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北京城樓和城牆老照片:恢宏壯觀,拆除後梁思成痛心疾首


北京,這個多次被作為軍事要塞和皇都的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城市,它的城牆是奧斯伍爾德.喜仁龍筆下最震撼的古蹟。在現代的車水馬龍中,城牆獨具的古樸氣息,是與新興城市最大的區別。

北京古城請,始建於元朝而成於明朝,長達二十三點五五公里,整體呈現凸狀。如果說長城是古代軍事建築的佼佼者,那麼宏偉沉穩的北京古城牆就是彰顯皇家氣韻的翹楚了。

自古至今,攝人心魄的建築宗室免不了戰火和時光的洗禮。一八六零年,八里橋失守,打開了英法聯軍進攻安定門的門戶,不到半個月,安定門破,整個北京城成為侵略者彰顯勝利的旗幟。

一九一五年,迫於修建環城鐵路的需要,安定門的兩個樓闕被拆除。安定門最為特別的地方,是不與其他八門趨同的甕城內建築——它內裡建築真武廟,奉北方大神真武大帝,大概是因為安定門就建在北面吧。。

北京城的另一個門——崇文樓,又名“哈德門”是專門走酒車的。城外的酒道上行走的,大多是來自涿州的釀酒者,他們總是架著酒車現行到左安門,在來到崇文樓上稅。

再來說說西便門的箭樓吧。明嘉靖時期為了抗擊蒙古騎兵的騷擾,在外城西北角修建了箭樓。絃歌雅意,聞其名就知道箭樓是做什麼的了——保衛北京城的安寧,這事當時的統治者最強烈的渴望。箭樓於一九五二年被拆除。

廣安門,明朝叫做廣寧門,又或“彰義門”,坐落於外城西垣偏北。道光年間避諱皇帝姓名,改為廣安門。廣安門在乾隆時期是南方進京的要道,後又改動了規格。其主建築與一九四零年拆除,城樓拆於一九五七年。

正陽門和西柵樓下和宣武門間的內城城牆,,寬二十四米,高達十二到十四米。總體上東西牆的厚度大致一樣,三四米厚度。但是北牆最是高大雄厚,又代表帝王之威,所以比其他城牆高四米,厚三米左右。

新中國成立之後,對於北京古城牆的去留問題大家一直爭論不休。在1949年5月的北平都市計劃委員會籌備會議上有人建議拆除城牆以改善城市的交通問題,對此梁思成先生堅決反對,他提出可以將城牆改造成花園,城樓可以改建成茶樓、展覽館等,可以在城門左右開洞來解決城門樓對於交通的阻礙。但是最終北京城牆還是沒能躲過被拆除的命運,梁思成痛心疾首,高大宏偉的北京古城牆淹沒在了歷史長河中,再見也只能是一張張圖片的記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