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不完的衣服、扔不掉的垃圾!你的囤積慾望到底有多嚴重?

在電影《松子被嫌棄的一生》後半部分裡,松子躺在一個小房間裡,裡面堆積的滿滿的,有各種生活用品,也有各種垃圾。整個房間,甚至沒有她的容身之處,她只能選擇躺在物件的上面。

對於這種囤積式生活,其實離我們普通人並不遠,只是相對而言,比起松子的狀況要好的多。

從小和奶奶一起生活的我,對於這種囤積深有體會,老一輩的人什麼都捨不得扔,不能浪費,總覺得一定有用處。不穿的衣服、破舊的皮襖和被單、壞掉了的電器,不選擇扔掉,而是放著,等哪一天能派上用場。

就我們現代人來說,同樣也會有類似的行為。

穿不完的衣服、扔不掉的垃圾!你的囤積慾望到底有多嚴重?

每年的雙十一,總有許多人等著各類打折促銷類活動,然後囤積覺得自己可能會用到的商品。

有網友提到了自己的囤積經歷:去年囤的貨,還就只剩下五箱紙、兩箱衛生棉、兩瓶洗頭膏、一瓶護髮素、三個洗面奶、四瓶卸妝液、買一送一結果發現不好吃還剩十幾天才過期的代餐粉。唯一用完的只有洗衣液,買了四箱,用了整整11個月。

在全民進入知識付費的年代,“囤課”同樣成為了一個常見行為。

凡是那些廣告能擊中用戶痛點的課程,不管是否是當下必須,但是一旦價格合適,就是買買買。好似,買了就等於擁有了、會了。

可惜最後發現,除了掏空錢包以外,好像也沒有太多的改變。

穿不完的衣服、扔不掉的垃圾!你的囤積慾望到底有多嚴重?

這種囤積的行為,被命名為“強迫性囤積症”,又名“松鼠症”。

就像要過冬的松鼠,喜歡在窩裡囤積大量的堅果,堅信哪一天能用上,但最後卻很少吃。

在電影《冰河世紀》裡就有一隻松鼠,對一個堅果窮追不捨,勢要把堅果順為己有。

其實正常的消費和購買行為,都是正常行為。但是一旦過了度,卻將深陷“囤積症”。

有研究表明,在美國患有囤積症的人約佔人口的2%-5%,這意味著在美國有600萬到1500萬的人都患有囤積症,並經受囤積症帶來的壓力。

穿不完的衣服、扔不掉的垃圾!你的囤積慾望到底有多嚴重?

可到底我們為什麼會囤積呢?

1.安全感缺失。

擁有總比失去更讓人有安全感。

人類學家曾提出,囤積給早期的人類帶來了一些進化上的優勢。比如糧食的囤積,能讓早期的人類好好過個冬。

特別是在過去物質匱乏的年代。比如北方的冬儲大白菜,在以前北方冬天很難買到新鮮蔬菜,每家囤個幾百斤大白菜也很正常。

但是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豐裕健全的社會中,這種本能就成了一種不良行為。比如儲備的糧食太久不吃就會壞掉,而且還佔地。

安全感不僅僅來自於物質上的安全感,而且還來自於個人生活經歷。

法國心理學家弗朗西斯科·維耶羅認為:

“對未來的匱乏感到憂心忡忡,大多是基於當事人曾經的真實經驗,也可能來自身邊人無意習得的思維慣性。比如我們雖然沒有真實經歷過飢餓,但還是有些人從父輩們身上保留大量“生怕”哪天在出事的焦慮和危機感。”
穿不完的衣服、扔不掉的垃圾!你的囤積慾望到底有多嚴重?

2.每一件物品都被我們賦予了含義。

不知道你們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

看一場電影的票根總是捨不得扔掉,然後隨手往家裡一放,等著什麼時候有時間了來整理;一些長途汽車票、火車票也捨不得扔,總覺得它們都代表了什麼;甚至有可能來自路人發的一張傳單,也順手帶回了家。

反正這些經歷我都有。

那些電影的票根、那些長途汽車火車票、隨手被路人塞的一張傳單,都被帶回了家。就等著哪一天有空了整理好。

因為這些似乎都代表了特別的含義。那張電影票代表了我看過的電影、我當時的心情、以及陪伴在我身旁的人;那張汽車票代表了我曾走過四方、或者見過了哪個朋友和家人;

可到最後這些東西,往往被扔進了垃圾桶。

那些看起來有特殊含義的物品,那些看起來需要被好好存儲的物品,與我而言,到最後其實都是佔位的垃圾。

我們喜歡把那些捨不得扔掉的東西都賦予一定的意義,迫使自己無法丟棄;

穿不完的衣服、扔不掉的垃圾!你的囤積慾望到底有多嚴重?

當然,不是所有囤積都叫“症”。

有些人喜好收藏各類物品,有些人如飢似渴地學習,汲取知識。這般行為,心甘情願。而囤積症卻是另一回事。

囤積慾望過剩的人,只是單純囤積,往往注意力渙散,間歇性焦慮。既沒有割捨的魄力,也沒有整理的勇氣。

在這種環境下,在全民處於囤積症的焦慮下,出現了一個詞,解救了囤積症患者們。那就是:

斷舍離。

斷舍離最早來自於日本所提出的極簡生活理念,通俗來說,就是扔扔扔。通過捨棄,清空環境、清空雜念。

斷舍離非常簡單,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為主角,思考什麼東西是最適合當下的自己。只要不適合,就立即淘汰掉。

但是,斷舍離這三個字,卻是知易行難。

前面提到過,囤積症是因為安全感的缺失和特殊含義,才使我們放不下、扔不掉,可是斷舍離卻打破了這一大常識。

穿不完的衣服、扔不掉的垃圾!你的囤積慾望到底有多嚴重?

怎麼樣才是更好的平衡之道呢?

  • 首先,根據斷舍離提出的核心觀點:以自己為中心,而非以物品為中心,去思考我們所擁有的東西,是否能為我們帶來滿足感或是安全感。

有時候習慣性的囤積會被我們誤以為是內心深處所得來的安全感或特殊意義。就像我之前的經歷,收藏電影票根,但是最後還是被扔到垃圾桶裡。

既然都是扔,為什麼不能早點扔呢?那件東西以後一定會用到麼?反覆思考衡量物品的價值,是斷舍離的第一步;

  • 其次,建立良好的定時清理習慣。

相信大多數人都有過大掃除的經歷,一次大掃除意味著裡裡外外的清理,扔掉大量的垃圾是必然現象。每次做完大掃除後的滿足感,抵得上買買買的幸福感。

一次大掃除,掃掉的不僅僅是垃圾,還有堆積在心頭的各類雜物。

清理房子的習慣,同樣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定時清理自己的筆記本、購買的各類知識課程、書架上的書籍。定時清理,能讓我們發現,哪些是真正需要用到的東西,哪些是可以被捨棄的東西。

  • 最後,你一定要斷舍離麼?

乍一看,這個問題很奇怪。我們不是講的就是斷舍離麼?為什麼還要問這個問題呢?

有些人因為囤積症會覺得分外焦慮,但是有些人看著滿當當的物品,卻充滿了幸福感,這又何嘗不是一種選擇呢?

之所以提倡斷舍離這種概念,是因為囤積症將我們的生活搞得混亂不堪,甚至沒有幸福感。但是有些人可能就是因為囤積的物品,讓自己的幸福感反而大大提升了呢?

那又有何不可?

斷舍離的初衷,本來就是讓生活越來越簡單,越來越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