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最需要改名的3個城市,其中2個在鄂東,是你的家鄉嗎?

湖北最需要改名的3個城市,其中2個在鄂東,是你的家鄉嗎?

這世間萬物都是自己的名字,這是你與其他事物區分的標誌!地方也是一樣,每一個地方、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名字,而這個名字不僅僅是身份區別的需要,同時往往還包含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因此可以說,一個城市的名字,就相當於城市的臉面,代表著城市的外在形象和內在的文化內涵,對於一個城市的宣傳和發展至關重要!而湖北13個地級城市中,有三個城市需要改名以促進城市的形象宣傳,加快城市經濟發展!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本文純屬娛樂,請勿認真對待)

湖北最需要改名的3個城市,其中2個在鄂東,是你的家鄉嗎?

湖北第一個需要改名的城市是十堰市。十堰中的這個“堰”字是指在河流中間砌一個堤壩,把水攔住,用來澆灌農田的,這就是堰,可以說非常土。而十堰,是解放後1950年才出現的地名,根據沒有什麼文化內涵和歷史淵源。那十堰應該改名為什麼呢?鄖陽,鄖陽最早起因於3000多年前的“鄖關”,而到了西晉又設立了鄖鄉縣,再到明朝時期,公元1464年正式設立鄖陽府,清朝沿襲之;而解放後又先後設立鄖陽專曙和鄖陽地區,直到1994年才撤銷鄖陽地區,設立十堰市。由此可知,鄖陽存在了500多年,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而十堰僅60多年,根本談不上什麼文化。所以,如果將十堰市改名為鄖陽市,不僅好聽,還可以弘揚該地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有利於城市文化的發掘和經濟發展!

湖北最需要改名的3個城市,其中2個在鄂東,是你的家鄉嗎?

湖北最需要改名的3個城市,其中2個在鄂東,是你的家鄉嗎?

湖北第二個需要改名的城市是鄂東地區的黃岡市。我們知道,黃岡原本一直都是一個縣,直到1941年抗日戰爭開始,才逐漸演變成地級行政區劃名稱的。而黃州一名始於南北朝時期,從公元620年開始設立總管府以來,1300多年的時間,一直都是屬於地級單位,管轄著鄂東諸地,可謂歷史淵源深厚。而黃州的文化更是在我國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唐代的杜牧被貶黃州,赴任時路過麻城,留下了流傳千古的絕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而後來的蘇軾更是在黃州寫下了千古名篇“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以及“東坡赤壁”和“東坡肉”文化遺產,是今天黃州城市文化的主體。由此可見,黃州不僅文化底蘊深厚,而且長期是鄂東政治中心城市,所以將黃岡改為黃州,不僅僅是城市經濟發展的需要,更是主體文化的迴歸和認同;改名有利於城市文化的提煉和經濟社會發展!

湖北最需要改名的3個城市,其中2個在鄂東,是你的家鄉嗎?

湖北最需要改名的3個城市,其中2個在鄂東,是你的家鄉嗎?

湖北第三個需要改名的是黃石。今天很多人知道有一個黃石,但是一百年前黃石又在哪裡呢?其實黃石是1950年才開始出來的一個城市,至今不過60多年而已。反觀大冶,是我國青銅器的發祥地,早在3000多年前,這裡就有了青銅冶煉的歷史,到公元967年正式設立大冶縣,至今天已經有了1100多年的歷史了,而大冶的名字就是取自“大興爐冶”之意,和鋼鐵冶煉密不可分。因此如果黃石改名為大冶,更契合城市的歷史和文化淵源,有利於城市文化和形象的宣傳。另外,前幾年黃石準備將大冶撤縣設區,但大冶不同意而失敗了。如果將黃石市改名為大冶市,那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所以,黃石改名為大冶,不僅契合黃石這個以以冶金為主的老工業城市文化,還有利於內部團結,加快城市發展,可謂是一舉數得!

湖北最需要改名的3個城市,其中2個在鄂東,是你的家鄉嗎?

湖北最需要改名的3個城市,其中2個在鄂東,是你的家鄉嗎?

在上面這3個地級城市中,將十堰市改名為鄖陽市,可以說是對歷史的一種認可和尊重,同時也是對均衡發展的渴求!我們知道,目前的十堰市真的只是十堰市,主要發展的一直都在老十堰那一塊,其他的竹溪、房縣等縣年年考核全省倒數,似乎和十堰這個汽車之城是兩個世界。將十堰市改為鄖陽市,就是表明要加大對其他山區縣的扶持力度,促進均衡發展!而黃岡改名為黃州,有利於城市形象的提升,可以加快旅遊服務業的發展,加強城市的凝聚力!但這其中最迫切的莫過於黃石市,我們知道黃石曾經被稱為“黃老二”,經濟在湖北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如今經濟卻一落千丈。如果將黃石改名為,並將大冶撤市設區,破除城市內部堡壘,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不僅城市文化得到了昇華,經濟也會重新進入快速發展期,有利無害!

對此,你怎麼看?

都看到這裡了就加個關注嘛~~~

(內容來源於網絡,僅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或違規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立即予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