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畝中藥材種植基地動土 農民增收新道路

時下,麻江縣杏山街道良田村迎著深秋好時節,300畝中藥材種植基地“動土”,這意味著一條產業興旺、農民增收的新路子也隨之而來。

據介紹,該項目是劍河縣黔劍鉤藤開發有限公司重點收購項目之一,總投資20萬元,在縣工信商務局黨支部的幫助下,項目得到了明達水泥廠、和興鋼材、九八木材等企業的大力支持,目前建設佔地300畝,示範中藥材種源基地4個。

該縣工信商務局幹部、杏山街道良田村脫貧攻堅小分隊隊員唐自金介紹說,他們協調明達水泥、和興鋼材、九八木材等企業與村支部共建鉤藤產業基地,並帶群眾到劍河、丹寨等地進行考察,群眾的積極性非常高。

此次基地動工,4個示範種植基地全部引種金鉤藤,因金鉤藤為攀援狀灌木,其獨特的枝狀結構形成天然的綠化屏障,美化環境的同時,有著較強的觀賞價值,市場需求非常大。且金鉤藤種植成本低種植技術簡單,藥用價值高,已逐漸成為良田村老百姓致富的首選。

村民羅林祥高興地說:“從參觀鉤藤基地回來,鉤藤特別好種,種下來長得很茂盛,好管理,我們願意種,今年我家才種60多畝,明年想辦法爭取再多種一點。”

路子穩不穩,關鍵還看靶心瞄得準不準。為讓土地“生金”,良田村積極與幫扶單位和企業合作,以“工信支部+企業支部+村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模式實施組織引領,衍生黨建促產業發展、企業合力助保障、合作社經營保效益、農戶增收有望的新路子,利益鏈條延伸到村到戶到人。

“目前(基地)已經達到300畝,金鉤藤全身都是寶,從葉子可以入藥,也可做成茶葉,畝產值大約在3000元至5000元,非常適合我們農村邊遠地區發展。我們爭取第一年有點小收入,第二年以後逐步提高,到第三年就可以達到每畝創收3000元,之後就更高了。我們作為幫扶幹部,一定要在服務上跟上,使老百姓儘快創收,儘快脫貧。”唐自金信心滿滿地說。

為更好帶動農戶致富,基地還將創新立體高效的“林-藥套種”“菜-藥套種”、糧食類套種以及“林下仿野生種植”等種植模式,將種植基地與生態保護、產業結構調整有機結合,增加有限耕地附加值,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

據悉,該項目計劃用3年時間,完成中藥材種植。300畝中藥材基地全部建成後,預計年銷售收入將達到90餘萬元,帶動當地農民新增就業200餘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