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硬兼施”力促人居環境大提升

“軟硬兼施”力促人居環境大提升

“軟硬兼施”力促人居環境大提升

今年以來,祿豐縣勤豐鎮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大比拼為契機,以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為落腳點,把主題教育與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相結合。堅持問題導向,檢視差距不足,狠抓整改落實,通過配設施、抓管理、強引導、促教育、重監督等“軟硬兼施”的方式,狠抓“六鎮六村五組”同創、環境衛生和鄉村治理工作,力促人居環境大提升。

加大經費投入,使環衛設施“硬”起來。主動爭取項目資金,多方籌措,投資130餘萬元率先在祿豐縣第一家建成了日處理5噸自燃式生活垃圾熱解淨化裝置,取代垃圾填埋、焚燒的處理方式。投入200萬元購置垃圾清運車3輛、垃圾清運箱體130個,配置箱體覆蓋全鎮11個村(社區)。投資21萬元在集鎮區街道及公路沿線實施了違章抓拍系統工程,有效解決了集鎮區車輛亂停亂放、非法營運、群眾違規佔道經營等問題。投資370萬餘元修建了24米寬大街和平整新街場地、臨時停車場,徹底告別以路為市現象,消除了集鎮安全隱患。

強化垃圾清運收費制度的措施落實,創新垃圾處理方式。為確保垃圾清運工作正常運轉,採取各家各戶按人繳納清運費的制度,增強群眾環保責任意識。同時,創新服務方式,形成了生活垃圾戶收集、村集中、鎮清運,進行無害化系統處理的模式。

“软硬兼施”力促人居环境大提升

“軟硬兼施”力促人居環境大提升

提高村民自治監督能力,增強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為進一步實現村民自治,促進村民行為規範,勤豐鎮充分發揮村規民約作用,把環境衛生維護、提升村容村貌作為村規民約重要內容,並採取舉報、相互監督的方式來增強群眾自覺維護環境衛生的意識。目前,全鎮156個村民小組均修訂並上牆村規民約。

加大問題曝光力度,注重引導與輿論相結合。針對各村在人居環境提升上存在的死角,採取暗訪拍攝進行集中曝光,避免藏住問題、只看成績的現象出現,形成“問題我來幫你找,大家相互比”的透明工作模式。利用“紅黑榜”加強輿論引導,在集鎮區及11個村(社區)顯著位置製作上牆“紅黑榜”13塊,通報文明行為30餘次,曝光不文明行為20餘起,通過對比來提升群眾行為自覺。舉行“小手拉大手”活動,加強與中小學校的聯動治理,由學生將愛護環境、講究衛生、爭做文明公民的良好行為傳導給家長,有力促進全鎮環境衛生綜合治理。

提升管理層次,建立制度,督促落實。為確保各項人居環境提升工作形成常態化,長期取得實效,在配齊設施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制度的管理約束作用。各村(社區)建立健全了環境衛生治理管護制度,認真落實“街長制”“路長制”工作,並開展村莊環境衛生交叉檢查通報。通過交叉檢查,力促門前“四包”制度得到有效落實,制約人居環境提升的重要因素得到有效消除。

通過法治規範管理、德治教育引導、自治監督落實相結合的工作措施,全鎮人居環境得到了較大改觀。如今,走進勤豐鎮集鎮區,映入眼簾的是乾淨整潔的街道、擺放有序的垃圾清運箱體和正常“工作”的違章抓拍“電子眼”。集鎮區以往垃圾亂堆亂倒、汙水亂排、佔道經營、街天擁堵的現象已不復存在,整個集鎮區及安武公路沿線交通井然有序,這就是勤豐鎮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勇於找問題,認真抓整改,促使人居環境提升取得實效的真實寫照。

雲南網記者 饒勇 通訊員 楊天剛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