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风琴:在国际舞台唱响中国梦

中国管风琴:在国际舞台唱响中国梦

国际比赛评委会主席何训田教授(前排左三)与卢德格尔·卢曼教授(前排左一)为大赛第一名颁发“白玉兰管风琴奖”。

文 |吴丹 张琦

11月5日至9日,“2019上海音乐学院国际管风琴艺术周暨第二届上海音乐学院国际管风琴比赛”在上海举行。本次活动由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主办,上海音乐学院管风琴艺术中心承办。此次艺术周盛况空前,包罗万象,旨在鼓励和组织世界上有才华的年轻管风琴演奏者,提高对管风琴以及管风琴音乐的公众意识及兴趣,加强国内外音乐院校之间的交流,推动管风琴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次盛会包括为期两天的国际比赛两轮决赛、5场管风琴音乐会、8场大师班讲座与“2019国际管风琴学术论坛”。

高手云集优中选优

中国管风琴:在国际舞台唱响中国梦

作为艺术周的核心与灵魂,11月6日至7日,“第二届上海音乐学院国际管风琴比赛”的两轮总决赛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办。对标国际最高规格的管风琴比赛,此次比赛在全球来自10个国家的31位预赛选手中选拔出了6位进入上海的决赛。决赛选手单人演奏时长近90分钟,演奏曲目涵盖从巴洛克时期到近现代时期的7首作品,其中不仅有管风琴音乐中的传统经典曲目,还包括当代作曲家以及参赛选手本人创作的管风琴新作品。如此高难度的管风琴比赛即便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不多见的。评委阵容更是强大:包括两位评委会主席——作曲家、音乐新语言开创者、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何训田与德国斯图加特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管风琴系主任卢德格尔·卢曼,以及其他四位来自美国、法国、英国的音乐学院教授,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来自俄罗斯的丹尼斯·皮萨列夫斯基力压群雄、独占鳌头,并获得比赛的特别大奖“白玉兰管风琴奖”。

承前启后吐故纳新

此次艺术周的开幕式音乐会由上海音乐学院管风琴艺术中心与欧美大师联袂呈现。上半场上演了6首西方管风琴作品,下半场上演了两首中国管风琴作品。作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中国的音乐艺术瑰宝,《梁山伯与祝英台》曾被改编为各种器乐曲,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上音附中优秀学生高胜涵以管风琴多变的音色组合以及新颖的重奏形式为听众带来别样的中国式浪漫。值此“梁祝”首演60周年之际,以此曲向前辈艺术家们致敬,向上音献礼。此外,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家张旭儒教授为管风琴、人声与打击乐队所创作的交响诗《拂云鸣钟》再次精彩亮相,此曲的同名专辑是2018年上海文化发展基金资助项目,同时还入选了中国唱片集团有限公司立项的“十

三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当代优秀音乐家系列”,这也是中唱出版的首张大型管风琴作品专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艺术周上演的五场管风琴音乐会中,有两场是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高胜涵及本科第一届管风琴学生容蓉的独奏专场音乐会。两位同学作为上音教学团队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国际比赛奖项傍身,而且还举办了多场个人独奏音乐会,演奏水平获得国际专家的一致认可。上海音乐学院管风琴专业的建立在国内音乐院校中当属首创,这两位同学一方面体现出上音管风琴专业学科从附中到本科“一条龙”的教学特色,另一方面更代表着上海音乐学院管风琴专业自2016年建立以来卓有成效的教学成果。

评委会主席卢德格尔·卢曼、法国里昂国立高等音乐学院的管风琴教授弗朗索瓦·埃斯皮纳斯以及中央音乐学院的管风琴教授沈凡秀分别以国际化和民族化的视野带来了3场别开生面、精彩绝伦的管风琴大师班。卢德格尔·卢曼的《关于李斯特的“B.A.C.H.前奏曲与赋格”——演奏实践中的分析》、约翰·沃克的《巴赫和弗兰克管风琴音乐的修辞与表达》、雪丽·罗兹的《与当代作曲家鼓舞人心的灵感碰撞》以及大卫·汉密尔顿的《英国管风琴音乐500年》等管风琴专题讲座在两天之内为大家带来了丰厚的管风琴学术宝藏。

此外,本次艺术周的另一大亮点是“2019国际管风琴学术论坛”,即《传承与发展——上海音乐学院管风琴国际学术论坛》。论坛吸引了国内3所具有管风琴专业学科的音乐院校共同参与。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管风琴教授沈凡秀、浙江音乐学院的管风琴教师李艺花、以及上海音乐学院的管风琴教师吴丹、张琦,与其他5所国际音乐学院的管风琴教授共同探讨关于管风琴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他们精彩的发言充分展现了世界各国管风琴教育的多元性,传递了国际管风琴教育的先进理念。此次高规格、高水准的学术论坛展现出多元的研究角度和广阔的学术视野,为各位学者拓宽研究思路、增进学术交流、了解学术前沿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促进。

艺术周在德国斯图加特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管风琴系主任卢德格尔·卢曼教授的独奏音乐会中落下帷幕。卢曼教授以精妙绝伦的演奏技术、独树一帜的技法处理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音乐表现力征服了所有观众。整场音乐会座无虚席、掌声雷动,为本届艺术周划上完美的句号。约翰·沃克教授说:“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开始,音乐比赛就一直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本届上海国际管风琴大赛定能让大家领略这场突显管风琴高雅风格和管风琴家们高超技艺的盛宴。”雪丽·罗兹教授说:“衷心感谢上海音乐学院在上海这座美妙的城市举办2019上音国际管风琴艺术周,这场活动丰富的盛会充满欢乐,令人回味无穷。”

天时地利使命不凡

管风琴专业在欧美国家的音乐学院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专业学科之一,且管风琴音乐与管风琴建造更是在201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音乐学院的管风琴专业,其依托着上音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以及一流的师资队伍,以“天时、地利、人和”为该专业发展最大的优势。上音的师生们任重而道远,他们肩负起中国管风琴“走向国际化、唱响中国梦”的艰巨使命。

- THE END -

快手、抖音账号

中国管风琴:在国际舞台唱响中国梦

考级证书真的有用吗?

你是指挥眼中合格的合唱团员吗?

Q:想订阅《音乐周报》?

A:请进入“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订阅报纸”。

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