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統元年老照片:逛街的八旗婦女,殘破的奉天城樓


清末瀋陽街景。這一組老照片記錄了宣統元年瀋陽的城市面貌,攝影師是美國地質學家托馬斯·張柏林和他的兒子羅林·張柏林,具體時間是1909年6月7日和6月8日兩天。“奉天”即“奉天承運”之意,是大清的龍興之地。

瀋陽城內的居民院落。瀋陽是八旗最早的都城,建有皇宮,也有其祖陵。這麼重要的地方,朝廷卻無力保護,先是淪為俄國的勢力範圍,1905年之後又淪為日本的勢力範圍。皇帝對自家“龍興之地”的統治因列強幹預而減弱。

瀋陽街景,有小販在賣東西。這對美國父子在瀋陽停留兩天,對這座城市的印象一言難盡。他們一方面抱怨街頭塵土飛揚,一方面又被精緻古樸的建築吸引,也對當地百姓遵從“未在其他地方見到過的秩序和紀律”而讚歎。

瀋陽謙祥厚商鋪門面。羅林說:“在穿過街道時,我們被奉天城內東西向街道上一些店鋪門廊上精緻的門牌和設計所震撼。有華麗的龍、獅子和長有幾英尺長腿的大鳥的圖案,放置在門廊前上方。通常好的門面也代表了生意的興隆。”

逛街的八旗婦女。張柏林父子說:“至於這裡的人,我被他們具有非常個性化的長相震驚了,我想你也會被這裡大多數人的大體格子震驚,這裡的女人與南方裝腔作勢的小腳殘疾比起來,她們更健康,更能幹。”“這裡的人更加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人們的面孔通常都比遙遠的南方人更具特徵。”


街邊的茶鋪。那兩隻特大號茶壺是當時茶館的標配,如今已經很少見。

瀋陽大東門城樓,已經殘破不堪。瀋陽大東門又稱撫近門,建於皇太極時期。此門具有一定的禮儀功能,當時各個部落進入瀋陽拜見皇太極均由此進城。從照片來看,這座城門經歷了歲月滄桑,年久失修。

瀋陽四平街,遠處可見鼓樓。四平街就是今天的瀋陽中街,它是瀋陽最早的商業中心。清末,四平街上修築了石子馬路,商號陸續進行門市整修。街道兩旁,百貨店、茶店、點心鋪、錢號、珠寶、鐘錶、玩具等店鋪林立,招牌廣告琳琅滿目。

瀋陽火車站裡的旅客。1899年,俄國人最先在奉天修建了火車站,1905年被日本佔領。

站在瀋陽北城牆拍攝崇壽寺及白塔。崇壽寺及白塔始建於唐代,尉遲恭監造。明清兩朝都進行過重修,至清末逐漸破落。白塔為等邊八角形,密簷11層,全為青磚築,實心,高約26米,直徑9米,雄偉壯觀,古樸優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