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佔商業航天風口,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再添一批“新軍”

日前,第五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在武漢召開。作為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百萬校友資智回漢·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專場活動吸引了兩院院士、高等學府校長、航天專家及航天領域龍頭企業等百餘名代表參加。

活動現場,新洲區政府與入園企業簽約50個項目,總金額超千億元,主要為商業航天類項目,未來將落戶區政府與華夏幸福攜手打造的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與此同時,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星定位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劉經南,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武漢科技大學教授吳開明等17個招才引智項目簽約,共同助力武漢商業航天產業提速發展。

搶佔商業航天風口,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再添一批“新軍”

百萬校友資智回漢·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專場活動

“行雲工程”入駐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

在本次論壇上,多個產業項目簽約入駐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其中,“行雲工程”承建和運營我國首個天基物聯網項目,計劃將完成構建由80顆低軌通信衛星組成的天基物聯網信息服務系統,完成星座組網並大規模推廣應用。徹底解決地面通信的“盲區痛點”,為物聯網通信覆蓋不到的區域,包括空間、海洋、沙漠、森林、無人區等提供數據傳輸等通信服務,在海洋船舶、集裝箱、工程機械、地災監測等領域提供真正“全球通”通信保障能力服務。

搶佔商業航天風口,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再添一批“新軍”

簽約儀式現場

此前,行雲公司已入駐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的航天產業港,建設衛星測運控中心;而此次簽約的項目將在基地建設研發、生產基地。加上此前已落地的“虹雲工程”,航天科工已在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落地“虹雲工程”、“行雲工程”兩大衛星星座項目。

搶佔商業航天風口,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再添一批“新軍”

“行雲工程”示意圖

與此同時,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星定位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劉經南,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武漢科技大學教授吳開明等17個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及項目簽約,涉及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重點產業領域的院士團隊、國家特聘專家教授等,將通過設立院士工作站、開展科技成果轉化、開展校地合作等方式,為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的發展提供創新力量支持。

搶佔商業航天風口,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再添一批“新軍”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人才創新創業聯盟”揭牌

此外,“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人才創新創業聯盟”也於活動現場正式揭牌成立,為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形成良好競合環境,積極助力“產學研”一體化平臺打造。


商業航天風口

華夏幸福助力武漢掘金太空經濟

當前,全球航天經濟總量在3300億美元之上,最先開展航天商業化的美國最為受益,過去5年,衛星產業每年為美國貢獻近千億美元收入。截至去年底,我國已有超過60家民營企業涉足商業航天。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航天市場規模將達8000億元。

華夏幸福堅持“產業優先”的核心策略,在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重點發展航天裝備製造產業集群,以火箭衛星研製、商業衛星運營與服務為主,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發展,打造軍民融合的國家級商業航天裝備製造產業基地。

搶佔商業航天風口,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再添一批“新軍”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航天產業港

目前,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中火箭產業園(一期)綜合廠房已建設完成,計劃於12月投入使用;衛星產業園全速建設,計劃明年投入使用。“行雲工程”簽約基地後,“兩朵雲”工程的實施,將一定程度補齊武漢在衛星星座領域的短板。華夏幸福助力武漢商業航天跑出“加速度”。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