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美高第3周差點崩潰,美高真的比國內好嗎?

來美高第3周差點崩潰,美高真的比國內好嗎?

什麼時候出國更好?高中還是大學?”相信每一個走國際化路線的家庭,都會考慮這個問題。

我們向十多位美高、美本出國的孩子和家長提出了這個問題後,收到的很多答案都給人啟發:

美高A同學:“如果能有強大的社交能力或者溝通能力,在美高會過得很好。但如果一直不能適應,可能會過得很痛苦。我剛來第3周差點崩潰,但2個月後終於適應好了,現在覺得美高很值得!”

普高C同學:“我覺得應該大學再出國,國內國際部性價比高,國內高中的學生在課業上更能得心應手一些,至於社交,大學一兩年後都會趕上。”

美高媽媽:“如果孩子到初中都是公立學校,更建議申請國內國際部

;如果一直都是體制外,進入比較靠前的美高,申請大學的結果會更好。”

還有不少孩子表示,低齡留學會遇到的不適應,很大程度是因為語言不過關,英語聽說不順,學術讀寫又沒做好準備。今天,我們做了兩件事:

  • 整理了10位美高出國、普高美本出國和美高學生、家長的真實經驗,將在下文中與大家分享,在此感謝專注定製留學考試解決方案的“椰子教育”,以下采訪內容均來自椰子教育的何老師;
  • 彙總了一份包含29個頂尖美初、美高、美本英語夏校的清單,很多有意向低齡留學的孩子,都會去這些夏校集中提高英語,即便不打算出國,也可以通過學習提升英語水平,今天也分享給“爸爸真棒”的讀者。

接下來,請看美高小留學生、普高後出國的學生,以及美高家長的體驗實錄,我們希望呈現一幅更加客觀立體的升學規劃圖鑑,把每條路徑的優勢、困境呈現出來,讓大家自己做出選擇。

學生這樣說

美高學生A

現在美國top3本科就讀:

我在美高比較憋屈

”我在美東那種白人很多的寄宿學校,他們對亞洲人並不是很友善,他們覺得亞洲人就是“人形計算器”。

寄宿學校最大的問題就是那些小孩都太有錢了,都太同質化了。大學肯定也很辛苦,但是至少不用強制跟不喜歡的人一起,或者幹不喜歡的事。所以很多人批評中國人抱團,就應該融入主流文化,這話有些不合適了,我不是說鼓勵抱團,但不該以這個為標準。”

來美高第3周差點崩潰,美高真的比國內好嗎?

國內高中學生B

現在美國top3本科就讀:

美高同學有顯著優勢

更快適應人文學科小班的課堂。

大一上文學、政治、寫作相關的課程,閱讀與課堂討論,與同學、教授的互動是每一門課的精髓。我觀察到班裡的美高的同學們經常和教授“爭吵”,其實這些激烈的討論才是日後會保存在記憶裡的。

更迅速、準確地定位自己的社交圈子。

新生介紹的時候學姐學長都會講“找到你的興趣”。美高的朋友高中階段大多有1-2項長期的愛好,比如音樂、運動、文化愛好,通常是繼續美高時候的某項興趣。感覺愛好對於社交、適應大學都很有用。

來美高第3周差點崩潰,美高真的比國內好嗎?

更懂得利用學校提供的設施。

這裡主要指的不是健身房,而更是“軟設施“。比如學術方面的輔導員、助教,職業方面的職業規劃顧問、信息說明會,都是學校投資了資金和精力,讓學生們利用的,美高的同學們從一入學就非常靈活地在從中受益。

更加平衡地安排時間。

高中階段邊上課邊準備出國,單純的學習備考佔據了大多數時間。慣性使然,我曾經覺得參加社團或者純粹與朋友出遊聊天就僅僅是“玩”。但日後發現,是這些所謂的“玩”,反而在美國本科給我帶來了本質的改變 。”

來美高第3周差點崩潰,美高真的比國內好嗎?

國內體制外學生C

現在UCB就讀:

美高申本更佔優,學生更成熟

“進大學的第一學期,美高和國內來的學生的差距非常明顯:美高的開放,活躍,獨立,灑脫,更快適應大學生活;國內來的相對靦腆,低調,抱團,有些不知所措。

申請來看,我個人認為,在國內高中和美國高中的水平一致的前提下,美國高中會更佔優,因為名額相對會多一點,還有就是兩年美高可以免託福,省時間。

人的成熟度來講,美高毋庸置疑的會讓人更成熟。但同時,風險不可忽視,美國的開放會讓一半人迷失自我,同時更早經歷國內大一點的學生才會經歷的事情,這對升學和價值觀的培養都可能會有或正面或者負面的影響。如果很自律,美高會是不錯的選擇。

來美高第3周差點崩潰,美高真的比國內好嗎?

▲截圖自伯克利大學官網首頁

家庭的角度,美高負擔會比較重。這不僅是說金錢上的,更是精力上的,因為未成年的孩子遠在美國讀高中,家長肯定不如成年後的孩子在美國讀大學來得安心。

人脈角度,美高會讓學生更早融入美國社會。這件事有好有壞,如果將來想留在美國,那麼早來適應環境,建立人脈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將來想回國,那麼高中時期在國內保留一個緊密的朋友圈,日後這個圈子可以幫助你。

來美高第3周差點崩潰,美高真的比國內好嗎?

國內普高學生D

現在杜克大學就讀:

國內學生學習能力更強

”上美高的第一個好處,就是他們比國高的人更融入美國文化

第二點,美高學生很早接觸了專業選擇和職業規劃,不像國內小孩兒去了大學才會想。我覺得美高教會他們的自主性更高吧,然後可能課外活動上和美國大學更接近。與此同時,國內小孩的優勢就是學習能力強很多。至少在duke我覺得學習好的、有研究成果的,大部分是國內或者坡黨高中的。

來美高第3周差點崩潰,美高真的比國內好嗎?

▲截圖自杜克大學官網

國內普高學生E

現在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就讀:

理工科學生建議在國內讀

”我覺得美⾼與國內高中的不同,不僅是知識本身的問題,甚至不止是中美教育體制區別的問題,背後有更深層次的差異。

作為又紅又專的北京四中的畢業生,在這樣一個雖然經常因為素質教育被當作“典範”,但還是⽆法擺脫國內很傳統的教育模式的學校,⽣活上學習上都和任何美⾼大相徑庭。

在國內⾼中,每天的生活作息⾮常規律,加之有爸媽照顧,很多事情不需要自己操勞,剛來美國的時候可能不如美高的同學那麼自如。而且很多國內高中的同學也會被認為⽐較書呆子。但是經過兩年適應之後,生活上學習上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如果將來想學理⼯科

國內⾼中的環境會更適合一些;如果不想每天和國內高中固定的那些科目打交道,想有機會能自⼰設計⾃⼰學習的內容的話,就選擇美高吧。“

來美高第3周差點崩潰,美高真的比國內好嗎?

▲截圖自聖路易斯華盛頓官網

美高學生F

美高在讀:留學很難但值得

記得那時,我剛剛滿15歲,拖著兩個最大號的行李箱,背上書包,獨自出發了。

第一年,我的美高生活以交換生的身份開始。當時的我住在農村的美國寄宿家庭中,並且我第一年讀的是公立高中,全學校只有我一箇中國人。那時的我,英語很差:老師講課跟不上,同學交流有障礙,兩國文化差異大,吃得不習慣,每天住家會給我固定的家務做,他們還規定我每週只能有一個小時用手機與家人聯繫。

堅持了3周,我撐不住了。想家,難受,崩潰,無數的情緒砸進我的心頭。我只能躲在被窩裡悄悄哭泣,用枕巾把眼淚擦乾;在夜裡3點去廚房悄悄拿手機看家人的照片。

來美高第3周差點崩潰,美高真的比國內好嗎?

大約2個多月的過渡期,我發現我的英語水平有了很大的進步。上課聽得懂了,有勇氣主動跟同學聊天,也開始交美國的朋友,跟他們融入得進去了。那時的我,真的很開心。

現在進入私立高中,學業變得更加緊張,課外活動也越來越多,壓力非常大。但是通過這幾年的美高生活,我發現我可以從容去面對,並且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總之呢,我認為留學這條路剛開始真的挺難的,但你會發現一切都是值得的。

來美高第3周差點崩潰,美高真的比國內好嗎?

美高在讀學生G

美高不適合所有人

美國比較好的高中也是什麼樣的人都有,老師不會督促你,家長在國內也不可能逼著你寫作業,所以需要強大的自我驅使的能力。

如果能有強大的社交能力或者溝通能力,在美高會過得很好。一般課堂很小,互動很多,有問題學生一般在課堂上就能問, 而且會有很多的小組互動, 因此社交能力能讓自己快速融入集體,並且深受同學和老師的喜愛。

我認為,美高是非常多元化的地方。如果認為自己有能融入集體的能力或者辨別是非的話,進入美國會讓你學到各種知識,各種文化,還能聽到不一樣的觀點,慢慢的會讓自己變成一個能充分思考後,能做出正確判斷的領導者。

但不能適應美高的學生去了美高後,可能會飽受歧視,學不到課堂外的知識,4年的經歷也可能不盡人意。

來美高第3周差點崩潰,美高真的比國內好嗎?

美高學生H

現在威廉瑪麗學院:

選美高時務必調查這些問題

我剛滿14歲時來到美國讀九年級,在美國上完了四年高中,現在在讀美本。

大學剛剛開學的時候,在社交方面我是感覺蠻自信,蠻有安全感的。

一是因為我對我的大學已經瞭解很深了(畢竟是夢校嘛),二是因為我已經掌握了我的社交習慣和節奏,而且口語也沒有任何問題。在學習方面,我覺得我的英文寫作能力全拜我的美高所賜,高中時候動輒幾千幾萬字的論文確實給我的大學寫作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我也發現我的英語閱讀速度,詞彙量,和修辭能力也比周圍在國內上高中的同學要強。

但是,因為我在國內連初二都沒上完,而且因為主要感興趣社科,所以在美高也沒有很注重數學, 我的數學能力就比不上國內來的同學們,考SAT的時候數學部分也沒有像他們那樣輕鬆。

來美高第3周差點崩潰,美高真的比國內好嗎?

在美國上高中的確會開闊一個少年的眼界。然而,青少年時期本來就是一個人尋找認同感和歸屬感的一段時間,而出國在外的青少年經常會面對和自我認知有關的糾結。幾乎每個小留學生都曾經因為不適應學校環境,感覺自己比不上美國同學,或者和住家有糾紛而暗自流淚過。

我不覺得這是出國留學的弊端,而且認為選美高的時候,務必要調查這所學校的人種比例、地區、學生品格,以及它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程度,千萬不要只死盯著AP課,錄取率,和課外活動看。如果一個國際學生在學校過得憋屈不開心,很多時候也有可能是因為學校的問題,家長和機構不可以光責怪學生。

來美高第3周差點崩潰,美高真的比國內好嗎?

▲截圖自威廉瑪麗學院官網

最後,我想送給所有選擇高中出國的學弟學妹一句中國古話:不恥下問。

在國外你們會遇到很多不認識的詞,不認識的人,和不認識的做事方法。真心發出的問題永遠不是可笑的,並且所有合理的問題都值得一個答案。不管是你上課遇到疑惑或者困難,還是你對某個機會感興趣又不敢爭取,你永遠都應該至少去問,去探索。

來美高第3周差點崩潰,美高真的比國內好嗎?

家長這樣說

美高爸爸

美高有這些好處

提高孩子被錄取的幾率

標化成績越來越趨向差異小,來自美高的活動、學校表現、教師推薦可信度將會具有明顯優勢。

對孩子的全方位的改變

真正的以人為本的教育體系(當然還要選擇對孩子關注好的學校)、教師的幫助、非常多的體育活動和課外領導力以及志願者活動,都從內部改變一個人,賦予正能量。

自我驅動的學習力提升

美高學習更強調自覺性,可以根據愛好選課和AP課,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能夠提升自我學習管理能力,在一定的壓力環境下適應後,到了大學將會能夠做到自我驅動,而不是像很多國內高中學校和家長給的壓力太大,到了大學反而放鬆自己,60分萬歲,錯過了真正決定人生方向的大學階段。

來美高第3周差點崩潰,美高真的比國內好嗎?

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

語言、社交、社會環境能夠更早適應,經過1-2年過了語言關、社交關,基本上就會很從容地適應社會,通過各種社會活動也能為自己早一點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奠定基礎,而不是隻有分數。

中西結合的優勢

高中入讀,中文已經具有相應的能力,對祖國文化和歷史都有一定的瞭解,美高又在語言和價值觀上能夠更快吸收融合,將會具有雙向優勢。

美高需要忍受孤獨和鄉愁

10多歲的孩子遠隔重洋,對家的思念是一道坎,無法迴避的鄉愁時時侵襲,這個大人覺得是很難很難的,不過對於學業忙碌、活動繁多的孩子來說,可能很快就煙消雲散了。

來美高第3周差點崩潰,美高真的比國內好嗎?

美高媽媽

國內國際部申請更好,美高孩子更幸福

“一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平臺、教育背景選擇上美高和美本的定位,首先取決一個家庭的教育成本支出能力家長的教育理念,其二,站在孩子角度選擇上美高和美本,與孩子的性格、自主學習能力有關。

孩子如果從小學到初中都是國內公立教育,那麼想申請的美本排名更靠前的大學,建議孩子直接選擇上國內高中國際部更好,GPA高分比美高GPA高太多,更容易申請到知名大學以及藤校,這是不爭的事實。

同時,國內公立高中國際部在標化補習的時間上比美高更靈活且更充分,時間優勢明顯。申請活動,國內公立國際部也比美高更靈活方便。

總之,國內公立國際部比美高在時間上佔據極大優勢,孩子的時間成本就是最大的成本。

如果孩子從小學到初中一直在國際學校學習,那麼建議孩子申請比較排名靠前的美高,全寄宿高中更好,家長省心、同時孩子也更容易融入美國校園文化。美高比國際學校的活動、運動、語言環境、社團,教育資源更好,且更容易申請到比較排名靠前美國大學。

美高有什麼好處呢?

無論是課堂或者交際能力、思維方式、社會參與度……美國高中四年教育和影響,對孩子在思維方式、教育理念、課程參與度,三觀形成、自理能力等等個人成長綜合能力有極大成長。美高教學方式也更接近美國大學的教學方式,美高畢業的孩子上美國大學或者文理學院之後,更容易融入大學教學,在大學參加兄弟會、姐妹會的能力更強。

美高不一定能申請到藤校,但

美高的孩子普遍幸福感更強

當然,上述觀點只代表我個人觀點。許多國內公立高中畢業升入美國大學的孩子,因個人性格好、交際、參與能力都很強,在大學裡一樣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社交能力很強,各種社團參與度很高,因人而異。”

來美高第3周差點崩潰,美高真的比國內好嗎?

往期精彩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