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甘露之變”中最倒黴的人和最幸運的人: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唐朝自從“安史之亂”之後,宦官的勢力日益膨脹,把持朝政,擅行廢立,不可一世。唐敬宗李湛便是死在了宦官手裡。

唐文宗不甘被宦官控制,授意宰相李訓、舒元輿、禁軍將領韓約等人謀劃,試圖將宦官一網打盡。

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韓約謊稱宮內的一棵石榴樹上降下了“甘露”。因為“天降甘露”是祥瑞,所以百官都向皇帝道賀。這時,宰相李訓卻說,這是大事,應該慎重地驗證一下,再向全國進行宣佈。於是文宗就趁機讓宦官首領仇士良、魚弘志等人前往後宮察看甘露。

唐朝“甘露之變”中最倒黴的人和最幸運的人: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甘露之變

按事先定下的計劃,李訓讓韓約在後宮埋伏了幾百名刀斧手,等仇士良等宦官進入埋伏圈之後立刻將其誅殺。但沒想到韓約這傢伙心理素質不行,臨場露了馬腳,被仇士良等人覺察到了不對勁,趕緊跑回殿上劫持了文宗退回內宮,一方面調集神策禁軍展開了瘋狂反撲。

宰相王涯等人聽說了出了事,禁軍已經開始殺人了,嚇得趕緊狼狽逃走。其他來不及逃跑的官員就倒了黴,600多人死在了宮裡。

仇士良等人對其他官員也不放心,下令長安城戒嚴,嚴加搜捕賊黨,神策軍的大頭兵們趁機肆意劫掠,搞得長安城內雞飛狗跳,一千多人被殺,京城血流成河,哀聲遍地。

王涯本來並不知道“甘露之變”的內情,但紅了眼的太監們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抓到王涯後進行了嚴刑拷打。可憐王涯都已經七十多歲的人了,受刑不過,被逼著簽字畫押,承認參與了李訓等人的密謀。太監們拿到了口供,就給他按了個謀反的罪名,判處腰斬,弄死了。

同時,宰相舒元輿、禁軍將領韓約等參與密謀的人,也都先後被殺,家族親舊被屠戮殆盡。

唐朝“甘露之變”中最倒黴的人和最幸運的人: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王涯無辜被殺,自然倒黴到了家。他一死,他的家族幾百口人自然也被殺了個一乾二淨。其中,有一個叫王沐的人,堪稱這場慘案中最倒黴的一個倒黴蛋,簡直比1911年進宮的太監還要悲催。(1912年清朝滅亡,1911的太監剛進宮就下了崗,白捱了一刀)

王沐是王涯的一個遠房堂弟。王沐雖然與王涯同宗,但他家的這一房混得不怎麼樣,到了王沐這一輩,窮得叮噹響,又沒啥本事,生活很是艱難。

直到有一天,王沐聽說自己的遠房大哥王涯當了宰相,頓時喜極而泣,趕緊牽上家裡僅有的一頭小毛驢,千里迢迢地從江南跑到京城長安來投奔。

本來王沐以為,王涯貴為宰相,賞自己個一官半職還不是小菜一碟。他也沒啥大追求,刺史、節度使啥的也不敢想,能當個縣尉、主薄之類的芝麻官就行,好歹有份皇糧,混口飽飯總沒問題吧。

於是王沐騎著自己的小毛驢,一路上喜滋滋地哼著“騎上我心愛的小摩托,它永遠不會堵車”,一邊暢想著自己當官後的幸福人生。

唐朝“甘露之變”中最倒黴的人和最幸運的人: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可理想總是很豐滿,現實總是很骨感。等王沐騎著驢顛顛兒地跑到長安,滿懷希望地到王涯府上拜謁,結果連大門都沒進去,被把門兒的轟了出來,差點兒連驢都被扣下。

有道是“宰相門前七品官”,想進去就得掏錢意思意思,王沐是窮光蛋一個,一個大子兒沒有,只得暫時在長安郊區找了個地方安頓下來,把驢賣了,找了個臨時工掙錢餬口,一邊每天到王府門前晃悠,盼著能見王涯一面。

其實王涯也早知道了王沐來見他的事。他是做到宰相的人,自然知道這個遠房窮親戚找他幹什麼,無非是求個一官半職,但王沐一來沒啥本事,又沒有什麼厚禮來“孝敬”,所以王涯對他也沒啥好感,加上宰相本來事務繁忙,就沒空搭理他。

可王沐一直沒有放棄抱大腿的想法。“大哥虐我千百遍,我待大哥如初戀”,王涯就是他王沐唯一的出路,來都來了,要是一點兒好處都沒撈到就走,有何顏面見江南父老?

唐朝“甘露之變”中最倒黴的人和最幸運的人: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所以王沐也很執著,一直堅持每天到王府門前打卡,比上班還準時。他想盡辦法跟把門的套近乎,送點兒小東小西的收買人心,漸漸地跟王府的下人奴僕們混熟了。

就這麼磨嘰了兩年多,王沐終於獲准跟自己的這位大哥見上一面。不過見面之後,王涯對他還是很冷淡,隨便問了幾句就打發了。

雖然這次會面沒有任何建設性的結果,但王沐依然很高興,一回生二回熟,說不定哪天大哥高興了,隨手賞自己一星半點兒,這輩子也就吃喝不愁了。

於是王沐更加精神抖擻地跑到王府打卡。在京城呆的時間長了,他也知道有錢能使鬼推磨的道理,於是就把自己打工攢下來的錢拿出一多半,買通了王涯身邊一個很得寵的家奴,央求他在宰相身邊美言幾句。

家奴平時沒少辦這事,很有職業道德,拿了錢之後果然替王沐在王涯面前疏通了一下。王涯不想駁身邊愛奴的面子,也想乘早打發了這個牛皮糖一般的堂弟,就含糊地答應了給王沐一個九品芝麻官噹噹。

唐朝“甘露之變”中最倒黴的人和最幸運的人: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王沐得知後大喜,重重地酬謝了家奴一番,然後就一天到晚地膩在王府的門房裡,專門等著王涯賞給他官兒當。

結果,官沒等來,把大刀片子等來了。王涯因為“甘露之變”失敗,被太監們抓住後剁成了三文魚,然後大批禁軍一窩蜂地衝進了王府,見人就殺,見東西就搶。

就這樣,整天坐在門房裡等著當官的王沐成了倒黴蛋,被兵痞們揪住就是一刀,死了。

千里迢迢從江南跑到京城,等了兩三年,就是為了挨這一刀!你說王沐倒黴不倒黴?

要是他別那麼官迷心竅,老想著抱大腿,幻想著天上掉餡餅,在家老老實實種田,雖然清貧一些,但總比沒命強吧。

唐朝“甘露之變”中最倒黴的人和最幸運的人: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無獨有偶。既然有最倒黴的人,自然就有最幸運的人。就在“甘露之變”這場慘案中,另有一人卻因禍得福,死裡逃生。

這個人叫舒守謙,是宰相舒元輿的侄子,為人聰明伶俐,很得舒元輿的寵愛,在舒府上一直住了十年之久。

就在”甘露之變“發生前不久,舒元輿因為一件事生氣,回家後也不知怎麼的,就把一肚子邪火發在侄子身上,一連罵了他好幾天。舒守謙一臉懵逼,不知道自己哪地方做錯了,心裡忐忑不安,再加上府裡的奴婢也開始對他指指點點,於是他只得向叔叔請求返回江南老家。舒元輿也不留他,就打發他走了。

舒守謙心裡憋屈,唉聲嘆氣地打點行裝離開了長安城,剛走到昭應(今陝西臨潼),就聽說了“甘露之變”爆發的消息,叔叔舒元輿一家被滿門抄斬,禁軍們正在四下搜捕賊黨,抓到後格殺勿論!

舒守謙嚇得魂飛天外,趕緊連夜啟程,一溜煙逃回了江南老家。老舒家上下幾百口人,就舒守謙躲過了這一劫,堪稱這場大慘案中最幸運的一個人。

舒守謙的幸運,也跟他知道進退有關,如果他跟王沐一樣,賴在叔叔家裡不走,肯定也難免一死。老子有云: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太上感應篇》亦云:禍福無門,惟人自召,說得就是這個道理啊!

《資治通鑑》

聲明:本文中所用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侵犯原作者權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