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撕毁百万名画,父母遭追究赔偿:错其实不在孩子,在家长

熊孩子撕毁百万名画,父母遭追究赔偿:错其实不在孩子,在家长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熊孩子又闯了大祸:

清代画家任伯年的名画《澹黄杨柳带栖鸭》,在预展活动上,被“熊孩子”撕毁。整组作品价值约130万至219万人民币,具体的赔偿事宜还在协商中。

替家长“肉疼”之余,我对艺术瑰宝遭到破坏感到深深痛心,毕竟再多的赔偿,也无法让这幅作品复原。

熊孩子撕毁百万名画,父母遭追究赔偿:错其实不在孩子,在家长

近年来,小朋友意外破坏展品的事件频发,家长喜欢带孩子去参观一些名画文物,出发点是好的:为了让孩子开眼界、接受艺术的熏陶,但孩子天生爱玩爱探索,在这种特殊的场合,父母若不加以约束引导,就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我们尊重孩子释放天性,不盲目用条条框框来约束,但不代表连最基本的规则都不需要遵守。尊重孩子,把他们看作和我们自己一样,是个享有同等决定权的人,但这样的权利,不代表孩子可以为所欲为、不遵规守法,做自己想做的事。

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战》一书说:“孩子生活在这个世界里,需要学习尊重自然法则,孩子必须体会秩序和规则是自由的一部分,如果不守秩序,所有人的自由都会受到影响。”

而守秩序,也就是所谓的规则感。

1.什么是规则感?

“规则感”是指做任何事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和有序排列,无论遭受到怎样的外力入侵,该遵守的规则,绝不会去轻易破坏。孩子的规则感由父母来帮助一点一点建立,规则感一旦建立,就不要轻易更改,这样的规则感才稳固利于长久。

熊孩子撕毁百万名画,父母遭追究赔偿:错其实不在孩子,在家长

2、孩子缺乏规则感的原因

孩子不懂得规则,绝大多都是因为父母一开始就没有给孩子建立好规则感,导致孩子不知道自己行为的界限在哪里,所以做什么事都依着自己的性子来,缺少规则的约束。除了缺乏父母的引导,还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01、缺乏“自我分化”的能力

心理学家鲍恩曾提出一个理论,即“自我分化”,指的是个体能够将理智与情感、自我与他人分开的能力。孩子是“自我分化”水平较低的个体,其行为只能依据情绪反应,在处理问题时极容易受情绪影响而缺乏理性判断。

比如,很多家长带小朋友出去玩时,他们都会提前告诉孩子,在餐厅不要大声喧哗,不要随便动别人的东西或不要破坏花花草草等。但实际上,当他们玩嗨了或见到新鲜的东西时,他们还是会忍不住大喊大叫或伸手去摸摸。

所以,在执行“规则”时,面临的将是自己“想做”与“要做”的事情分开的能力,这时候,就需要有规则意识,让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适应社会需求。

02、父母本身缺乏规则意识

孩子的行为与父母的教育息息相关,当父母本身缺乏规则意识,孩子不可能会守规则。

上次在等红绿灯时,旁边站着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当时是红灯,但因为路上没车,这位妈妈一看赶紧抓起孩子的手快步横穿过去。在她横穿一半时,有一辆从她身边飞驰而过,大家不由得替她拧了把汗。

妈妈本身不守规则,认为这样做没什么不妥,导致孩子不知道什么是规则,从而“随心所欲”地“释放天性”。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美国作家鲍德温说过一句话: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当一个孩子不懂何为规则,绝大多数是因大人未起到表率作用。

03、陷入“手表效应”

心理学有个效应叫“手表效应”,指的是拥有两块或者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守规则的过程中,家庭成员对规则的态度没有保持一致,即父母教育,但爷爷奶奶放任。之前对大宝说,回到家要把鞋子书包归位、吃完饭要把碗筷拿到厨房,但每次放学都是爷爷帮他脱鞋子、放书包;吃完饭都是奶奶赶紧帮忙去收,当我告诉他们要让孩子养成习惯时,他们总是说:不用,孩子还小,设那么多条条框框干啥?

对孩子若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或两个人同时指挥,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从而难以培养正确的规则意识。

熊孩子撕毁百万名画,父母遭追究赔偿:错其实不在孩子,在家长

3、建立规则感对孩子的重要性

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生活有了界限和范围,才会更规律。孩子也能对生活有预知和期待,从而感到愉快。

很多父母,在给孩子“立规矩”时可能或多或少会纠结过,想给孩子定规则又怕条条框框会限制孩子的自由探索,其实父母可能混淆了限制和界限二者的含义,只有父母给孩子一定程度上的限制才能让他们在安全的界限内得到更多的自由。

01、 带来安全感

心理学家把孩子的安全感称为人心里的免疫系统,安全感是完善人格的基础,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安全感对他的成长至关重要。孩子对安全的获取,第一来源于父母的陪伴,第二来源于环境。

父母的陪伴更多满足于精神需求,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对于安全感的需求不再仅限于父母,他们更多需要是心理需求。

比如,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如果家长没有及时教育他们与人相处的规则,导致孩子不善于与人相处,不懂得遵守幼儿园的规则,那么不仅小朋友不喜欢他,老师也不会喜欢他。当发生这种情况时,他会非常苦恼,也会产生不安全感,所以,教会孩子守规则,其实是教会他如何融入社会,如何获取更高层次的安全感。

02、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研究表明,优秀的孩子大多都具备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独立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孩子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他们会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也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培养独立的素质。

规则意识淡薄、不守规矩的孩子,其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来说就不会太强,如果父母从小就注重孩子的规则意识培养,并逐渐引导孩子学会遵守规则,那么当孩子进入学校或步入社会后,他们就会更愿意遵守规矩和规章制度,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就会比较强。

熊孩子撕毁百万名画,父母遭追究赔偿:错其实不在孩子,在家长

03、培养责任感

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既要求利已,又要利他人、利社会,有了责任感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规则感的养成也是建立这三利之上,当孩子有了规则意识,他的责任感也会随着加强,更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上次在超市看到一个妈妈带了个5、6岁大的孩子购物,买完单时,把一大袋的零食玩具递给孩子,说:“这些是你的东西,你自己提着。”孩子很自然地接过袋子,我看孩子身上背了个小双肩包、肩膀挎着个小水壶,现在又拧了个袋子,可谓“全副武装”。给孩子设立规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除了让他们懂规则外,还可以帮助他们责任感的建立。

04、可以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

父母一定要教育孩子建立并学会遵守社会规则,因为这是孩子融入社会的一道大门,也是周围的人接纳孩子的第一步,如果行为不文明,毫无规则意识,不仅会受到别人的排斥,孩子也很难去适应这个社会。

而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融入集体,就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约束,并告知孩子一些集体生活的规则。

比如,想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需要得到他人的允许;玩游戏需要遵守老师的要求并遵守秩序;玩滑滑梯或荡秋千时要讲究先来后到并排队轮流玩等。当孩子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后,不管在什么地方,孩子都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也更好地融入社会。

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是孩子适应社会极其重要的内容,它是孩子学习、生活的基础与保证。父母要让孩子懂得规则的重要性,除了让孩子守规则,还要尊重孩子,让他们成为规则的制定者,从而更自觉、主动地遵守规则。

熊孩子撕毁百万名画,父母遭追究赔偿:错其实不在孩子,在家长

4、怎样培养孩子的规则感?

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说:“规则可以使孩子拥有心理的力量,使孩子有序地和环境及他人相处。”

所以,规则带来的是有序的生活,是内心的安全和安定,也是孩子走向集体、走向社会时维护自己和尊重他人界限的前提。父母对孩子的规则教育不要陷入“只定规则,不讲道理”的误区,这样会让孩子认为规则是在剥夺自己的权益,从而心生抵触。如何让孩子建立“规则感”?父母不妨这样做:

01、 与孩子一起讨论并立下规则,规则要清晰并具操作性

父母在给孩子制定规则时,首先要考虑尊重孩子,一起讨论立下规则,并告诉孩子,规则将给生活带来怎样的好处。同时也要考虑孩子的心智发展规律,从简单到复杂,随着理解能力的加强,自律感的培养,再慢慢过渡为性格的培养与塑造。什么样的规则才是清晰可操作性的?

  • 每天吃饭时,要让孩子养成坐餐桌上的习惯,告诉他们,每个人吃饭都得坐在饭桌上,一旦离开饭桌就没东西吃了;
  • 每次玩完玩具,要让孩子动手收好,跟他说,玩具要回家了,你帮帮它们吧;
  • 跟小朋友在一起时,告诉孩子,学会分享,不抢别人的玩具,这样才能跟小朋友们更好地相处;

规则养成非一朝一夕,父母可以先从生活中的细节抓起,让孩子初步掌握规则的意义。

02、不轻易破坏规则,温和并坚定地执行

在给孩子制定规则时,其实是在考验父母的执行力,父母的执行力越强,孩子对规则就越遵守。所以,制定规则一定不要以父母方便为目的,如果制定规则的出发点是父母,那一定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因为“随意性”太强,也会因父母的心情或环境所改变,导致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会让孩子困惑,边界到底在哪里?比如,妈妈今天心情好,你可以不用在饭桌上吃饭或允许孩子边吃边看电视等。

何谓“温和而坚持”?美国心理学大师科胡特用了另外一个术语来描绘这一原则——不含诱惑的申请、不含敌意的坚决。

如果在执行过程孩子不遵守并大发脾气,父母不要大发雷霆或死死胁迫孩子执行,这样不仅让孩子心里出现抵触继而对规则感产生厌恶。

比如,孩子一回家不把鞋子放在鞋架,而是一踢一蹬,经过提醒还是置若罔闻,这时父母千万别怒气冲冲指责:“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回来要把鞋子放好,你到底有没有在听?”然后吼完却又帮他把鞋子放好。也不要直接过去拽起他的胳膊,让他重新放好去。

正确做法应该是走过去,温和并坚定地告诉他,必须得先把鞋子放回鞋架才能玩玩具,直到他执行为止。这时候,孩子通常会配合,慢慢的,就会养成习惯。

熊孩子撕毁百万名画,父母遭追究赔偿:错其实不在孩子,在家长

03、 使用“延迟满足法”让孩子学会自控

所谓延迟满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为什么要用“延迟满足”?因为延迟满足是孩子自我控制的表现之一,反映一个孩子在面临诱惑时能否为更有价值的结果而控制自己的即时冲动,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等。

比如,孩子在吃饭点时吵着要吃饼干,这时,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两个选择:1、如果现在先吃饼干,那只能吃半块,吃完饭后没有饼干吃了;2、如果先吃饭,吃完饭后,可以吃两三块饼干。“延迟满足法”即可以帮孩子立下规则,还帮助孩子学会了延迟等待。

通常孩子在“守规则”时,必然会产生“想做”与“不该做”的斗争,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其实就是在锻炼孩子的“自控能力”,当孩子拥有较强的自控能力时,他们对于规则也就更能遵守。又如,很多小朋友一起去聚餐,在面对一桌美味的食物时,自控力强的孩子比自控力差的孩子更能守饭桌上的“规则”。所以,父母一定不要忽视这种能力的培养。

04、用经常提醒方式,让孩子形成规则思维

因为考虑到孩子的心智发育比较不成熟,对定下的规则也较容易淡忘,这时,父母就要时刻提醒,特别是在外出时,应把需要遵守的规则再进行一次梳理。

比如,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要闯红灯、公共场合不许大呼小叫、不要破坏公共物品等。孩子的理解与执行能力有时比大人还强,当父母一再强调规则的重要性时,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形成一套“规则思维”,父母就不再需要时刻重复这些指令了。

熊孩子撕毁百万名画,父母遭追究赔偿:错其实不在孩子,在家长

05、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建立一个规则意识环境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与教育方式将给孩子带来最直观的影响,所以想让孩子遵守规则,父母就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建立一个规则意识的环境。

很多父母一边抱怨孩子不努力学习,自己却不思进取;一边骂孩子做作业不专心,一边却在一旁刷手机;一边不让孩子吃甜食,自己却又管不住嘴;一边教育孩子要礼貌待人,自己却又蛮横无理等等。

英国教育家托马斯·阿诺德说:父母的言行就是无声的老师,自觉或不自觉的榜样,强有力地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要取得理想的教育功效,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孩子人生的好榜样。

06、给予孩子正面的鼓励与肯定

有一种教育心理叫罗森塔尔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从而得到预期的效果。

暗示的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当孩子受到这种暗示作用后,会变得开朗自信,充满激情,在不知不觉中更加努力去学习与提高。

所以,当孩子在规则上有了一定的认知与进步时,父母一定要多鼓励、多肯定,让孩子有成就感,从而更认同规则并乐于去遵守。

熊孩子撕毁百万名画,父母遭追究赔偿:错其实不在孩子,在家长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总之,给孩子建立规则,不是让他们死守规矩,而是教育他们懂得自由的边界,自由是在规则以内的自由,自由是一个逐渐放开的过程。当孩子领悟到其中的道理,自然而然就会去遵守,而这个过程,则需要父母一起努力,用心去督促与引导,方能让孩子懂得规则的真正含义。

熊孩子撕毁百万名画,父母遭追究赔偿:错其实不在孩子,在家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