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精鐵良馬,卻總被遊牧民族征服,中亞為何逃不出“腳墊”命運?

有精鐵良馬,卻總被遊牧民族征服,中亞為何逃不出“腳墊”命運?

在冷兵器研究所以前的文章《軍事強權的跳板與鞋墊也有人吹?中亞武德到底是什麼鬼》當中,講述了網絡上的“中亞”說法。美國“新清史”中的“中亞”主要指中國的邊疆地區與蒙古高原和南西伯利亞,有時還包括雲南。而網絡上的“中亞”範圍則小很多,一般指中亞,很多時候加上新疆。

有精鐵良馬,卻總被遊牧民族征服,中亞為何逃不出“腳墊”命運?

▲商業是維持“網絡式中亞”地區政權的重要基礎,但其技術週轉作用不宜高估

中亞有沒有優勢呢?其實也是有的。雖然其作為文化技術交流重要中轉站的優勢不宜過於高估,但中亞的精鐵良馬儲備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有精鐵良馬,卻總被遊牧民族征服,中亞為何逃不出“腳墊”命運?

▲以我國的新疆為例,新疆已發現礦種約佔全國已發現礦產的85%,是全國少數幾個礦種比較齊全的省、區之一,在探明儲量的礦產中,有8種居全國首位、63種居全國前十位。新疆的鐵礦資源具備埋藏淺、儲量大、原礦品味高、易開採的優勢。

而蒙古高原雖然也礦藏豐富,但往往埋藏深難以開採,且礦石質量也不足,冶煉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和木材資源,這都是400毫米等雨線以北的蒙古高原缺乏的。所以蒙古高原上的遊牧民族往往陷入缺鐵的窘境。就良馬而言,伊犁地區的烏孫馬和費爾干納地區的大宛馬,在漢代就被稱作天馬。今土庫曼斯坦花剌子模地區出產的尼薩馬,是大宛馬的近親,也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時代帝國最好的戰馬,享譽古代世界。這幾種良馬無疑品質都遠遠超過蒙古馬。

有精鐵良馬,卻總被遊牧民族征服,中亞為何逃不出“腳墊”命運?

▲當代的大宛馬

由於精鐵良馬的優勢,中亞北部地區出現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對於馬匹的馴服,具裝騎兵也起源於這一地區,對世界騎兵史影響深遠。但是我們縱觀歷史,發現往往是缺乏精鐵良馬的蒙古高原遊牧征服了中亞地區,這又是什麼原因呢?我們必須注意到,中亞雖然有多種優質戰馬。但由於其相對蒙古高原更深處亞洲腹地,降水更少,草場稀薄分散,多荒漠,戰馬儲量其實比起蒙古高原是遠遠不足的。

有精鐵良馬,卻總被遊牧民族征服,中亞為何逃不出“腳墊”命運?

▲斯基泰人的騎兵與步兵

古典時期生活在中亞北部的斯基泰人相對於其他遊牧民族,還擁有優質的步兵。但這其實是馬匹缺乏下的不得已,不得不借助較為充足的鐵礦儲量,組建披甲步兵力量補充兵源。

有精鐵良馬,卻總被遊牧民族征服,中亞為何逃不出“腳墊”命運?

▲中亞地區雖然極為廣袤,但沙漠漫漫、山脈林立,使得地形破碎,人口分散在一個個的城邦或遊牧聚落當中,人口密度極低也難以聚集。

相反,蒙古高原草場的連續性和馬匹儲量的充足,使得蒙古高原上的遊牧民族往往可以集結優勢兵力,對中亞的勢力實施各個擊破,加以征服,攫取中亞的精鐵良馬資源。如蒙古高原西部的突厥人憑藉阿爾泰山的鐵礦資源崛起,吞併柔然統一蒙古高原之後又西進征服整個中亞,就是極好的例子。而蒙古人也是征服了西遼和花剌子模王朝,獲得中亞的軍事資源之後,才有能力爭霸中原。亦即中亞雖然擁有優質的軍事資源,但往往不敵北亞人力資源優勢的打擊,往往為北亞勢力作嫁衣。

有精鐵良馬,卻總被遊牧民族征服,中亞為何逃不出“腳墊”命運?

▲瓦剌與韃靼

後世瓦剌人的強大也說明這一點。瓦剌人地處蒙古高原西部,僅有數十萬人口,三萬多戰兵,卻能壓制東部擁有200萬人口的韃靼,就是憑藉從中亞獲得的精鐵良馬資源組建了優質的具裝騎兵部隊。然而,實實在在處於中亞的亦力把裡(東察合臺汗國)卻被瓦剌人打得屢戰屢敗,也先之子阿失帖木兒還曾進入中亞攻打烏茲別克人;足見並不是所謂的中亞只要漏出一點資源和技術就能讓獲得的勢力受用無窮怎樣怎樣。中亞的作用,的確更類似鞋墊,往往能成就強權,本身卻難以誕生強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