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黑除惡:守一方淨土 護萬家安寧

要緊盯涉黑涉惡重大案件、黑惡勢力經濟基礎、背後“關係網”“保護傘”不放,在打防並舉、標本兼治上下真功夫、細功夫,確保取得實效、長效。

——習近平

國泰民安,無數中華兒女最基本、最樸素的願望。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入歷史交匯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戰略高度,2018年初,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作出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重大決策部署。

一起起黑惡案件被依法處理,一個個黑惡分子被繩之以法,一批批“保護傘”被連根拔起……一年來,人民法院緊緊圍繞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依法、準確、有力懲處黑惡勢力犯罪,社會治安環境不斷改善,人民群眾安全感不斷提高。

亮法治利劍,築平安之基。這是社會公平正義之所需,更是人民安居樂業之所盼。

千鈞之力、雷霆之勢——掃黑除惡戰場利劍高懸

2018年6月15日,當山東省泰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周尚全等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作出終審判決的消息傳出時,轄區房村鎮鞭炮齊鳴,群眾拍手稱快,結束了談“周”色變、敢怒不敢言的日子。

“現在好了,我們老百姓終於能過上安心的日子了。”54歲的房村鎮菜農程某重新擺起了地攤。

橫行鄉里、壟斷經營、敲詐勒索……百姓深惡痛絕的黑惡勢力,是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現實威脅。

黑惡不掃,社會難穩。黑惡不除,民心難安。

2018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通知》,神州大地吹響了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集結號。

這是一場與黑惡勢力短兵相接的攻堅戰,更是一場檢驗司法水平的法律戰。

最高人民法院會同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出臺《關於辦理黑惡勢力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將11類黑惡勢力違法犯罪作為打擊重點。

天津穆嘉“套路貸”案、山西張志勇案、廣東“村霸”劉永添案……人民法院主動適應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切實把好案件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和法律適用關,全面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依法高效審理了一批涉黑涉惡犯罪案件,順應了民心民意,彰顯了法治權威。

戰果傳來,振奮人心——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國法院一審受理(含舊存)涉黑犯罪案件886件,審結552件,重刑率達57.55%。全國法院一審受理(含舊存)涉惡犯罪案件7243件,審結4956件,重刑率達22.86%。

法律的正義之劍,正發出震懾黑惡勢力的耀眼光芒。

該嚴則嚴、當寬則寬——沿著法治化軌道穩步推進

隨著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從全面推開向縱深推進,浮在面上的涉黑涉惡違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隱藏更深的黑惡勢力將要觸及,打擊難度更大,對於人民法院精準運用法律武器能力的考驗更加直接。

“要把專業化建設擺到突出位置來抓,推動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2018年10月召開的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推進會再一次發出動員令。

全國四級法院800餘名刑事法官先後走進國家法官學院,參加全國法院掃黑除惡業務培訓班。全方位提升法律政策水平,為深入開展好專項鬥爭奠定堅實基礎。

針對涉黑案件證據標準、惡勢力違法犯罪認定、涉案財產處置等存在爭議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更加明確細化的指導意見,完成了第一批指導案例的編寫工作,為依法精準辦案提供參考。

與此同時,全國各級法院在建章立制上狠下功夫,確保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沿著法治化軌道穩步運行。

內蒙古、遼寧、福建、湖北、廣西、寧夏等地法院組建了掃黑除惡省級專業化辦案團隊、設置專業合議庭。

福建、江西、湖北等地法院圍繞黑惡勢力犯罪案件證據標準、性質認定等問題制定地方性規範文件。

山東、廣東等地法院組織編寫掃黑除惡犯罪制度手冊,指導基層辦案人員嚴把案件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法律適用關,確保案件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

吉林、上海、浙江、安徽、江西等地法院編印法律政策問答,制定“套路貸”“軟暴力”等行為法律適用文件,為依法精準打擊提供了有力保障。

發現在早、打擊在小——實現由“掃”到“治”的跨越

有黑掃黑、有惡除惡、有亂治亂。

涉黑涉惡問題是複雜的社會問題。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涉黑涉惡違法犯罪呈現新特點,一些黑惡勢力犯罪手段隱蔽,有的甚至披上“合法”外衣。

從根本上剷除黑惡勢力,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相關職能部門綜合治理。把專項治理與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結合起來,形成長效機制,正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與以往打黑除惡的重要區別之一。

2018年初,最高人民法院會同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下發了《關於依法嚴厲打擊黑惡勢力違法犯罪的通告》,強化溝通協調,合力打擊犯罪。

一年來,各地法院普遍建立健全了重大疑難案件會商督辦機制,與公安、檢察機關及時通報案件相關情況,交流經驗做法,共同研討督辦疑難案件。

河北、寧夏等高院還出臺專門規定,推動線索摸排工作的常態化,確保對黑惡勢力違法犯罪發現在早、打擊在小、治理在先。

江西、青海等高院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被判處緩刑、管制、免予刑事處罰人員和刑滿釋放人員的社區矯正、跟蹤幫教工作,有效減少黑惡勢力的潛在“後備軍”。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全國各級法院共發出司法建議423份,將辦案中發現的行業管理漏洞通報相關主管部門,促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由“掃”到“治”的跨越。

“天地有正氣,浩然日月明。”隨著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深入推進,相信人民群眾會享受到更多獲得感、更強幸福感、更大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