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擊!瞄準廢鉛蓄電池“地下產業鏈”

部分企業和個人非法收集處理廢鉛蓄電池,嚴重破壞生態環境

地下產業鏈

違法企業大多藏身城鄉接合部,粗放拆解、冶煉廢鉛蓄電池,嚴重破壞生態環境非法拆解廢鉛蓄電池導致廢酸液溢出,會造成地下水與土壤嚴重汙染非法冶煉帶來的大量有毒氣體,會造成大氣嚴重汙染等

治理組合拳

明確到2020年底,全省廢鉛蓄電池規範收集實現地級市全覆蓋和重點縣(區、市)全覆蓋加快廢鉛蓄電池收集經營許可證核發工作把涉廢鉛蓄電池違法企業和人員信息納入生態環境領域違法失信名單,公開曝光,聯合懲戒

假如你的汽車突然打不燃火了,原因很可能就是鉛蓄電池老化,需要更換。那麼,更換後的鉛蓄電池如何處理?我省每年廢鉛蓄電池產生量是多少?又將怎樣規範收集行為?

11月20日,省生態環境廳召開全省廢鉛蓄電池汙染防治工作新聞通報會,對目前全省廢鉛蓄電池集中收集和跨區域轉運試點工作推進情況進行通報。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李銀昌在會上透露,2018年我省廢鉛蓄電池產生量約40萬噸,但收集能力暫有不小缺口,接下來我省將嚴厲打擊非法處置廢鉛蓄電池行為,把涉廢鉛蓄電池違法企業和人員信息納入生態環境領域違法失信名單,實行公開曝光,開展聯合懲戒,全力消除環境風險隱患,不斷提升全川生態環境質量。

痛點

我省廢鉛蓄電池產生量約40萬噸/年

但部分未能進入正規處置流程

“鉛蓄電池目前廣泛應用於交通、通信、電力等領域,比如汽車和電動自行車,就裝有鉛蓄電池。”省生態環境廳固體廢物與化學品處處長於偉安表示,鉛蓄電池使用壽命一般為2-3年,具有來源廣、分佈散、產生量大等特點。

據統計,截至2018年底,全省機動車保有量達1667萬輛,隨著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我省廢鉛蓄電池年產生量也隨之不斷增大,廢鉛蓄電池處理加碼迫在眉睫。

記者瞭解到,居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鉛蓄電池,通常是通過所在縣專業設置的收集網點規範回收後,轉移至各地級市的集中轉運點臨時貯存,有兩種方式解決最後去向,一種是通過跨省轉移審批後,可轉移至外省有資質的處置利用企業,而另一種則是交由我省位於涼山州甘洛縣的天益再生資源有限責任公司處理。

不過,因廢鉛蓄電池具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價值,部分非正規企業和個人為謀取非法利益,非法收集處理廢鉛蓄電池,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廢舊鉛蓄電池中,鉛金屬佔比約為63%,塑料佔比7%,鉛、塑料均可回收。非法處理者不顧及環保等因素,進行粗放拆解、冶煉,每出售1噸鉛錠的牟利空間甚至可達上千元。”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記者在搜索網站上輸入“鉛蓄電池回收”,立刻彈出多家非正規回收企業,亮出“高價回收”“量大從優”等廣告口號。業內人士表示,為逃避監管,這些違法企業大多藏身城鄉接合部,有的甚至以正規工廠作掩護,暗地裡搞非法鉛冶煉。

非法處置危害有多大?“非法拆解導致廢酸液溢出,會造成地下水與土壤嚴重汙染;非法冶煉帶來的大量有毒氣體,會造成大氣嚴重汙染;非法收集可能帶來的非法傾倒,則將對農作物、畜牧業帶來災難性的損害。”對於非法處置廢鉛蓄電池帶來的危害,省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中心副主任畢朝文如此表示。

止痛

廢鉛蓄電池集中收集和跨區域轉運

是廢鉛蓄電池汙染防治行動的重點

為斬斷廢鉛蓄電池非法收集處置的“地下產業鏈”,不久前,省生態環境廳會同省發改委、省公安廳等10個廳(委、局)聯合印發了《四川省廢鉛蓄電池汙染防治行動方案》,明確到2020年底,全省廢鉛蓄電池規範收集實現“兩個全覆蓋”,即地級市全覆蓋和重點縣(區、市)全覆蓋,全省廢鉛蓄電池規範化收集率達到40%以上。到2025年,實現廢鉛蓄電池規範化收集率達70%以上,規範收集的廢鉛蓄電池全部安全利用處置。

要達到《方案》確定的目標,我省如何出招?

李銀昌表示,目前四川已明確被納入全國鉛蓄電池生產企業集中收集和跨區域轉運制度試點範圍。

他告訴記者,廢鉛蓄電池集中收集和跨區域轉運,是廢鉛蓄電池汙染防治行動的重點內容。我省正加快廢鉛蓄電池收集經營許可證核發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0個市(州)上報了35家廢鉛蓄電池收集經營試點單位名單,其中鉛蓄電池生產試點企業8個,生產企業委託的專業回收公司27個。近日,省生態環境廳還組織完成了成都、自貢、瀘州、德陽等10個集中轉運站的專家評審工作。“這35家試點單位持證後,預計我省廢鉛蓄電池收集能力將達90萬噸/年。”於偉安說。

同時,我省將嚴厲打擊涉廢鉛蓄電池違法犯罪行為,不僅將涉廢鉛蓄電池違法企業和人員信息納入生態環境領域違法失信名單,實行公開曝光,開展聯合懲戒,還將廢鉛蓄電池收集經營單位納入危險廢物規範化環境管理和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內容。

此外,畢朝文還提醒,非法買賣廢鉛蓄電池的,買賣雙方都將承擔行政處罰、民事賠償、治理修復等責任,情節嚴重者還將承擔刑事責任。

“省生態環境廳將定期在官網上公佈全省試點單位及其收集網點和集中轉運點名稱、地址等信息,接受社會各界監督。”李銀昌表示,也鼓勵公眾通過“12369”環保舉報熱線、電子郵件、政府網站、微信平臺等途徑,舉報非法收集、非法冶煉再生鉛等違法行為。(記者 殷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