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的小女孩寫下一詩,父親大驚“必失行婦”,後來果然淪落風塵

說到唐朝的“四大女詩人”,那就一定不能不提李冶了。

我們也知道,白居易曾盛讚劉禹錫為“詩豪”,而劉禹錫的樂觀豪邁也確實當得起這個稱號。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冶也曾被譽為“女中詩豪”,而這句話同樣出自當時的大詩人之口。

這名詩人就是寫下“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有著“五言長城”之稱的劉長卿。

一個女子,能得大詩人如此盛讚,足見李冶的才華。

六歲的小女孩寫下一詩,父親大驚“必失行婦”,後來果然淪落風塵

她曾經寫下最負盛名的“夫妻詩”,“至親至疏夫妻”,這樣深刻的哲理,即使放在今天,也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鳴。

當初剛讀到這句詩的時候,還曾想著李冶應該有段不幸的婚姻,才會發出這樣的感慨。

後來才知道,她是唐朝著名的女道士,終身未婚。

她在六歲的時候,曾寫下一首詩,她的父親看後,大驚“必失行婦”,而後來她也果然淪落風塵。

這首詩名為《詠薔薇》

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

已看雲鬢散,更念木枯榮。

六歲的小女孩寫下一詩,父親大驚“必失行婦”,後來果然淪落風塵

李冶原本也是出身書香門第的大家小姐,卻因為這首詩改變了一生的軌跡。

其實按照原本《唐才子傳》的記載,這首詩只有前面兩句,後面的兩句出自另一首詩《臥病》,但因為這兩首詩都只有兩句,所以後來不知怎地,大家就將其合併成一首詩了。

而這首詩的關鍵還是在於前兩句,為何他父親聽了會大驚呢?

首先“架”字諧音“嫁”,小小年紀,便想著嫁人,即使古人再早熟,恐怕她的父親也是無法接受。

而後的“亂縱橫”三字更是驚世駭俗,這三字本是新嫁娘的心理寫照,可是她一個6歲的小女孩卻能準確地表達出來,這顆不僅僅是“天賦異稟”能解釋得通。

即使唐朝的風氣比其他朝代開放,女子的地位也比其他朝代高,但是並不代表他的父親就能無視女兒的這番言論。

於是在他11歲那年,父親以“修身養性”為名,將她送入道觀。

六歲的小女孩寫下一詩,父親大驚“必失行婦”,後來果然淪落風塵

可惜的是她最終還是辜負了父親的期望,進入道觀後的她開啟了轟轟烈烈,豪放又傳奇的一生。

其實,說到唐朝的女道士,很多人都會略感到鄙夷。

為何?因為其實很多所謂的女道士,不過是披著道袍的風塵女子罷了。

例如同為“四大女詩人”的魚玄機便是典型的代表。

她被李億拋棄後,入了道觀,從此遊戲人間。

而她的死因也很可笑,她因為和婢女綠翹爭風吃醋,而將其殺害,最後被判死刑。

她死的那年年僅26歲,花一樣的年紀,令人同情。

而李冶也差不多,她的豪放比起魚玄機有過之而無不及。

六歲的小女孩寫下一詩,父親大驚“必失行婦”,後來果然淪落風塵

她最初的時候戀上當世著名的詩僧皎然,還寫下了一首告白詩,“尺素如殘雪,結為雙鯉魚欲知心裡事,看取腹中書”,雖然這首詩好像也沒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從“腹中書”我們可以知道,除了這首詩,李冶應該還給皎然寫了更肉麻的表白書,可惜的是沒有流傳下來。

而皎然的反應呢?他給李冶回了一首詩“禪心竟不起,還捧舊花歸”,在詩中,他堅定地表現了自己皈依佛門的決心,換句話說他拒絕了李冶的告白。

這也許就是李冶的初戀,而被皎然拒絕後,李冶並沒有停止“追愛”的腳步。

一個又一個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有像閻伯均、朱放這樣的官宦,也有諸如韓揆、崔渙這樣的名流,甚至還有像劉長卿這樣的大詩人。

六歲的小女孩寫下一詩,父親大驚“必失行婦”,後來果然淪落風塵

可以說,李冶憑藉著她過人的美貌、不拘小節的性格、不輸男兒的才華,在唐朝混得風生水起。

不過雖然她閱男無數,卻終身未婚。

她的所作所為在唐朝也算是特立獨行了,按當時人的眼光來看,就如他父親所言“失行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