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公里、10公里和半馬要達到什麼水平,全馬才可以破三

全馬破三是一個夢,也是一種“病”,纏繞在身心揮之不去。這道“病”很容易發生在那些身體素質優異,任性執著,全馬315以內的跑者身上。而全馬305以內的可能“病情”最重。

破三需要全程配速415,是一件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事情,所以我們的堅持和超越才有了意義!

5公里、10公里和半馬要達到什麼水平,全馬才可以破三

那麼,5公里、10公里和半馬要達到什麼樣的水平,全馬可以跑進3小時?

現代訓練理論認為,在良好的耐力基礎上,配速+10s,距離可加倍。因此,5公里345就可以10公里355,半馬405,全馬415。實際情況是,沒有科學系統的耐力訓練,想達到這個耐力要求幾乎是不可能的。基本上說,你得按照專業運動員的訓練計劃練上半年以上才有可能。

全馬300的跑力是53.6,對應的5公里成績是18分47秒左右,5公里差不多也是345的配速,但這個是跑力53的選手的最好成績,也就是速度耐力都達到最好狀態的成績。還是上面那個道理,普通人,離這個很遠。

5公里、10公里和半馬要達到什麼水平,全馬才可以破三

馬拉松耐力系數,指個人馬拉松成績與萬米成績之比,對我們這些馬拉松愛好者來說,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一般來說,每週一次30+LSD訓練的選手,N在4.7-4.8之間較多;每週兩次長距訓練,月跑量400+的選手,多在4.6-4.7之間;如果繼續增加乳酸門檻跑和長距離節奏跑,那麼N可以達到4.5-4.6;如果N<4.5,那麼我們可以認為萬米是否沒有盡全力,或者馬拉松比賽超水平發揮。(閱讀今天發佈的第二篇文章,你會知道耐力系數4.5是個什麼概念)

如果取4.5計算,那麼對應的萬米成績是40分鐘。耐力系數4.5是一個很高水平的耐力系數,可能需要至少500-600月跑量以及好幾年的跑齡才能實現。

取4.6計算,那麼對應的萬米成績是39分8秒,差不多配速355。

5公里、10公里和半馬要達到什麼水平,全馬才可以破三

而且全程415配速是平均速度,你要考慮很多因素會影響你,比如起跑時候會有人遮擋,比如進出補給站,包括415配速喝水吃東西都是需要訓練的。

也就是說,無論採用哪種科學的計算方法,全馬要想跑進3小時,你需要5公里至少跑到18分45秒左右,10公里至少跑到39分,半馬至少跑到126才有可能實現。

5公里、10公里和半馬要達到什麼水平,全馬才可以破三

5公里18分45秒訓練計劃大概如下:(戰神版)

這個階段,可以採用減小跑量,增加速度訓練次數來提高效率。間歇水平沒有達到的話,可以慢慢的5秒5秒的加上去,但是如果600米跑不到2分15秒,800米跑不到3分鐘,說明你實力未達到,需要更長的訓練週期。

第1天:600米間歇跑5組,在達到2分水平以前,不要增加組數。(中間休息不要超過2分鐘)

第2天:6k節奏跑,25分30秒內完成即可。

第3天:800米間歇跑5組,在達到2分48秒水平以前,不要增加組數。(中間休息不要超過2分45秒)

第4天:8k節奏跑,34分鐘內完成即可。

第5天:跑坡訓練,找個1k的上坡,跑4-5組即可。下坡慢跑休息,上坡稍微使點勁,速度自己把握。

第6天:休息。

當你可以連續三個訓練週期保質保量完成間歇訓練的時候,你可以測試5公里。測試前需要充分熱身,可以採取慢跑2公里來進行。第1公里可以略慢一點,保持350就可以,不要猛衝;2~4公里,慢慢提高配速,到達345甚至可以超出幾秒;最後的1公里身體會出現疲勞,也是考驗你保持配速的關鍵時刻。這個時候可以在保持自己的“平均配速”的基礎上,嘗試著“衝刺”。

如果感覺自己狀態好卻沒有達標,那就繼續練習,直到達標即可。

5公里、10公里和半馬要達到什麼水平,全馬才可以破三

10公里39分計劃(基於原來5公里計劃):

1、如果5公里可以跑到18分45秒,那就可以在原5公里的計劃基礎上增加600米和800米間歇的組數,每週增加一組,第二週鞏固。如果完成比較輕鬆可以不用鞏固,繼續加組,直到能完成12組。

2、6公里跑維持不變,8公里改為12公里,51分內完成。

3、跑坡也要增加組數,可以兩週增加一組,加到8組。

4、同時為了維持更好的有氧能力,需要半個月跑一次20公里,跑完休息一天。

5、原計劃是6天一個週期,10公里計劃加量了,可以增加一個休息日,按照自己的疲勞程度自由調整。

5公里、10公里和半馬要達到什麼水平,全馬才可以破三

半馬1小時26分計劃:

第一天:先熱身;然後8組1km訓練,配速335,休息3分30秒左右;最後慢跑放鬆,拉伸;

第二天:M速跑16-18k,配速355左右;剛開始可以415完成,然後慢慢減5秒;

第三天:力量訓練,跑休。

3天一個循環,循序漸進,一個月測試一次,你很快半馬就可以跑到126。

最後的話:馬拉松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足夠的耐心和毅力,需要水磨的功夫,不能急於求成。哪怕你具有305的實力,你要想衝擊3小時,也得至少4個月,半年,甚至更長的訓練週期。如果你說你很快就破三了,那只是說明你以前的比賽沒有發揮自己的真實水平,可以繼續PB。要知道到達一定瓶頸後,進步是非常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