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惡毒之人”往往活得很好?哲學家:這是本能的競爭優勢

在現實中,那些惡意詆譭、陰奉陽違、會拍馬屁、狡詐多端的人往往混得很好,而富用同情、道德底線很高的人往往在競爭中獲取不到利益甚至喪失,為什麼?

其實這是人在競爭中逐漸建立的一種基於本能的優勢方法,但從人生長久的角度看,惡毒不會使人生快樂,相反會增加苦痛。

這要從人類的行為動機說起。

惡毒出自人的競爭本能,在每個人身上

叔本華將人類行為動機分成三種,希望自己快樂(利己),希望他人痛苦(惡毒),希望他人快樂(同情)。

人都是利己的,這是人作為動物的生存本能,利己的動機讓人以自我為中心,從自我角度出發去觀察和思考外界,嚴格意義上講沒有不自私自我的人。而惡毒是建立在利己的角度上,在競爭中對其他同類的排斥心理。

在沒有競爭互不干涉的平和環境,人才不會暴露其醜陋的本性:

帶上好人的面具,偽裝是動物天生的技巧,但內心依然潛伏著惡毒的動機,只是這種惡毒比較輕微,普遍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和反感,而禮貌是掩飾這一動機的方法。當我們批評一個人沒有禮貌時,是因為看到其直接暴露的利己、惡毒的本性。

所以在背後無需禮貌掩飾的時候,詆譭和誹謗非常常見。

為何“惡毒之人”往往活得很好?哲學家:這是本能的競爭優勢

而在殘酷競爭的環境下,為了利己,惡毒就開始表現出卑劣:一是嫉妒,二是幸災樂禍。

嫉妒是無法擺脫的卑劣人性,這是出於利己本能對同類充滿敵意的排斥和攻擊,直接的行為表現就是通過詆譭和誹謗來傷害人;

幸災樂禍在內心的表現更為普遍,甚至自我都察覺不到,而認為這是理所當然,最好的證明譬如這句話:“最好的安慰就是想想別人處境不如自己”

當幸災樂禍從心理到行為上付諸實施,極端形式是儘可能的給競爭者“帶來禍患”,盡其所能的傷害他人。

惡毒的權謀——人類競爭的“精華”

動物進化史是物競天擇,人類的進化史就是一部競爭史,惡毒與卑劣是出於競爭的本能,是人性殘忍的一面,而更可悲的是,在競爭中這種殘忍卻是利己的最有效方法。

在現實中,那些惡意詆譭、陰奉陽違、會拍馬屁、狡詐多端的人哪個混得不好?從一個人小時候,“心眼多”就被誇獎和讚揚,而“太老實”則被看扁,這些思想都是源自人利己惡毒的本性使然。

只要有競爭,惡毒與卑劣往往佔有統治地位。人類的戰爭史所總結出來的精華——權謀,就是惡毒與卑劣極致的記錄。

權謀或因名譽包裝一層偽道德,或者乾脆直來直去:

“借刀殺人、笑裡藏刀、上屋抽梯、趁火打劫、聲東擊西、無中生有、隔岸觀火、順手牽羊、釜底抽薪、渾水摸魚、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反客為主。”

為何“惡毒之人”往往活得很好?哲學家:這是本能的競爭優勢

惡毒是痛苦之源,同情是快樂之本!

人之所以為人,除了動物本能,更有著神性的一面——道德感。

同情是利己與惡毒之外的第三種行為動機。只有同情是基於道德,是道德的出發點。

如果不是出於名譽和虛假,一個人有著真實的同情心是非常稀有的!我們對富有同情心和道德感的人充滿敬意,也反向說明這些人是稀少的、與眾不同。

同情的實質是對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體諒他人並將他人想象成自己的一部分。

動物並不能感到精神的愉悅和內心的快樂,是因為動物沒有道德感,一個人越是利己與惡毒越使其痛苦,對同類的排斥和攻擊就算贏的競爭優勢,也不會使其內心平和而安寧。

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瞭解惡毒的本質,能幫助我們提升自我防範意識,而富於同情,讓我們更能感受快樂,世界變得美好。

在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選擇看到醜陋,但我選擇看到美好!

為何“惡毒之人”往往活得很好?哲學家:這是本能的競爭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