巴西、土耳其、南非、阿根廷等動輒貨幣爆貶,政局動盪,如何能給人以穩定回報?更重要的是,這些國家整體經濟體量和資本市場規模都太小,別說魚缸裡能不能養鯨魚了,估計來一個河豚都把魚缸給撐破了。

相對而言,安全的、市場規模較大的、同時又是全球資產價格窪地的投資機會在哪裡?

答案是——

在中國,在中國的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不含房地產市場)。

觀察1999年迄今20年的中國股市,你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季節性現象——

從上一年度的12月份到次年3月份,除2007-2008年、2009-2010年和2017-2018年外,其餘年份這一階段的股市全部都是上漲的。

2007-2008年沒漲,是因為前面的股市漲到沒朋友,而且全球金融危機初現端倪;

2009-2010年沒漲,是因為“4萬億”刺激的後遺症,導致年初信用刺激力度成負值;

2017-2018年沒漲,我們都知道,是因為中國與美國爆發了深度的貿易戰。

你肯定想知道,2019年12月-2020年的3月中國股市又會是怎樣的一個表現呢?

我的回答是——

極大概率會有一輪小牛市!

A股,一輪小牛市正在走近……

11月5日,中國財政部在法國巴黎發行了40億歐元的無評級的主權債券,結果獲得了5倍的超額認購,最終,7年期債券的發行收益率僅有0.2%,而20年期的發行收益率也只有1%,這比美國所有期限國債的收益率都還要低……

很多人可能對這個事情不夠關注,也不太明白這麼低的收益率意味著什麼。但在我的眼中,這傳遞了以歐洲資金為代表的國際資本的一個重要信號——他們仍然看好中國,對中國經濟前景依然抱有充足信任。

這種信任,甚至超過對當前階段美元資產價格的信任。要知道,歐元是自由兌換貨幣,如果資金不認可這麼低的收益率,他們完全可以用這40億歐元換成美元去購買美國國債。

另外,根據中國人民銀行10月31日發佈的數據,截至第三季度末,外資持有的中國股票、債券規模分別達1.8萬億元和2.2萬億元,雙雙創出新高,較2018年底持倉的增幅分別達53.56%、23.4%。

第一波來的,都是聰明錢。

股票倉位增幅遠超債券增幅,這說明,在這些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國際資本眼裡,中國的債券資產目前是偏低估的,而股票資產相比債券又更加低估——這些聰明錢,都鬼精鬼精的,它們是絕不可能充當高價資產的接盤俠的。想想看,最近一兩年,你什麼時候聽說過老外眼巴巴地跑到中國來大批量地買房子?

更重要的是,中國金融領域的一系列開放政策,也正在積極配合外資進入。

就在10月11日,證監會正式宣佈,將在2020年1月1日,取消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4月1日,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12月1日,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

外資即將大規模進入的事兒你明白了,再來討論一下我們大A股的估值問題。

通常來說,我最樂意選用股權風險溢價率來評估股市的高低。越高的風險溢價率,意味著越低的股市估值,意味著股市越值得買入……

(關於股權風險溢價的解釋見“指數基金投資的三重境界”一文)

下面的兩幅圖,是滬深300指數與中證500指數自設立以來的股權風險溢價變動情況。

A股,一輪小牛市正在走近……

A股,一輪小牛市正在走近……

從滬深300指數過去14年的歷史看,其估值既不高也不低;但若從最近5年來看,現在的風險溢價水平僅低於2016年初和2018年底。

從中證500指數過去12年的歷史看,當前的風險溢價雖然遠低於2018年底到2019年初,但卻高於2012年以來的任何時刻,這說明中國股市依然是偏低估的。

更重要的是,如果外資進來購買中國股票的話,它們對比的,並非是我們股市的歷史收益率,而是對比它們各自國家當前的股市收益情況——如果做這樣橫向的全球對比,我們大A股此時的價位,還是相當有吸引力的。

如果說風險溢價率還略略有點複雜的話,那麼一個簡單指標,A股等權重市盈率中位數的歷史變動,更能從直觀上告知大家A股目前的價格水平到底是高估還是低估。

A股,一輪小牛市正在走近……

不過,信用貨幣體系之下,如果說資本市場的價格漲跌是皮影戲表演的話,那麼,能夠實時操縱貨幣鬆緊和水量大小的各國央媽,才是背後真正的提線人。

A股,一輪小牛市正在走近……

所以,說完了外資進入、股市估值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央媽最近的貨幣政策動向,以及未來的貨幣政策推測。

11月上旬,央媽突然將麻辣粉(MLF)利率調降5個BP,因為幅度太小,當時市場以為,這是為了引導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行,並不意味著全面的降息。但沒想到,一週後,央媽就再次在公開市場操作中,調降了逆回購利率;就在11月20日,5年期的房貸LPR利率,明確從4.85%調降到了4.8%,坐實降息事實。

要知道,2020年是我們確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後一年,當初規劃的是GDP和人均收入都要比2010年翻一番,這和英特納雄耐爾一樣,都是“一定會實現”的目標——但過去的2015/2016/2017/2018年,連續四年GDP增長率都不足7%,目前看2019年也不會超過7%(如果沒有貨幣政策的配合的話)……

反過來說,既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翻一番”的目標一定會實現,那麼“穩增長”在央行貨幣政策中一定會成為第一選項,那麼2019年底到2020年初的貨幣政策就一定會是寬鬆——我說錯了,應該是穩健(我們從來不搞大水漫灌),所以降息降準,是一定會有的。

一旦降息降準,這意味著國債收益率的下降,意味著資本市場將會信用充裕,也意味著股票風險溢價率會上升,也意味著進一步壓低了股市的相對估值——這樣看來的話,現在的股市點位那就更加可以確認算是低點了。

另外,不管各國股市,都還有個很有趣也很容易理解的基本規律:

在股市下跌或震盪趨勢中,到了某個階段,再多壞消息冒出來,股市都不再下跌,那麼極大概率說明,股市要迎來上漲了。

最典型的,是2018年底,各種壞消息都出來了,眾多奇葩公司連環爆雷,而絕大多數民營公司質押率奇高,還有大量的限售股集中解禁……按照這個邏輯演繹,股市將要向地獄裡衝去的樣子……

但恰恰就在12月底的時候,股市卻基本不跌了。

接下來,從2019年1月開始,股市開始了暴力上漲之路,一直上漲到4月上旬,3個月之內,滬深300指數上漲了30%以上,而中證500指數更是漲了接近40%。

最近,大家應該時不時聽到中美貿易談判進展不順的消息,還有某些公司爆雷的新聞,還有大股東跑路乃至進監獄的,禁售股解禁新聞更是不絕於耳……但你有沒有發現,第一季度暴漲了30%的滬深300,卻連3500點都跌不下去,第一季度暴漲了40%的中證500,也是連4500點都跌不下去……

你說說,這意味著什麼?

當然,如果說,當前還有比中國股市更低估的風險資產——

毫無疑問,那當然就是港股了。

因為港幣與美元長期掛鉤,我用美元國債收益率對港股進行風險溢價估算,結果發現,在過去的46年中,只有2008年底到2009年初、2011年初到2012年初、2015年底到2016年初這三個時期,港股的股權風險溢價率高於現在——也就是說,港股現在的估值,是十年一遇的低估良機。

更重要的是,港股中有2/3的中資上市企業,其業務經營基本都在內地,與香港本地經濟的關聯很小,基本不會受到本地政局衝突的影響,目前市場給港股的估值之低實在不夠理性。

A股,一輪小牛市正在走近……

說了這麼多、這麼透,如果不為大家提供具體的投資方案,似乎有點說不過去。

從這個月開始,我跟“雪球”旗下的“蛋卷基金”合作,以股權風險溢價率作為基準評估指標,做了一個財主家的基金投資組合,雪球上的名字就叫“財主家的餘糧”,其中包括用人民幣直接投資港股的基金和我認為具有爆發潛力的內地指數基金——雪球搜索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