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可能是史上最大爆料,散戶是這樣被“收割”的

真相,可能是史上最大爆料,散戶是這樣被“收割”的

美劇《億萬》裡面有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財富本質就是洞察力的變現。有一小部分人可以算出數據,還有更少部分人可以解釋數據,但是極少有人二者兼顧,他們都成了億萬富翁

2017年,國際知名做空機構渾水發佈報告看空在香港上市的遼寧乳企——輝山乳業。

做空報告發布後,輝山乳業盤中股價跳水大跌90%,僅僅半小時,股價就從2.496港元跌至0.42港元,市值蒸發300億港元。

在渾水的做空報告中,很重要的一個指控為:輝山乳業財報稱苜蓿自給自足,但實際上大量外部採購苜蓿。苜蓿自產和採購的成本完全不同,輝山乳業將外採虛報為自產,大量虛構利潤。

而渾水如何向市場證明渾水乳業在苜蓿上造假呢?說起來也簡單,渾水通過衛星圖片發現輝山乳業財報上所稱的苜蓿生產基地上根本沒有大規模種植苜蓿,然後順藤摸瓜,找到了為輝山乳業供應苜蓿的安德森公司,坐實造假。

2018年,A股醫藥白馬股康美藥業暴雷,11個交易日,康美藥業股價下跌超40%,市值蒸發近450億元,暴雷原因之一就是公司林下參資產被誇大。

無論是輝山乳業的苜蓿、還是康美藥業的林下參,只要在投資前能實地查看一番,大概率都能避開暴雷。但無論是專業的基金經理還是普通的個人投資者,實地查看每一家上市公司顯然是不現實的,這時就需要藉助外力。

當然渾水公司使用的衛星圖片推測輝山乳業在苜蓿生產上造假也比較傳統,在互聯網時代,更先進、更有效的方式無疑是大數據。

真相,可能是史上最大爆料,散户是这样被“收割”的

一、

電商大數據尋找下一個茅臺、格力

近兩年消費股大熱,消費股的一個重要觀測數據是銷量,但目前銷量數據來源比較雜亂,多為第三方機構數據。家電類會使用奧維雲網或中怡康的數據,手機等電子產品類,國內、國外發布銷量的機構更是多如牛毛,讓投資者無所適從。

真相,可能是史上最大爆料,散户是这样被“收割”的

奧維雲網

同時,第三方機構的數據來源市場觀測,不能做到100%數據準確,存在被上市公司造假欺騙的可能。

另一方面,第三方機構的數據是“事後數據”,一般都是每季度末、每半年公佈行業調查數據,對於炒股來說,這時已經有些晚了。

想要避開暴雷、或發現黑馬股,需要更多的前瞻數據,如果大幅領先財報披露時間,就能從容佈局,坐收利潤。

如何提前預判銷售數據?無疑,電商實時銷售大數據是一個比較好的前瞻數據,甚至可以說是目前市場上最有效、最及時的前瞻數據。

一定程度上來說,電商實時銷售數據比企業自身更知道產品賣得好不好,因為多數企業將產品交付給供應商,尤其是傳統線下供應商後,已經與產品失去了聯繫。

所以,電商銷售數據一方面可以避雷,另一方面可以提前發現黑馬股。

二、提前挑選出黑馬股

電商銷售數據涉及面廣,食品飲料、家電、紡織服裝、輕工製造、醫藥等具有零售性質的行業都可以直接觀測,汽車、房產等大類資產銷售數據也可通過汽車飾品、裝修用品等推算。

真相,可能是史上最大爆料,散户是这样被“收割”的

近期TWS耳機概念大熱,對企業來說,只有銷量增長,供應商提貨增加時,才知道產品大賣,而普通投資者比企業更晚知道TWS相關耳機熱賣。

但從電商的角度來看,TWS概念耳機熱賣前,相關的搜索量已經上升,電商平臺應該是市場上最先知道TWS概念耳機將熱銷的。

如果獲得了這個數據情報就能提前佈局,坐收利潤。

實際覆盤發現,TWS概念牛股“共達電聲”早在10月15號就已經漲停一次,隨後股價逐步拉昇,但TWS概念直到11月初才熱起來,顯然已經有資金提前捕捉到相關信息,提前佈局。

三、避開暴雷,提前發現業績下調

以白酒為例,茅臺、五糧液股價的持續上漲讓外界認為白酒行業處於躺著賺大錢的時代,但事實卻是洋河、酒鬼酒的三季報都不好看,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

如何預測洋河、酒鬼酒業績下滑呢?電商銷售數據也可以做到這一點,例如端午節期間(通常在6月份),某家白酒品牌電商銷售數據不理想,可能就預示三季報業績下滑。如果雙十一大促期間銷售數據不理想,可能就預示年報業績下滑。

同樣,電商搜索數據比銷售數據更能提前預測銷量下滑,假如某白酒品牌的搜索量持續下滑,多半也預示著該品牌關注度下降、銷量下滑。

而白酒、家電、手機等消費股的網銷主陣地正是京東商城,京東商城大數據對預測白酒、家電、手機行業準確度較高。

好吧,“吹”了這麼多,這些到底有沒有實際應用到炒股中呢?

據反饋,京東數科已根據電商銷售大數據庫對消費股建立預測模型,並向相關金融機構輸出,金融機構也根據預測模型指導操作。

查私募,聊私募

就用私募排排網查詢!

聊私募,就用排排網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