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翠兒,看起來很傻很天真?她才是男人的擇偶標準

導讀:在《雍正王朝》的演繹中,和李衛、高福一道被皇四子胤禛從江南帶回來的翠兒,既沒有得到年秋月一樣“飛上枝頭當鳳凰”的結局,更不是哪位皇子刻意安置於皇四子胤禛身邊的眼線密探。表面看來,翠兒只是一個嬉笑怒罵皆立刻表現,很傻很天真的小姑娘。在李衛正式步入仕途以後,翠兒也擺脫了奴婢的命運,跟隨李衛一步步走向人生的頂端。

隨著李衛的官職越做越高,李衛和翠兒這對“苦命鴛鴦”似乎已經沒有了當初的深厚感情,翠兒也逐漸向一個市井潑婦的形象靠攏,李衛不得不夜不歸宿乃至直接對罵撕打。

可是,在李衛因為夜宿歌妓而受到雍正皇帝訓斥的時候,翠兒站出來為犯了錯的李衛求情;在年羹堯獲罪即將被雍正皇帝處以極刑的時候,翠兒又是親做“送行飯”。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足以證明翠兒絕對對得起“兩江總督夫人”這個稱謂。

這個時而潑婦,時而又賢良,看似很傻很天真的女子,到底該如何定位呢?

筆者認為:翠兒,才是男人的擇偶標準!


雍正王朝:翠兒,看起來很傻很天真?她才是男人的擇偶標準

“江南募捐”的差事中,皇四子胤禛最起碼取得了三方面的巨大收穫:

1、爵位晉封

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後,皇四子胤禛獲封“郡王”爵位,就《雍正王朝》的演繹來看,胤禛乃系除太子外,第一個獲封王爵的皇子。

這首先是爵位晉封和俸祿供給方面的收穫。

2、進入皇儲考察範圍

獲封郡王爵位,說明了康熙皇帝對皇四子胤禛在“江南募捐”過程中表現的高度認可;江南歌謠的傳唱,又讓康熙皇帝看到了皇四子胤禛“甘為孤臣”的正面形象;一句“兒臣大不了做一個孤臣就是了”,讓其真正進入康熙皇帝對皇儲人選的考察對象範圍中。

3、黨羽勢力的收穫

上述兩種收穫固然重要,但在胤礽尚居太子之位,諸皇子勢力集團實力強大的環境下,皇四子胤禛必須著意培植一批以自己為中心的黨羽勢力,才能在如此複雜的政局環境中,取得奪嫡之爭的最後勝利。

雍正王朝:翠兒,看起來很傻很天真?她才是男人的擇偶標準

“孤臣”田文鏡,帶回京城,是出於這個目的;將時任參將的年羹堯調回京城,也是出於這個目的。而對於“偶然得之”的李衛、高福、翠兒三人,則是皇四子胤禛於有意無意間帶回府中的“奴才”,並不在此考慮範圍之內。

也就是說,李衛、高福、翠兒完全是憑藉著自己的努力,逐步走進了皇四子胤禛的考察視線,逐步成為皇四子胤禛委以重任的對象。

高福被胤禛處死,乃屬高福的選擇;李衛成為一方封疆大吏,更是李衛的選擇。

那麼,翠兒呢?

這個看似很傻很天真的姑娘,真就是選擇對了李衛這個“潛力股”?就翠兒在《雍正王朝》的具體表現,筆者又為何說她才是男人擇偶的標準呢?

本文就依據《雍正王朝》的具體情節演繹和人物設定,對“翠兒”

這個特殊角色,予以詳細解析。

01 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對於老婆的選擇,好多男人都認定著這樣一條準則,那就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在江南,李衛三人剛被皇四子胤禛收至麾下的時候,李衛和高福有一場翠兒伺候著洗澡的場景。從三人之間的“毫不避諱”能夠看出,對於翠兒的伺候,兩人早已經習慣,由此能夠看出在沒有遇見皇四子胤禛之前,翠兒就已經是一個“下得廚房”的女子。

雍正王朝:翠兒,看起來很傻很天真?她才是男人的擇偶標準

被皇四子胤禛帶回府邸以後,翠兒作為一個下人,“下得廚房”乃系其本職工作或者最低要求,這並不能說明什麼。關鍵在於李衛已經升至江蘇巡撫,翠兒也已經貴巡撫夫人的時候,翠兒依然有著“下得廚房”的優良品質。

年羹堯獲罪,雍正皇帝無奈決定對其痛下殺手,而這個殘忍的差事,就被雍正皇帝交給了李衛。

接到雍正皇帝的聖旨以後,李衛返回府邸,對翠兒說道:

“當家的,準備一下,我要去趟杭州!皇上有旨,讓我親赴杭州,賜年羹堯自盡。”

這裡,李衛對翠兒以“當家的”稱呼,並不是指翠兒就是府中的當家人,這乃系地方俚語中的稱呼,是對於“管灶臺鍋門者”的稱呼,也就是普通百姓對於負責一家人吃食的老婆之稱謂。

李衛離開之前,翠兒對李衛說道:

“你再等等,我炒幾樣小菜你帶去,也算是我的一點心意!”

雍正王朝:翠兒,看起來很傻很天真?她才是男人的擇偶標準

年羹堯何許人也,那是有著私人廚師隊伍的人,能夠如此自信的為年羹堯做“送行飯”,就足以證明翠兒高超的廚藝。注意,此時的翠兒已經是巡撫夫人,早就不需要親自下廚了!

如此說,這是一個女人的基本要求,那麼翠兒在“上得廳堂”方面,絕對是出色的標杆。

升任四品糧道以後,李衛帶著翠兒回到了京城,為了表現對皇四子胤禛的恭敬和忠誠,李衛和翠兒放棄了坐轎,選擇了步行。

對於李衛的舉動,皇四子胤禛笑訓道:

“怎麼,走著來的?做糧道了,小氣的連轎錢也捨不得出了。你不嫌寒磣,人家翠兒大小也是個四品夫人,怎麼能讓人家走著來呢?”

就在李衛抓耳撓腮,並想用“不是,我”為開頭做出說明的時候,翠兒攔住了李衛,回道:

“回爺的話,原是坐轎來的,到了衚衕口,狗兒說在主子面前坐轎不恭敬,這才走了進來。”

雍正王朝:翠兒,看起來很傻很天真?她才是男人的擇偶標準

不要小瞧了翠兒的這句“臨時救場”,一句話就將翠兒的大智慧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

1、注意翠兒用以向皇四子胤禛回稟時的開頭用語。

李衛的“不是,我”乃系同普通人之間的普通對話開頭,而翠兒的“回爺的話”才是面對當朝皇子、面對自己主子時該有的恭敬。

2、“原是坐轎來的”,對於真實情況並不隱瞞,在自己的主子面前,不需要虛意奉承,更不能為了表忠心、表恭敬而刻意隱瞞事實。

3、“狗兒說在主子面前做轎子不恭敬”,將對於主子的恭敬和忠誠之功,推到自己男人的身上。畢竟,對於皇四子胤禛而言,李衛的態度和表現才是重中之重。

這並非是對劇中臺詞的刻意、過度解讀,乃系該劇語言藝術中絕對不容忽視的部分。如果換成李衛回答皇四子胤禛的問題,肯定就是

“不是,我覺得在主子跟前,哪有我做轎子的理”;而翠兒非但嚴格遵照回話禮數,一句話將前因後果,將李衛對皇四子胤禛的恭敬態度詳盡表達,更重要的是讓皇四子胤禛看到了和當初在府邸時的巨大區別,向胤禛證明了李衛進入仕途的正確性。

雍正王朝:翠兒,看起來很傻很天真?她才是男人的擇偶標準

在皇四子胤禛這樣的人物面前,已經升任四品糧道的李衛,尚且不能平靜成語,翠兒一個婦道人家,卻能平靜以對、理性對答,

“上得廳堂”絕非浪得虛名。

僅用一句話,就完成了對李衛仕途升遷的有效助攻,翠兒的智慧,可見一斑!

02 對自己男人尊嚴的絕對維護

見了皇四子胤禛以後,李衛前往昔日居所懷念當初的日子,而翠兒前往向四福晉請安。

四福晉問道:

“翠兒,聽說你不許李衛納妾?有這麼回事嗎?”

翠兒回答道:

“回主子的話,是這麼回事。他一個小叫花子出身的人,全託了主子的福,做了官,有了一個老婆還不夠。他真敢花心眼兒,討了個小的回來,我打也要把她打了出去!”

四福晉笑道:

“好,就這麼著,要是他敢欺負你,告訴我,我給你做主!”

雍正王朝:翠兒,看起來很傻很天真?她才是男人的擇偶標準

也就是說,此時的翠兒已經相當於領到了一份來自四福晉,也就是後來皇后的懿旨,完全可以制約李衛的“花心眼兒”

可是,我們再來看升任江蘇布政使的李衛,果真生出“花心眼”以後,翠兒是怎麼做的?

大吵大鬧、撒潑打滾、甚至撕打訓斥,尋死覓活,可就是沒有將曾經四福晉給予的

“特權”拿出來。

而且,在李衛將雍正皇帝的聖旨拿出來以後,翠兒立馬改變了態度,反倒成了有錯的一方:

“那你還不快去找鄔先生!”

升任江蘇巡撫以後,李衛的“花心眼”更進一步,以至於到了夜不歸宿的地步,對此,翠兒依然是一哭二鬧三上吊的一貫表現,大有和李衛拼命的潑婦意圖。

可是,對於李衛的“夜不歸宿”,雍正皇帝下令:

“朝廷有明文,現任官出任妓院,仗責八十。把衙門裡的戈什哈叫來,扒了李衛的褲子,打他八十廷杖。”

雍正王朝:翠兒,看起來很傻很天真?她才是男人的擇偶標準

可是,剛剛央求雍正皇帝為自己“做主”的翠兒,立馬阻攔說道:

“唉,慢著慢著,主子,他好歹也是個巡撫,這麼做,他也就沒臉當這個官兒了。這一次,您就饒了他吧!”

任何一個女人,在自己的男人“招花惹草”的時候,都不會冷靜;即使表面冷靜,心中的憤怒也會難以壓制,一哭二鬧三上吊,甚至更過激的舉動都有可能出現。翠兒,說到底也只是一個小女人,只是一個從愛情中走過來的女人,對於李衛的“夜不歸宿”,會有潑婦行為乃屬正常。但,在李衛的公事面前,在自己男人的“大事”面前,翠兒寧肯委屈自己,也要維護自己男人的事業。

對於四福晉的特殊“授權”,翠兒在李衛生出“花心眼”以後,始終都未提及,這是出於對李衛正面形象的維護,對其男人尊嚴的尊重。

向雍正皇帝求情,更是翠兒在遭到背叛以後,對李衛難能可貴的維護,擔心對李衛造成負面形象的直接表現。

雍正王朝:翠兒,看起來很傻很天真?她才是男人的擇偶標準

潑婦表現,乃系翠兒出於對李衛感情的必然表現;而對李衛的維護,則是照顧自己男人尊嚴,顧全大局、懂事明理的表現。

如此賢妻,夫復何求!

03 善良

對於翠兒這個出身流浪乞丐的女子而言,善良似乎是最奢侈也最難能可貴的品質之一。

筆者曾經看到過一個國外的街頭調查報告,問題是“你覺得什麼樣的姑娘最性感?”

身材、相貌、氣質等等答案皆在意料之中,然而一個“我覺得有著善良靈魂的姑娘,才是最性感”的回答,成為了最佳答案。

對於翠兒而言,善良這種越來越難發現的優秀品質,有著數次直接表現:

雍正皇帝下令處死年羹堯的時候,翠兒對李衛說道:

“什麼事,非得要他死?你能不能上個摺子,保他一保?”

雍正王朝:翠兒,看起來很傻很天真?她才是男人的擇偶標準

李衛則回道:

“婦人之見,明著告訴你吧,換成其他人,十條命都沒了!”

雍正皇帝和年羹堯的關係如何,就在雍正皇帝潛邸的翠兒肯定非常清楚。對於如此感情的潛邸奴才,雍正皇帝能夠痛下狠心,處死年羹堯,就說明了問題的嚴重性。

那麼,翠兒為何還要讓李衛“保他一保”呢?就是因為“我知道,我知道,我是想起當年的事,心裡難受!”

畢竟翠兒是年羹堯從人販子手裡,直接搶回來的;畢竟,對於翠兒,年羹堯是真心疼護過的;畢竟,年羹堯曾經救過李衛和翠兒的命。

但翠兒對於年羹堯的惋惜和心疼,並不僅僅在於感恩,更重要的是其心中善良的靈魂在主使。

從昔日的潛邸奴才,年羹堯和李衛於仕途步步升遷,並走到了一個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這得益於雍正皇帝的特殊恩寵,但這一切又都得益於當初這一干人等精誠團結、眾志成城將皇四子胤禛推上了皇位。

而如今,物是人非,面對雍正皇帝的“辣手無情”和年羹堯的“今非昔比”,翠兒只是希望大家都能活著,能活著就是最好的結局。

“非得要他死嗎?”

這一句話就足以將翠兒的善良,全部展現!

雍正王朝:翠兒,看起來很傻很天真?她才是男人的擇偶標準

也正是這份善良,這份對“活著”的至高追求,才有了皇十三子胤祥薨逝以後,李衛的話:

“翠兒不太好!十三爺去世以後,她一想起來就哭,還老唸叨著要進京來看主子。”

對於翠兒而言,當初可以打打鬧鬧的皇四子胤禛、皇十三子胤祥、年羹堯和高福、鄔思道,都活著才是最好的結局,才是其心底善良的追求!

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有對自己男人潑婦一般的在乎和愛,更有懂得分場合、分對象、分時機對自己的男人進行有效維護;更重要的是,還有一個善良的靈魂;翠兒能從一個流浪乞丐成為兩江總督夫人,並不是偶然。

翠兒,才是男人擇偶的標準,才是擁有大智慧的賢內助!

參考資料: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雍正王朝》

(本文僅基於《雍正王朝》具體演繹情節和人設解析,並不以歷史史實為依據,個人觀點,歡迎提出批評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