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銀行IPO攔路虎:資產結構失衡依賴證券投資 不良遠高同業

廈門銀行IPO攔路虎:資產結構失衡依賴證券投資 不良遠高同業

四年內,廈門銀行資產擴張3倍有餘,主要靠快速膨脹的證券投資,而其貸款業務發展緩慢

出品:每日財報

自首次遞交招股說明書已經近兩年了,廈門銀行依然沒有看到上市的曙光。

廈門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9月21日。前身為成立於1996年11月30日的廈門市商業銀行,2008 年,廈門銀行引入富邦銀行(香港)作為境外戰略投資者,成為大陸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傢俱有臺資背景的城市商業銀行。

截止2019年三季度,廈門銀行總資產為2360.61億元。資產規模並不算大,和多數中小銀行一樣,廈門銀行上市的目的就是“補血”以應對不斷下滑的資本金。

廈門銀行於2017年底,正式申請IPO,2017年11月24日,廈門銀行報送IPO申請招股說明書。2018年10月9日,廈門銀行更新招股說明書。

1

非信貸方式擴張

和一般中小地方性銀行收入依賴息差不同,廈門銀行營收結構過度偏向證券投資類業務。

《每日財報》注意到,2015年至2018年,廈門銀行證券投資類資產佔比較大,均超50%。

招股書顯示,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廈門銀行資產總額分別為1603.2億元、1889.72億元、2128.07億元、2324.14億元。

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廈門銀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分別為:287.8億元、528.35億元、547.57億元、534.29億元;持有至到期投資分別為:30.27億元、98.48億元、153.23億元、182.89億元;應收款項類投資分別為612.97億元、479.81億元、460.25億元、303.57億元,報告期內證券投資類資產均超千億,佔資產總額比例均超50%。

證券投資業務佔比過重顯然會增加運營風險,不符合審慎經營要求。《每日財報》也向公司發出求證,但截至發稿沒有收到正面回應。

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廈門銀行總資產為2360.61億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為486.39億元,持有至到期投資為246.40億元,應收款項類投資為103.84億元,三項總金額為836.63億元,佔總資產比例為35.44%,佔比顯著下降。

事實上,廈門銀行近些年來風格一度較為“激進”。

2009年底至2012年底,廈門銀行的總資產分別為:282.77億元、528.96億元、700.81億元、911.21億元,四年內,資產擴張3倍有餘,擴張速度極快。

但值得注意的是,4年間,伴隨著總資產的急劇增加,貸款餘額增長相對較少,2009年貸款餘額為89.35億元,2012年底貸款餘額為167.59億元。同時,貸款餘額佔總資產的比例也在不斷下降。

截至2012年,廈門銀行的同業資產(包括存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款項、拆出資金、買入返售金融資產)高達358億元。

因同業業務流動性風險大,根據2014年廈門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期金融債券發行公告顯示,截止2013年6月30日,廈門銀行總資產為667.78億元,相比2012年底的911.21億元總資產,縮水竟達26.72%。

2

貸款集中度高

近年來,廈門銀行不良貸款率呈下降趨勢,但仍高於同行。

根據《每日財報》的統計,2016年至2018年上市城商行平均不良率1.36%、1.26%、1.24%,而廈門銀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51%、1.45%、1.38%,不良貸款餘額分別為7.31億元、8.79億元、10.09億元。

同時,廈門銀行還存在貸款風險過於集中的問題,廈門銀行貸款的53.06%投放於廈門市內,94.45%投放於福建省內客戶。2016年至2018年期間,廈門銀行貸款集中於製造業、批發零售業、房地產業,三大行業佔貸款總額的69.58%,佔貸款總額的43.85%。

廈門銀行小微企業貸款合計佔公司總貸款金額的87.95%,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差,因此廈門銀行不良貸款餘額也主要集中於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2016年底至2018年6月,小微企業不良貸款佔企業不良貸款總額的比重分別為85%、83.1%、83.88%。

對此,有分析認為,廈門銀行貸款區域、行業、企業規模集中度均較高,資金質量和區域經濟景氣情況緊密相關,仍潛伏較大的風險因素。

3

股權較分散

廈門銀行上市的攔路虎還包括較為分散的股權。

截至目前,廈門銀行前四大股東分別為:廈門市財政局,佔股20.21%;富邦金控,佔股19.95%;盛達興業房地產,佔股10.65%;七匹狼集團,佔股8.90%。

廈門銀行總資產自2008年至今增加13倍有餘,資本金不斷吃緊,廈門銀行11年期間8次定增。截至2019年三季度,其存續期金融債券及二級資產債券總金額為145億。

廈門銀行較為特殊還在於其臺資背景,2018年11月30日,富邦金控完成受讓其全資子公司富邦銀行(香港)所持的廈門銀行19.95%的股份,取代以往繞道第三地子公司間接參股的方式,成為廈門銀行的第二大股東。

此外,廈門銀行內控水平同樣堪憂。

2018年1月27號,因票據融資轉讓接受遠期回購協議同業投資接受第三方金融機構信用擔保及票據轉貼現業務未按規定面籤、用印等問題,廈門銀行收到廈門銀監局的廈銀監罰決字〔2018〕10號行政處罰決定書,罰款金額高達2450萬元,並責令該行對直接負責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紀律處分。

近年來,廈門銀行也是罰單不斷,招股書顯示,2015年至2018年6月,廈門銀行及所屬分支機構因違法違規受到行政處罰共15筆,總金額為2670萬元。

鉅額罰單暴露了廈門銀行在內控管理和合規意識上存在的問題,或對IPO造成一定阻力。對於廈門銀行上市進程面臨的問題,《每日財報》將會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