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東漢初期的醫方書——武威醫簡

醫方書是中國古代中醫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漢書·藝文志》中稱之為“經方”,並解釋曰:“經方者,本草食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辨五苦六辛,治水火之齊,以通閉解結,反之於平。及失其宜者,以熱益熱,以寒增寒,精氣內傷,不見於外,是所獨失也。故諺曰:有病不治,常得中醫。”是知所謂經方,就是古代醫藥方劑的統稱,《漢書·藝文志》中曾著錄有“經方十一家”,但多已失傳。值得慶幸的是,近百年來的出土文獻中多次發現了這類醫方書,現在所知最早的是湖北關沮周家臺秦墓出土的病方書,簡文中還保存有“去黑子方”“己齲方”等病方名,其次就是著名的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醫書中的《五十二病方》,該帛書保存基本完整,現存462行,共計有291條,分別記載了49類疾病、醫方283個、藥名247種,是漢代初年臨床醫學和方藥學發展水平的真實記錄。

武威醫簡是繼馬王堆醫書之後又一次漢代醫方的重要發現,1972年11月發現於甘肅武威縣柏樹鄉五畦村旱灘坡的一座漢墓中,該墓的時代考定為東漢早期,故這批簡又稱為武威旱灘坡東漢醫簡。

這座漢墓是考古學上所說的“土洞墓”,簡牘發現於墓主人屍體頭部的一個麻袋中,保存基本完整,共計有92枚,其中木簡78枚,木牘14枚。木簡長23cm左右,寬0.3—1cm,寬簡中都有契口,有三道編繩,內容都為古醫方,其中一枚上書“右治百病方”,這是對前面所寫簡文內容的小結,“右”表示這枚簡的右邊,也就是這枚小結簡的前面所抄寫的各簡,故這批木簡又或稱為武威醫簡“治百病方”。這些醫方除了標註醫方名之外,還列有病名、症狀、藥物名、用藥劑量、服藥方法、針灸穴位、禁忌等,內容涵蓋了臨床醫學、藥物學、針灸學等,較完整的醫方有30多個,其中治療內科疾病的醫方14個,治療外科疾病的11方,治療婦科疾病的2方,其他還有治療五官疾病、針灸方、膏藥方等多種,用藥100多種,既有植物類的如柴胡、當歸、半夏、厚朴之類,也有礦物類的如丹砂、硫石之類,還有動物類的如龍骨、雞子中黃之類,此外還有藥物的泡製、劑型以及用藥的時間,服藥的方法和禁忌等等,內容非常豐富。

木牘長22.7—23.9cm,寬1.4—4cm。正反兩面都有文字,除一枚上僅寫一行文字外,其餘都寫有二行以上,最多的寫有6行文字,內容與木簡基本相同,都是醫方,其中編號為84、85的兩塊木牘上抄寫的兩個醫方,其名都是“白水侯方”,故又被稱為武威漢代木牘“白水侯方”。

這兩個醫方都是治療男子“七疾”(陰寒、陰痿、苦衷、精失、精少、睪下癢溼),原牘中殘缺一疾之名。治療“七傷”(陰寒、陰痿、陰衰、睪下癢溼、小便有餘、莖中痛、精自出)的這種醫方,在唐代孫思邈的《千金翼方》中稱之為“周白水侯散”,可見這種醫方從漢代到唐代是傳承有序的。

「鑑賞」東漢初期的醫方書——武威醫簡

武威醫簡

這裡選登的是三枚木牘(如圖),從右往左數,第一枚左側殘缺,從左側最下很粗的校讀符號可知,這是結尾的簡,在整理編號中,這枚木牘是85乙,也就是說,它是這枚木牘的背面,其內容也就是前面介紹過的“白水侯方”的一部分,主要記錄了男子“七傷”的一部分內容和治療的醫方。

中間一枚的編號為88甲,也就是編號為88木牘的正面,彩色照片上的文字已不很清楚,但藉助紅外線掃描後,其文字基本可讀,木牘的正中是醫方名:治婦人膏藥方,下面分兩欄抄寫具體的藥名和劑量,第三欄在抄寫了最後一味藥名劑量後,小結曰:“凡七物,以朌(肪)膊高(膏)舍之。”即此方一共有七味藥,用豬肉脂肪調製成膏藥。

第三枚的編號是91甲,說明它是第91號木牘的正面,分三欄抄寫,其內容是當時藥品的價格,如起首是“牛膝半斤,直(值)五十”,最後是“黃芩一斤,直(值)七十”,在這枚簡的背面結尾是“凡直(值)九百廿七”,可見這是一枚記錄當時藥品價格的清單木牘。

這三枚木牘的內容不同,書寫格式各異,第一枚滿簡抄寫,行距和字距都很緊密,字體為隸書,書寫平實工穩,自然隨意。第二枚的書寫則自有章法,方名居中,藥劑分欄書寫,小結居左偏下,雖同樣是隸書,但其書寫的空間較大,故文字書寫比較舒展,特別是最後的“之”字在寫不下的情況下,居然另列“舍”字之旁,也可見其抄寫的隨意自由。第三枚是頂格分欄抄寫,雖多有隸書的筆意,但其文字的構形和用筆都帶有行草的意味,其中如“斤”字的橫折連筆,就是比較典型的行草筆法。因此,這三枚木牘的書體特徵多少代表了武威醫簡的書寫藝術,大家可以好好品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