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的樞密院是幹嘛的?與中國古代的樞密院有相似之處嗎?

於無聲處34


古代樞密院類似於今天的中央軍事委員會,是古代社會的最高軍事機構,主管全國軍事,與三省六部主管行政相區分。想要進一步瞭解樞密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府組織機構。



古代封建社會丞相的權利過大,有的丞相集行政軍事為一身,甚至皇帝的權利都被架空,為了限制丞相的權利,成立了樞密院(主管軍事),為了進一步限制丞相權利,維護皇帝的絕對權威,又形成了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創於隋朝,完善於唐朝,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樞密院,封建時代中央官署名,五代至元的最高軍事機構,唐始設樞密使,掌文書,以宦官任之。後唐改稱樞密院,樞密使輔佐宰相,分掌軍政。宋設樞密院與“中書”分掌軍政大權,號稱“二府”。遼代按南北面官設北樞密院和南樞密院。元代,樞密院主管軍事機密事務、邊地防務、併兼禁軍。明代,朱元璋廢之,改設大都督府統軍。樞密院的設置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帝對軍權的直接控制。



不瞭解樞密使的人認為古代不是兵部來管軍事嗎?其實大錯特錯了,樞密院與尚書省下的兵部區別大著呢,兩者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

首先,軍務重要程度不同。 兵部只處理國家軍隊的日常事務,樞密院是軍隊的最高指揮機構。

其次,軍隊管理內容不同

兵部只負責處理軍隊後勤工作,樞密院負責戰爭的指揮。

第三,徵兵權力大小不同

兵部只負責地方的一部分戰爭徵召計劃,樞密院負責戰爭全國總動員。



泰國樞密院(泰語:คณะองคมนตรี)系由泰國國王任命的一個諮詢機關,一般由退休的泰國首相和退役將領組成。根據泰國憲法,樞密院可以在國王缺席時代理國王職權。泰國樞密院是泰國國王的決策諮詢機構,肩負參知政事的重要職責。樞密院成員為終身制,只有在下列情況下卸任:死亡、辭職或根據國王聖諭被免職。可見泰國的樞密院只是一個諮詢機關,起參只政事的作用,與我國古代的樞密院相差太大。



今天,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是我國最高軍事管理機構,分管國家軍事,領導全國的軍事武裝力量,起到古代樞密院的作用。由此可見古人的智慧,設置樞密院和三省六部制的制度,直至今天依然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