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管風琴:在國際舞臺唱響中國夢

中國管風琴:在國際舞臺唱響中國夢

國際比賽評委會主席何訓田教授(前排左三)與盧德格爾·盧曼教授(前排左一)為大賽第一名頒發“白玉蘭管風琴獎”。

文 |吳丹 張琦

11月5日至9日,“2019上海音樂學院國際管風琴藝術周暨第二屆上海音樂學院國際管風琴比賽”在上海舉行。本次活動由上海音樂學院、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主辦,上海音樂學院管風琴藝術中心承辦。此次藝術周盛況空前,包羅萬象,旨在鼓勵和組織世界上有才華的年輕管風琴演奏者,提高對管風琴以及管風琴音樂的公眾意識及興趣,加強國內外音樂院校之間的交流,推動管風琴教育事業的發展。本次盛會包括為期兩天的國際比賽兩輪決賽、5場管風琴音樂會、8場大師班講座與“2019國際管風琴學術論壇”。

高手雲集優中選優

中国管风琴:在国际舞台唱响中国梦

作為藝術周的核心與靈魂,11月6日至7日,“第二屆上海音樂學院國際管風琴比賽”的兩輪總決賽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舉辦。對標國際最高規格的管風琴比賽,此次比賽在全球來自10個國家的31位預賽選手中選拔出了6位進入上海的決賽。決賽選手單人演奏時長近90分鐘,演奏曲目涵蓋從巴洛克時期到近現代時期的7首作品,其中不僅有管風琴音樂中的傳統經典曲目,還包括當代作曲家以及參賽選手本人創作的管風琴新作品。如此高難度的管風琴比賽即便在國際範圍內也是不多見的。評委陣容更是強大:包括兩位評委會主席——作曲家、音樂新語言開創者、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何訓田與德國斯圖加特音樂與表演藝術學院管風琴系主任盧德格爾·盧曼,以及其他四位來自美國、法國、英國的音樂學院教授,經過一番激烈的角逐,來自俄羅斯的丹尼斯·皮薩列夫斯基力壓群雄、獨佔鰲頭,並獲得比賽的特別大獎“白玉蘭管風琴獎”。

承前啟後吐故納新

此次藝術周的開幕式音樂會由上海音樂學院管風琴藝術中心與歐美大師聯袂呈現。上半場上演了6首西方管風琴作品,下半場上演了兩首中國管風琴作品。作為大家耳熟能詳的小提琴協奏曲以及中國的音樂藝術瑰寶,《梁山伯與祝英臺》曾被改編為各種器樂曲,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上音附中優秀學生高勝涵以管風琴多變的音色組合以及新穎的重奏形式為聽眾帶來別樣的中國式浪漫。值此“梁祝”首演60週年之際,以此曲向前輩藝術家們致敬,向上音獻禮。此外,上海音樂學院作曲家張旭儒教授為管風琴、人聲與打擊樂隊所創作的交響詩《拂雲鳴鐘》再次精彩亮相,此曲的同名專輯是2018年上海文化發展基金資助項目,同時還入選了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立項的“十

三五”國家重點音像出版規劃項目——“中國當代優秀音樂家系列”,這也是中唱出版的首張大型管風琴作品專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藝術週上演的五場管風琴音樂會中,有兩場是上海音樂學院附中的高勝涵及本科第一屆管風琴學生容蓉的獨奏專場音樂會。兩位同學作為上音教學團隊自己培養出來的人才,不僅國際比賽獎項傍身,而且還舉辦了多場個人獨奏音樂會,演奏水平獲得國際專家的一致認可。上海音樂學院管風琴專業的建立在國內音樂院校中當屬首創,這兩位同學一方面體現出上音管風琴專業學科從附中到本科“一條龍”的教學特色,另一方面更代表著上海音樂學院管風琴專業自2016年建立以來卓有成效的教學成果。

評委會主席盧德格爾·盧曼、法國里昂國立高等音樂學院的管風琴教授弗朗索瓦·埃斯皮納斯以及中央音樂學院的管風琴教授沈凡秀分別以國際化和民族化的視野帶來了3場別開生面、精彩絕倫的管風琴大師班。盧德格爾·盧曼的《關於李斯特的“B.A.C.H.前奏曲與賦格”——演奏實踐中的分析》、約翰·沃克的《巴赫和弗蘭克管風琴音樂的修辭與表達》、雪麗·羅茲的《與當代作曲家鼓舞人心的靈感碰撞》以及大衛·漢密爾頓的《英國管風琴音樂500年》等管風琴專題講座在兩天之內為大家帶來了豐厚的管風琴學術寶藏。

此外,本次藝術周的另一大亮點是“2019國際管風琴學術論壇”,即《傳承與發展——上海音樂學院管風琴國際學術論壇》。論壇吸引了國內3所具有管風琴專業學科的音樂院校共同參與。來自中央音樂學院的管風琴教授沈凡秀、浙江音樂學院的管風琴教師李藝花、以及上海音樂學院的管風琴教師吳丹、張琦,與其他5所國際音樂學院的管風琴教授共同探討關於管風琴學科體系的建設與發展,他們精彩的發言充分展現了世界各國管風琴教育的多元性,傳遞了國際管風琴教育的先進理念。此次高規格、高水準的學術論壇展現出多元的研究角度和廣闊的學術視野,為各位學者拓寬研究思路、增進學術交流、瞭解學術前沿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啟發和促進。

藝術周在德國斯圖加特音樂與表演藝術學院管風琴系主任盧德格爾·盧曼教授的獨奏音樂會中落下帷幕。盧曼教授以精妙絕倫的演奏技術、獨樹一幟的技法處理以及令人歎為觀止的音樂表現力征服了所有觀眾。整場音樂會座無虛席、掌聲雷動,為本屆藝術周劃上完美的句號。約翰·沃克教授說:“從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開始,音樂比賽就一直是人類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相信本屆上海國際管風琴大賽定能讓大家領略這場突顯管風琴高雅風格和管風琴家們高超技藝的盛宴。”雪麗·羅茲教授說:“衷心感謝上海音樂學院在上海這座美妙的城市舉辦2019上音國際管風琴藝術周,這場活動豐富的盛會充滿歡樂,令人回味無窮。”

天時地利使命不凡

管風琴專業在歐美國家的音樂學院中佔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專業學科之一,且管風琴音樂與管風琴建造更是在201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上海音樂學院的管風琴專業,其依託著上音得天獨厚的資源環境以及一流的師資隊伍,以“天時、地利、人和”為該專業發展最大的優勢。上音的師生們任重而道遠,他們肩負起中國管風琴“走向國際化、唱響中國夢”的艱鉅使命。

- THE END -

快手、抖音賬號

中国管风琴:在国际舞台唱响中国梦

考級證書真的有用嗎?

你是指揮眼中合格的合唱團員嗎?

Q:想訂閱《音樂週報》?

A:請進入“音樂週報”微信公眾號,點擊下拉菜單“訂閱報紙”。

A:發這裡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