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安宁市:“六抓六促”构建“扫黄打非”长效机制

2019年云南省昆明安宁市机构改革,组建成立安宁市新闻出版(版权)局,归口市委宣传部管理。机构改革以来,安宁市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确保“扫黄打非”各项工作有序衔接、迅速开展、扎实推进。在工作中,安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主线,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有效整合辖区资源,不断探索“扫黄打非”工作方法,逐步构建起了覆盖文化市场、街道社区、学校医院、网络环境等区域的市、街道、村组的三级网络体系,夯实了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形成了齐抓共管、成效初显、特点鲜明的工作格局,开成了“六抓六促”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抓高标准阵地建设,促进立体化网络体系打造

一是构建“扫黄打非”三级工作框架。加强和完善了市“扫黄打非”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制定下发了安宁市2019年“扫黄打非”工作“净网”“清源”“护苗”“秋风”“固边”“剑网”等六个专项行动方案及两个专项整治方案。按照省市“扫黄打非”工作部署,安宁街道和村(社区)也均高规格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构建安宁市级、街道、村(社区)三级“扫黄打非”工作组织构架。二是重点突出两个基层示范点建设。组织街道及村(社区)负责人20余人到主城发达地区进行观摩学习,突出重点打造连然宁湖和金方晓塘两个基层示范站点。三是全面完成“扫黄打非”进基层站点建设任务。铺开建设1个安宁市“扫黄打非”进基层综合服务中心,9个街道“扫黄打非”工作站,97个“扫黄打非”联络站。每个站点均按照人员齐整、制度健全、计划全面、流程完整的要求做到标牌、人员、职责、制度上墙公开,构建了体系健全、管理严格的“扫黄打非”基层站点体系,保障了“扫黄打非”站点全覆盖。四是严格落实分级管理措施。街道、村(社区)将“扫黄打非”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稳定等一并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落实网格化管理信息员435人,不断提升“黄”“非”问题发现和处置能力。

抓高频次学习宣传,促进良好舆论氛围营造

一是实现和宣传载体的合理对接。结合大型文体赛事、电影放映、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全民阅读等活动,全面开展“扫黄打非”基础知识、“网络安全进课堂”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和社会群众远离“黄”“非”,不断提升工作知晓率和影响力。二是扎实开展护苗·绿书签专项宣传。5月8日启动主题为“护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拒绝有害出版物及信息”为期一周的护苗·绿书签专项行动。着重在保护未成年人文化权益、净化网上网下文化环境、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理念等五个方面,集中开展宣传教育,发放“绿书签”2万余份,宣传海报1000余张。积极引导青少年绿色阅读、文明上网。联合新华书店开展“绿书签”优惠购书,读者凭绿书签购书一律享受八折优惠,并可参加抽奖。三是结合“法律六进”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教育。开展“扫黄打非”进单位、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公园宣传16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册,倡议书8000余份;通过LED电子屏滚动宣传100余条、张贴宣传海报400余张、悬挂布标110余条;通过信息平台向辖区居民发送“扫黄打非”短信息30万余条。四是广泛开展“扫黄打非”专题讲座和文艺演出。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把“扫黄打非”工作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街道组织开展“扫黄打非”知识讲座19场次,组织文艺队开展“扫黄打非”文艺演出10场次,生动展示“扫黄打非”工作内容。

抓高密度巡查检查,促进常态工作机制形成

一是召开“扫黄打非”联席会议,及时研究工作情况。2019年组织公安、文旅、市场监管、教育、民宗等成员单位召开4次联席会议通报工作开展情况,研究存在问题。同时,在各街道建立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联合整治工作机制,街道、执法大队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3次联合执法,排查隐患,解决“扫黄打非”实际问题。二是建立准入台账,强化源头管控。严格准入机制,依法依规开展行政审批工作,对不符合要求的出版物零售、印刷企业、电影放映等经营场所坚决不予审批,对不符合规定的一次性内部资料坚决不予核发准印证,对全市148家出版物零售单位、15家印刷企业、129家打字复印店、5家城市影院建立准入审批目录,切实做到出版和电影市场底数清、情况明。三是形成部门联动机制,突出日常监管。新闻出版、公安、市场监管、文化执法、城市管理等“扫黄打非”成员单位建立日常巡查、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强化出版、印刷、演出等行业日常监管措施,发现问题线索第一时间介入和处置,2019年以来,已成功处置9起“黄”“非”问题线索。街道、村(社区)建立线索摸排联动机制,以“扫黄打非”进村社、进学校、进企业等为重点,强化基层站点协作机制,确保日常监管和防范处置不留死角。四是打造“扫黄打非”联盟,提高工作实际效能。城区街道联合新华书店,成立“社区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组织社区居民在“世界图书日”举办全民阅读活动,志愿者现场讲解“黄”“非”危害、非法出版物鉴别等知识,解答群众咨询问题。

抓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促进“扫黄打非”业务能手淬炼

一是狠抓“扫黄打非”业务学习。组织“扫黄打非”干部队伍通过学习强国APP、理论学习中心组、螳川讲坛、微型党课、市民文化学校、党员活动日等媒介,编发《学习与提升》等方式认真开展“扫黄打非”业务知识学习,全面提升政治素养和政治理论水平,有效提高“扫黄打非”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组织“新闻出版法律法规、行政管理和消防知识”“扫黄打非进基层”专题培训。二是建立“三员”联动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各阶层人员力量,形成“监督员¬¬¬—联络员—信息员”三级联动监督管理模式。“三员”由机关工作人员、辖区居民、青年志愿者、退休人员等组成,负责开展日常的监督、举报和上下联络工作。采取日常巡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的文化市场和“扫黄打非”重点部位进行巡查,设立举报电话或其他接受举报监督的网站、社交通信工具,畅通群众举报渠道。三是设立“扫黄打非”村组业务专管员。积极和公安部门对接,借助村级警务助理力量在每个村组设立“扫黄打非”业务专管员,认真开展村组日常监督、举报、联络工作,切实打通“扫黄打非”进基层最后一公里。

抓高强度措施推进,促进各项考核制度严格落实

一是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好落实。全面贯彻落实党组织主体责任,把“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作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把“扫黄打非”工作成效作为文明村、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的重要指标,加大“扫黄打非”考核力度,推动工作落实到位。二是深度融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安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扎实开展各项日常工作,发挥“扫黄打非”扫除文化垃圾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积极结合基层综治工作。将“扫黄打非”工作全面纳入网格化管理,实现无死角、全覆盖。在安宁综治工作中充分体现“扫黄打非”工作要求,借助市级公安、街道综治和村组警务助理力量,实现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与平安建设工作联动联治。四是有效依托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充分利用文化馆(站)、农家书屋、乡愁书院等公共文化设施推进“扫黄打非”工作,在全民阅读、全民普法、全民健身以及文艺演出、电影放映、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等公共文化服务中宣传“扫黄打非”工作。五是“扫黄打非”相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村组在原有“村规民约”基础上普遍增加了“扫黄打非”相关内容,严禁从事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等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自我约束意识,提高对非法活动的警觉性和自觉性。六是与优秀传统文化完成无缝对接。深入挖掘安宁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将“扫黄打非”工作内容以戏曲、小品、舞蹈、剪纸、风筝等民间艺术的形式进行生动展示,切实让“扫黄打非”工作飞入寻常百姓家。

抓高质量专项行动,促进“扫黄打非”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开展出版物市场检查。组织文化和旅游、公安、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对全市范围内的出版经营单位、印刷复制企业、影像制品店等相关场所进行检查,出动执法人员600余人次,检查出版物市场14个次,检查书摊书店500余个次,检查印刷复制企业(含复印店)103家次,查处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案件1起,查获淫秽影碟135张,直诉1人(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期执行,并处罚金2000元)。二是推进递寄、运输、仓储企业整治。组织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加强对汽车站、运输企业和营运车辆监管,严把非法出版物公路运输关口,有效切断其流通渠道;组织市邮政部门对全市营业网点、投递部进行检查,没有发现非法出版书刊及违禁物品。三是进行网络有害信息治理。组织公安、网信、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督管理、工信等部门,全面开展网上治理。对载有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传播淫秽色情等内容的网站,坚决依法严处。

在下步工作当中,安宁将以晓塘社区的成功创建为起点,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一并研究、部署,并认真加以落实。一是制定“扫黄打非”五大专项行动方案及各项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按要求扎实开展专项行动。二是以晓塘社区为标杆,全面推进全市107个“扫黄打非”基层站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并通过省市验收。三是继续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力度,发挥好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作用,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居民群众对“扫黄打非”行动的知晓率、参与率,切实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充满正能量的社区文化氛围。四是创新工作方式,加强网格化队伍建设,与各项社会治理工作有效结合,把“扫黄打非”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供稿:安宁市委宣传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