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特使米高揚預言:“周恩來將是中國新政府一位很好的總理”

1949年1月31日,斯大林派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部長會議副主席米高揚來中國。

此時,國共兩黨大決戰的第三個戰役——平津戰役剛剛結束。米高揚的此次中國之行,是作為斯大林的特使秘密訪問西柏坡的。陪同來訪的還有蘇聯在東北鐵路局的顧問格瓦洛夫、翻譯等4人。他們是從大連乘機抵達石家莊的,中央警衛處長汪東興和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師哲等到機場迎接,然後大家乘吉普車抵達西柏坡。

斯大林特使米高揚預言:“周恩來將是中國新政府一位很好的總理”

原本上打算,毛澤東是準備去蘇聯與斯大林交換意見的。後經毛澤東與斯大林電報協商,斯大林主要考慮到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正處在關鍵的時刻,毛澤東作為全軍統帥不能離開指揮作戰的崗位。同時,也考慮到安全問題和毛澤東的身體健康,最終斯大林決定派政治局委員、部長會議副主席米高揚,作為他的特使前來西柏坡,聽取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意見。

米高揚與毛澤東、周恩來等五大書記見面後會談時首先說:“我們是受斯大林同志委託,來聽取中共中央及毛澤東同志意見的,回去向斯大林同志彙報。我們只是帶著兩個耳朵來聽的,不參加討論決定性的意見,希望大家諒解”。(《周恩來傳》上卷,第912頁)

顯然,作為特使,斯大林並未授予米高揚更多會談的權利,主要是讓米高揚更多地瞭解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對未來的打算和想法。

毛澤東代表中共中央向米高揚“著重談了民主聯合政府的性質,談了要把革命進行到底”。

斯大林特使米高揚預言:“周恩來將是中國新政府一位很好的總理”

正式會談後,周恩來又同米高揚單獨談過一次。這次談話的內容十分廣泛,主要涉及五個方面的問題:

“討論了戰後的經濟建設、交通運輸等恢復工作;成立新政府的總體規劃與設想;對外關係問題,特別是對外貿易的開展與管理;發展或建立各種社會組織、群眾團體和對他們力量的運用和發揮;在中國有多黨存在,它們的作用和意義等。”(《周恩來傳》上卷,第912—913頁)

應該說,周恩來同米高揚的這次談話,不僅是簡單的當前形勢和打倒國民黨蔣介石反動派的問題,而是更多側重新中國未來的一些重大戰略問題。這說明,周恩來全局意識、戰略意識和前瞻意識非常強,三大戰役剛一結束,他就已開始探索和思考未來新中國的政治、經濟、外交等一系列問題,並且對這些問題思考得很全面、很系統、很深入。

無疑,與周恩來的這次談話,給米高揚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使米高揚高興不已。斯大林授命他只是帶著兩個耳朵來聽,這下兩個耳朵可是聽得滿滿的,信息量絕對足夠多,絕對不虛西柏坡之行。

正是基於這次印象深刻的談話,以後,米高揚對人說:“周恩來將是中國新政府一位很好的總理。”(《周恩來傳》上卷,第913頁)

斯大林特使米高揚預言:“周恩來將是中國新政府一位很好的總理”

主要參考文獻:

《毛澤東年譜》下卷

《周恩來傳》上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