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狼嚎的“澳洲大黃”,可捕袋鼠、吃鯊魚,但是狼是狗爭議不休

  自澳大利亞大陸與其他大陸分離後,這裡的爬行動物、鳥類和早期哺乳動物便走上了與世隔絕的獨特進化之路。沒有什麼動物能離開,也幾乎不存在外來者,除非它們會飛。澳大利亞現在站在陸地食物鏈最頂端的是

澳洲野狗,而它或許也是澳大利亞第一個外來入侵物種。不過關於澳洲野狗的身份,一直存在爭議。

會狼嚎的“澳洲大黃”,可捕袋鼠、吃鯊魚,但是狼是狗爭議不休

澳洲現存陸地食物鏈最頂端,會發出狼嚎聲的“澳洲大黃”!

  澳洲野狗(學名:Canis lupus dingo),也叫澳洲野犬(Dingo)、澳大利亞野狗,主要分佈在除塔斯馬尼亞島之外的草原、森林及溼地等環境。目前分類學上把它們歸納於狼,屬於狼的後裔(狼的次級亞種、史前已經野化的犬科野生動物)。“Dingo(丁狗)”這個名字是源於澳洲悉尼一帶的土著文化,存在於一些壁畫和雕刻品中,最早被人類用文字記載是在1790年。

  

會狼嚎的“澳洲大黃”,可捕袋鼠、吃鯊魚,但是狼是狗爭議不休

會狼嚎的“澳洲大黃”,可捕袋鼠、吃鯊魚,但是狼是狗爭議不休


  在外形上,澳洲野狗非常好辨認,基本上和我國的“大黃”相差無幾,但它的叫聲是和狼一樣的“嚎叫”,不是“汪”。澳洲野狗的體色有奶黃、淺黃、白色、深紅褐色、鏽紅、黃褐和黑色,毛短而軟、耳尖而直、脖子細長、四肢腳跟為白色(白色jiojio),成年後肩高約60釐米,體長約1.2米(包括尾巴)、體重在11-22公斤之間。

  

會狼嚎的“澳洲大黃”,可捕袋鼠、吃鯊魚,但是狼是狗爭議不休

  據考古顯示,澳洲野狗最早出現在澳大利亞是在3348至3081年前,地點是位於澳大利亞東南部努拉伯地區羅伊平原的馬都拉洞穴,由南亞的南島人群帶過去(祖籍亞洲哦)。根據澳洲土著的諺語“三條狗的夜晚”,大概意思是寒冬,他們和狗群相擁而眠,即澳洲土著將澳洲野狗當成夥伴,不是食物也不是寵物。但學界對於原始的澳洲野狗是否被馴養

被馴化過,一直存在爭議。

澳洲無老虎、野狗稱霸王,上斬袋鼠、下水吃鯊魚,樣樣行!

  由於澳大利亞陸地上缺乏大型的食肉動物,當澳洲野狗存在時,澳大利亞的陸地頂級肉食動物還是袋狼,而且那些食草動物沒見過世面的樣子,在野性十足的澳洲野狗看來,那就是妥妥“任取之”呀。

會狼嚎的“澳洲大黃”,可捕袋鼠、吃鯊魚,但是狼是狗爭議不休

  作為狼的後裔,從來都不流行單打獨鬥,它們流行群毆。它們成群結隊捕獵袋鼠、野兔、羊、牛、以及巨型蜥蜴。它們在捕獵袋鼠時,一部分在袋鼠的尾部或腳部糾纏,另一部分集中攻擊袋鼠的喉部。在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裡,科研人員第一次拍到了澳洲野狗追捕袋鼠的過程。

  袋鼠:狼來了!!!

  

會狼嚎的“澳洲大黃”,可捕袋鼠、吃鯊魚,但是狼是狗爭議不休

  

會狼嚎的“澳洲大黃”,可捕袋鼠、吃鯊魚,但是狼是狗爭議不休

  

會狼嚎的“澳洲大黃”,可捕袋鼠、吃鯊魚,但是狼是狗爭議不休

  

會狼嚎的“澳洲大黃”,可捕袋鼠、吃鯊魚,但是狼是狗爭議不休


  另外澳洲野狗喜歡在水源附近棲息,所以有時也能到海邊撿個鯊魚來吃吃(弗雷澤島上的野狗偶爾會有這機遇),這是多少頂級肉食動物都吃不到的“魚翅”呀!

  

會狼嚎的“澳洲大黃”,可捕袋鼠、吃鯊魚,但是狼是狗爭議不休


  澳洲野狗:好嗨哦!感覺狗生達到了高潮!!!

澳洲野狗氾濫成災?是澳洲的野狗氾濫成災!

  千百年來,澳洲野狗都是獨立演化的,行蹤難測、害怕人類。但是歐洲殖民者來到後,帶來了牲畜和家犬。根據澳洲昆士蘭大學的研究表明,現在泛濫的是澳洲的野狗(人類丟棄的家犬和澳洲野狗混合種),而不是純種澳洲野狗。目前澳大利亞有80%的野狗都具有家犬混血血統,而純種的澳洲野狗早在2008年就已被列為“易危”的野生動物。

會狼嚎的“澳洲大黃”,可捕袋鼠、吃鯊魚,但是狼是狗爭議不休

  動物學家認為澳洲野狗和流浪家犬混合後,產生更有攻擊力的後代。這些更具攻擊力的野狗們令農場主們的羊群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據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數據顯示,一個農場主在4個月之內,從整群5500頭羊中失去了900頭。這是澳洲的野狗們搞出來的傑作,後來還讓袋狼背了鍋,還把袋狼的生態位佔據了。野狗:在我地盤放牧,難道不用交保護費嗎?

  在上世紀80年代前,澳大利亞均沒有任何野狗襲擊人類的報告。但在90年代開始,陸續出現了澳洲野狗攻擊人的報告。最主要的原因是就是遊客用食物吸引野狗進行拍照,導致越來越多的野狗肆無忌憚靠近人類,這才導致野狗攻擊人的事件。不過自傷人事件出現,帶來的影響已不可逆轉。在農場主的呼籲下及為了遊客的安全,澳洲政府對澳洲野狗舉起了屠刀。ps:2019年,西澳大利亞政府計劃引入一項法案,允許獵殺澳洲野狗。

是維繫澳洲生態系統的重要捕食者,但日子難過!

  在野生環境保護者看來,純種澳洲野犬會捕食野貓、袋鼠、兔子跟狐狸,同時也可以幫助清除動物的屍體,是維繫澳洲生態系統的重要部分。 

會狼嚎的“澳洲大黃”,可捕袋鼠、吃鯊魚,但是狼是狗爭議不休

  來自昆士蘭大學的野生動物學家史密斯(Bradley Smith):“澳洲野犬在來到澳洲後,沒有馴化證據,在此之前的馴化程度也不確定,相較於現代的家犬,馴化程度可能很低。它不是狗、是狼,而且自成一個物種,應視為本土動物,應給予政策保護。”

  而澳洲農場主則正積極要求立法把澳洲野狗列為狗,這樣看到它們“如狼似犬”的身影便可無差別開槍,還設有各種陷阱和毒藥,以便清除澳洲野狗對牲畜的威脅。所以

澳洲野狗是狼還是狗?已不是一個簡單的生物學問題。(科普家,自然、動物、科學。謝謝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